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起同步小康梦

09.07.2015  10:54

袁静

  一幢幢青瓦白墙的“小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间中,一条条水泥路如缎带般延伸向远方,来往车辆在公路上顺畅疾驰,村民在田园里欢快劳作,老人在广场上悠闲散步。走进南江县红四乡惠民村,一幅家和村美民富的和谐景象展现在眼前。

  曾经的这里,土坯房比比皆是,公路坑坑洼洼,产业一片空白,村民生产生活困难……2013年连片扶贫覆盖到惠民村,建新居、筑村道、修水利、育产业、办学校……惠民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推进扶贫攻坚,是消除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对于我市这样一个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基础条件差的地区来说,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小康,扶贫是重大的历史性任务,是全市上下合力攻坚的重点难点。

  巍巍大巴山,旧貌换新颜。2011年以来,巴中减少贫困人口44万。近年来,巴中有越来越多的群众脱贫致富。自新一轮扶贫攻坚实施以来,巴中正视“革命老区、边远山区和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一体”的市情,坚持以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精准扶贫与连片推进有机结合,提出“统筹城乡、连片推进、精准实施、全域扶贫”的工作思路,实施“三三六六”扶贫战略举措,探索出一条扶贫攻坚、致富奔康的新路子。

  推进“1+6”攻坚行动
  连片扶贫遍地生根全面提升

  巴中扶贫之难,难在自然条件恶劣,基础设施落后,贫困发生率高。为了从根本上破解扶贫攻坚难题,巴中主动求变,打破县、乡、村行政界限,将全市农村连片规划为100个扶贫开发区。一片一片地规划、一片一片地推进。

  “在每个片区内实施‘1+6’扶贫攻坚行动,是目前连片扶贫工作的具体抓手。”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王伟介绍,“1+6”即以基层组织建设为核心,同步推进以巴山新居、乡村道路、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和生态建设“六大扶贫工程”。

  家住巴州区凌云乡印山坪村“巴山新居”里的郭安材由衷感到生活的滋润:“以前,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住在新居里,房屋大了,环境改善了,村里有休闲广场、文化屋,家家户户还通了连户路,居住环境比城里人还好。

  生活条件好了,钱包还得鼓起来。“连片推进的重点是解决发展问题。”王伟说。

  2014年启动实施的通江县唱歌乡——至诚镇片区,采取“果(核桃)荞(苦荞)薯(土豆)套种”的产业长中短结合模式,目前已发展套种产业5000亩,每亩收益可达5000多元,极大地提高了土地的综合利用价值。

      同年,平昌县启动邱家—鹿鸣—云台—青凤产业连片扶贫示范区建设,计划将这一片区打造成扶贫产业园区,在青凤镇龙井村和红宝村创建规范化、标准化药旅产业示范基地5000亩。龙井村三社村民陈有选通过流转土地,种植巴药,每年可收3000多元的租金,每月还有近5000元的务工收入,欣喜地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在连片推进过程中,巴中从最边远贫困的片区、最贫困的人口、最亟待解决的困难入手,每年每县(区)启动实施2—3个扶贫片区,并做到“建设一年、巩固一年、提升一年”,确保扶贫过后不返贫。四年来,全市已实施51个扶贫片区。目前,已建成中心村60个,聚居点1248个,改造农村土坯房20.4万户。全市建成特色产业基地403万亩、标准化畜禽规模养殖场300个。新建成七彩长滩、水乡名苑、花舞香炉等12个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
  奔康路上不让一个群众掉队

  “我们村有95户贫困户,通过精准扶贫,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有35户148人彻底摘掉了‘穷帽’。”通江县大兴乡贾家梁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奎介绍采取精准扶贫所取得的效果。

  “确定贫困户主要以农户的收入为基本依据,同时综合考虑健康、教育、住房等情况。为了精确识别贫困户,我们采取了十步工作法,识别后将信息建档立卡,纳入全国扶贫信息网络进行动态管理。”通江县扶贫移民局办公室主任孟君介绍。

  十步工作法简要概括起来为:宣传发动、农户申请、群众评议、初步公示、村民审议、村委公示、乡镇审核、乡镇公示、县级审批、县级公示。由于程序规范、操作简便,能体现群众参与决策,切实找出贫困对象,有效防范风险。按此方法,全市精准识别出贫困村699个、贫困人口50.9万。据介绍,结合贫困村信息化建设,9月底前将全市贫困村、贫困户电子档案全部录入“农村数字化信息管理系统”,实施动态化、精准化、信息化管理。

