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青川2015年6000名贫困群众摘“穷”帽
新年伊始,青川脱贫攻坚工作传捷报:青川2015年脱贫6000人,超额完成市上下达脱贫任务。贫困人口2015年人均增收都在1000元以上。
青川县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以扶贫开发统揽农村工作全局,以特困村、贫困村建设为重点,以增收脱贫为核心,以能力扶贫为根本,以产业扶贫为抓手,以机制创新为路径,以社会保障为兜底,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走出了一条精准扶贫、综合治贫、全域脱贫的新路径。
青川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毗邻陕、甘两省,幅员面积3216平方公里,辖36个乡镇、268个村,总人口24.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9.2万人。青川是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为确保青川在2018年实现脱贫摘帽,2020年实现小康,青川着力在“六个精准”上下狠功夫:
——精准对象,科学制定扶贫规划。一是精准识别贫困对象。采取全面摸底、综合比较、拉通排队、末位倒选的方式,识别贫困村79个。按照“五步两公示一公告”程序和“四比四优先”原则,识别贫困人口32035人。二是精细制定脱贫规划。坚持多规合一,科学制定《秦巴山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青川部分)》和乡镇脱贫解困规划。贫困村因地制宜制定了幸福美丽新村规划,户户制定了“五个一”的脱贫致富规划。三是精心帮扶到村入户。全县104个部门5000余名干部结对帮扶到户,落实“六到户”“五个一”帮扶措施,共填制《扶贫手册》、到户规划“明白卡”22000余份。
——精准措施,严格落实扶贫责任。一是加强组织领导。调整充实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实行“一把手”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各部门直接参与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二是建强工作机构。成立由36个县级领导任队长的驻乡镇帮扶工作队,以村为单位建立扶贫工作组。三是逗硬督查考评。县委、县政府将扶贫攻坚任务纳入2015年各乡镇和县级帮扶部门单项目标逗硬考评,同时加强跟踪督查,确保考出动力、传递压力、激发活力,真正将扶贫开发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精准内容,实施八大扶贫行动。该县围绕省委省政府“五大扶贫工程”、市委市政府“六大扶贫攻坚行动”,结合青川实际,制定了《青川县2015—2017年综合治贫实施方案》,全面开展农村公路畅通、人畜安全饮水、特色产业增收、农村庭院建设、生态扶贫、基层党建领航、社会公共服务、金融惠民“八大扶贫攻坚行动”。县上制定了《青川县贫困村脱贫标准》和《青川县贫困户脱贫标准》,明确了“扶什么”“扶到什么程度”的问题。
——精准投入,着力破解扶贫难题。一是加大财政投入。2015年,青川县扶贫项目资金计划总投入3.5亿元,其中专项扶贫移民资金1.3亿元,行业部门整合投入1.4亿元,县级财政投入1500万元,农户自筹6500万元。二是开展金融扶贫。设立农村贫困群众创业基金600万元,以贷款贴息的方式支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三是兜底社会保障。深入实施“十大救助制度”,建立惠民帮扶中心,设立贫困救助热线,全面帮扶困难群众。据青川县委常委、总工会主席强海英介绍:“2012年以来,全县已累计发放救助资金5500余万元,惠及群众6万余人次”。
——精准发力,构建全域扶贫格局。一是推进扶贫三大突破。在扶贫创新上求突破,在贫困村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权流转、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三大改革,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激活了附着在农村土地上的财产权利。在科学扶贫上求突破,坚持把特困村的扶贫开发与统筹城乡、两化互动相结合,与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落实“十二户联防”、“十二户联洁”和“十大救助制度”相结合,与乡村生态旅游相结合,使各项工作良性互动、形成合力。在内源扶贫上求突破,坚持从特色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素质提升等方面着手,提升群众的自我发展能力。二是构建“三位一体”扶贫格局。青川县在扶贫工作中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各部门在制定政策、编制规划、分配资金、安排项目时主动向贫困村倾斜,形成扶贫开发合力。充分发挥社会帮扶作用,组织各方社会力量参与贫困村帮扶工作,用好每年1000万元浙江省对口长效帮扶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参与扶贫攻坚,及时缓解贫困户脱贫资金需求。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发挥群众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积极性,以村为单位制定完善“四议两公开一监督”工作程序,真正让群众成为贫困村综合扶贫的规划者、建设者和受益者。三是构建扶贫长效机制。制定完善了贫困村考核机制、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干部驻村帮扶机制、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金融服务机制、社会参与机制等政策体系和制度体系,确保了扶贫工作顺利推进。
——精准探索,“两轮驱动”顺利推进。青川县按照“统筹规划,多规合一,两轮驱动,整合投入,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精准扶持,整体推进”的要求,不断创新工作机制,积极探索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两轮驱动”工作机制。今年以来,该县在木鱼镇、沙州镇、骑马乡、板桥乡等乡镇的16个村启动实施了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两轮驱动”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为“三带”、“两区”,即:建成2万亩木本油料产业丰产示范带,建成100万棒(袋)食用菌产业示范带,建成乡村生态旅游示范带;提升木鱼生态食品产业园区,打造精准扶贫与区域发展两轮驱动先行区。在产业布局中,实施“3+10”的产业建设:“3”既木本油料(油橄榄,核桃)、山珍食用菌(木耳、香菇、竹荪、羊肚菌)、乡村休闲生态旅游(农家乐、渔家乐等)3个主导产业;“10”即魔芋、药材、水果、生猪、土鸡、羊、牛、中蜂、笋竹、水产10个特色增收产业。在规划中将移民后扶项目、专项扶贫资金项目、社会帮扶项目、农户企业自建项目、部门整合项目等统筹纳入规划。规划总投资2.3亿元,建设期限为2年(2015年—2016年),2015年可实现项目区减贫2344人。
据青川县扶贫移民局局长李国锋介绍:青川县在全面推进贫困村设施、产业、公共服务项目建设的同时,大力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印发了《关于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意见》,县财政预算安排10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培育资金,选择在10个贫困村进行示范试点,已落实了10个村集体经济项目规划,工作进展顺利。
数据诠释业绩。青川县委副书记、县长刘自强说,盘点2015年脱贫攻坚,可以用下面一组数字来概括:科学制定脱贫规划,青川形成了“1+12+36”的脱贫攻坚总体设计。2015年,全县扶贫项目资金总投入达2.8亿元。全县新建硬化道路、整治通村社及连户道路253公里。贫困户新发展黑木耳300万棒、香菇400万棒(袋),林下套种魔芋及药材3000亩,种植羊肚菌3500亩。2015年,青川脱贫6000人,占市下达任务的109%。青川将在2020年与全市、全省、全国同步实现小康。(柳桂华 邢宇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