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惠农再出新政 “一县一式”精准扶贫

04.08.2014  12:14

  ●选择部分重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主办行制度,分级指导,对重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一对一服务
    ●大力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抵押等信贷业务
    ●探索依托银行卡助农取款点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7月31日,记者从省政府网站获悉,日前省政府办公厅转发了人行成都分行等部门出台的《关于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全面做好四川省扶贫开发金融服务工作实施意见》(以下简称 《意见》)。该《意见》从工作目标,任务重点,机制保障等方面详细阐述了金融扶贫,金融惠农的工作要求,提出要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优势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抵押等信贷业务;探索依托银行卡助农取款点构建农村金融服务网络。
    《意见》提出,立足贫困地区实际,根据不同县域的产业特点、资源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创新开发适合当地需求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力争实现“一县一式”、“一地一策”。确定一批示范点,全面改进完善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并重点支持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主导优势产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更好地发挥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支农服务主力军作用。完善扶贫贴息贷款政策,加大扶贫贴息贷款投放力度。优化金融机构网点布局,扩大金融服务覆盖面。继续改善农村支付环境,支持村镇银行等接入跨行支付系统。
    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方面,《意见》提出将以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主体为重点,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验区建立农村信用信息数据库、信用信息服务网和融资对接平台。
    《意见》提出要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贫困地区发展现代农业。大力发展大型农机具、林权抵押、仓单、保单和应收账款质押等信贷业务,重点加大对管理规范、操作合规的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农民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贫困村扶贫互助社和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等经营组织的支持力度。选择部分重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建立主办行制度,从省到县分级指导,对重点农村新型经营主体提供 “一对一服务”。完善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制度,优化农村青年小额贷款流程,充分利用现代支付手段创新适合农户需求的金融产品。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根据国家有关试点安排,慎重稳妥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宅基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
    《意见》还提出,要鼓励保险公司创新农业保险险种,积极探索农产品目标价格保险试点。探索发展涉农信贷保证保险。加快发展藏区农业保险。督促保险公司提高农业保险服务质量,建立有效的农险服务网络体系。探索建立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
(记者 樊邦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