  同时,巴中充分发挥“1”个服务型基层组织的作用,组建808个驻村工作队、选派2602名驻村干部(第一书记699个)、落实32568名帮扶党员干部,因村因户编制三年脱贫规划和年度实施计划,在贫困户住房改造、长中短产业项目、技术培训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

  通江县唱歌乡方山坪村地处大巴山深处,曾是远近闻名的穷窝。

  2014年5月,巴中全面启动“挂包驻帮”。“哪里最穷最远,就帮哪个村!”市扶贫局请缨帮扶方山坪,3人工作队随即入驻,队员脱产驻村22天,三年不变,不脱贫不脱钩。一年中,方山坪村新建公路2.3公里,整治水塘2个,改建住房73套,新建村卫生室、图书室……市扶贫局还为53户贫困户量身打造帮扶项目132个,发展核桃产业1500亩,改造传统村落办起乡村旅游。全村人均纯收入从4300元增至6700元,精准脱贫76人。

  “穷山窝”正变“聚宝盆”。目前,已有26人返乡当“羊倌”当果农,昔日沉寂的“空心村”正聚拢人气,重燃希望。

  精准不仅体现在“”上,也体现在“”上。对基础条件较好的片区,规划建设中心村和聚居点,加快推进“五化、五通、五有”,借助市场力量跨越式扶贫;对一般条件的区域,突出解决“改善生产条件、拓宽增收门路、提升造血功能”三个基本问题,实行渐进式扶贫;对条件较差和不宜人居的区域,采取易地扶贫搬迁,重点解决好路、水、电等基本设施配套和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实行保障式扶贫。

  随着扶贫开发工作的纵深推进,我市逐渐由全域扶贫向精准扶贫转变,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点对点消灭贫困,确保不让任何一名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

  创新机制激活要素
  探索扶贫攻坚可持续推进新路

  在创新扶贫机制过程中,我市以激活各类要素资源为目标,以发动社会各方力量为抓手,建立“政府主导、市场主力、群众主体”的扶贫机制,积极探索扶贫攻坚可持续推进的新路子。

  近日,平昌县星光工业园区管委会梅垭村幸福美丽新村,特困户袁德明告别住了四五十年的危旧土坯房,搬进了两居室的农村廉租房,“一年只缴1000元的租金,设施设备齐全,住着很舒适,党的政策就是好。”提到廉租房,63岁的袁德明高兴得合不拢嘴。

  为了让最困难的贫困户也能住上好房子,我市借鉴城市廉租房、保障房经验,在全省率先在新村聚居点按照5%-10%的比例配套建设“农村廉租房”。全市规划建设廉租房1.12万套,目前已建成1554套,为租房贫困户提供公益性岗位5000多个,让近5900名农村特困群众实现安居乐业。

  构建大扶贫格局,离不开机制创新。我市正全面深化以激活农村土地经营权为核心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资源向资本转变,鼓励贫困户以土地、山林等资源资产入股加入合作经济组织,增加财产性收入。充分运用农村产权改革成果,大力开展农业招商引资,实施“回乡创业工程”,支持近30万在外务工农民返乡创业,优先在贫困村发展特色产业、乡村旅游和电子商务。帮助4.77万贫困户与经营主体实施合作共营,优先加入农民合作组织、优先入股经营、优先保底分红、优先入企务工,贫困户流转耕(林)地9.38万亩,5.6万贫困人口在家门口就业,实现人均增收3460元。

  “如果不是借助光彩助农帮扶基金贷款作启动资金,我们残疾人哪能办得起这养殖场!”平昌县中岭村残疾人养殖基地业主苏万国说。苏万国等7户贫困残疾人从基金中贷款70万元,在元山镇中岭村新(改)建圈舍13栋7800多平方米,建成生猪养殖小区,去年两期就出栏生猪10400多头,年纯收入180多万,户均年收入25万元。

  贫困农户要脱贫,发展产业是“要径”,资金成为致富发展最大的“瓶颈”。我市从助农帮扶基金的试点尝试到农村互助资金的拓展延伸,再到“小额信贷”的全面升级,成功实现了金融扶贫“三级跳”,在充分发挥政府引导的同时,盘活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建立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防控机制,推出多种金融“致富包”,小资金撬动大市场,激发了建档立卡贫困户和贫困村发展产业活力,为精准脱贫注入了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