四川进一步加强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的建设力度

01.08.2014  11:12

(刘洁) 为进一步完善金融服务机制,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充分发挥金融在支持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中的作用。近日,四川省政府办公厅颁布了《关于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全面做好四川省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从多方面确定了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意见的实施范围确定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的秦巴山区(四川部分)、乌蒙山区(四川部分)等区域的连片特困地区和已经明确实施特殊政策的四川藏区以及四川省连片特困地区以外的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共计66个。 

 

  确定金融扶贫惠农的基本原则 

 

  为了使扶贫对象运用金融脱贫致富的能力和金融扶贫项目覆盖带动为目的,金融扶贫惠农工程坚持以产业发展为引领,通过完善金融服务,不断培育壮大地方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扩大其对扶贫对象增收和脱贫致富的引领带动作用。 

 

  以市场化为导向,以政策扶持为支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健全激励约束机制,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引导金融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根据不同县域的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创新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力争实现“一县一式”、“一地一策”。 

 

  同时,加大对省级、市级示范县(市、区)的重点推动力度,确定一批重点支持或帮扶的示范项目、示范企业、示范基地、示范贫困村(寨)、示范帮扶农户和金融扶贫示范窗口,以点带面,有序推进,适时推广示范取得的经验和做法,全面改进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和服务。 

 

  多方面加大金融机构在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 

      鼓励政策性银行加大对贫困地区农业开发、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中长期信贷支持力度,完善贫困地区金融组织体系,进一步发挥政策性、商业性和合作性金融的互补优势。 

  

      加强扶贫贴息贷款执行情况统计、考核,建立相应的激励约束机制。充分发挥中央、省财政贴息资金的杠杆作用,逐年增加财政贴息资金额度,扩大扶贫贴息贷款规模。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 

  

  

  推广农村地区手机支付业务,推动以银行卡为基础的电子支付手段在贫困地区的应用,从而加快推进贫困地区支付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充分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提高金融服务普惠程度。积极支持和鼓励银行、证券、保险机构在贫困地区设立分支机构,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 

 

  积极探索多元化贷款担保方式和专属信贷产品,大力推进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工作。加快推进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营造良好金融生态环境。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重点,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立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信息服务网和融资对接平台。 

        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健全“企业+农民合作社+农户”、“企业+家庭农场”、“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等农业产业链金融服务模式,提高农业金融服务集约化水平。同时,完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制度,优化农村青年小额贷款流程,充分利用现代支付手段创新适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不断扩大小额信用贷款覆盖面。 

  

        鼓励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保险险种,积极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加快发展藏区农业保险,提高藏区农业保险覆盖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