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马儿限速15公里超标车3年后禁上路

27.09.2014  10:30

  昨日,四川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成都市非机动车管理条例》。表决结果为66票赞成、0票反对、1票弃权。根据《条例》规定,2015年1月1日起,成都市所有电动自行车都须登记上牌,并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在非机动车道内行驶时,最高时速不得超过15公里。对于现存超标“电马儿”,《条例》给予3年过渡期,过渡期内须申领临时号牌后上路行驶。

   纳入成都市产品目录的电马儿

   才能上牌

  《条例》明确上道路行驶的电动自行车、人力三轮车、残疾人机动轮椅车,应当经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登记,取得非机动车号牌和行驶证。在成都市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除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外,还应当符合本市对车辆的电动机功率、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等技术参数的要求。也就是说,不符合国家标准和成都市要求的都属超标。成都市对符合国家标准和本市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实行产品目录管理。未纳入本市产品目录的电动自行车,禁止在本市销售和登记。

  成都市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介绍,从全国大中城市如上海、武汉、昆明等城市的情况来看,实行产品目录管理制度是把好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源头最直接、最见成效的管理措施之一。

   超标电马儿数量大

   给予过渡期

  另外,鉴于成都市现有“超标”电动自行车数量庞大、涉及面广、关系市民切身利益,《条例》规定对“超标”电动自行车实行过渡期管理。经市公安局交管局组织调研论证和电动自行车行业协会提供情况,结合电动自行车有效使用年限以及电池的使用特性,借鉴上海、武汉等城市做法,《条例》将过渡期确定为3年。

  而对于电马儿的废旧电池,《条例》规定应送交电动自行车生产企业、经营者或者其他具有危险废物处置资质的单位处置,不得随意丢弃。《条例》鼓励非机动车生产企业、经营者采取以旧换新、折价回购等方式回收废旧非机动车。(记者 江浪莎)

  【链接】

  成都400万辆电马儿

  300多万没上牌

  目前,成都市上路行驶的非机动车主要为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其中自行车保有量约为400万~600万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在400万辆以上。根据成都市公安局交管局2013年抽样调查,成都市还有300余万辆超过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通用技术条件》不符合现行登记上牌要求的电动自行车在路上行驶。

  中心城区10处

  电马儿违法高发路段

  市交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数据统计,电动车有5大交通违法行为最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即侵占机动车道、冲红灯、逆行、违法载人载货以及超速行驶,全市交警也将对这5项违法行为加大打击。成都交警盘点了中心城区10大电马儿违法高发路段:

  {1} 人民南路红照壁路口至美领馆路口,高发时段:早晚高峰时段;

  {2} 浆洗街一线,高发时段:早晚高峰时段;

  {3} 火车北站片区,高发时段:白天时段;

  {4} 解放路二段一线,高发时段:早晚高峰时段;

  {5} 三环路羊犀立交至武青桥段,高发时段:早上7时30分之前;

  {6} 羊犀立交桥下,高发时段:早晚高峰时段;

  {7} 顺江路,高发时段:晚高峰时段;

  {8} 红星路下穿隧道,高发时段:中午及夜间时段;

  {9} 成南高速连接线,高发时段:早晚高峰时段;

  {10} 双林路一线,高发时段:早晚高峰时段。(记者 余文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