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6万 遂宁到2018年全部贫困村“脱帽”

15.01.2016  10:33

 

(记者 赵权军) 中共遂宁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是遂宁市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1月14日,在遂宁市委六届十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遂宁市扶贫移民局对“十三五”期间,遂宁扶贫工作作了详细发布:以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小片区连片开发的整村推进与精准扶持到户“双轮驱动”为主要方式,举全市之力三年攻坚,确保今后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6万人左右,到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

   每年减少贫困人口3.6万人 2018年全部脱贫

  遂宁地处川中丘陵,从贫困情况来看,全市没一个县(区)属于国定和省定贫困县,也没有纳入全省四大连片扶贫范围。但目前仍有323个贫困村,占行政村总数的15.8%,全市还有10.6万贫困人口。存在边远落后、点状分散状态等特点,难以大规模、大面积集中连片扶贫开发。这些村大多基础设施条件滞后,自然资源和耕作条件相对较差,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从贫困人口构成看,“老弱病残”占贫困人口的57%,平均受教育年限短,就业能力较差,常规帮扶措施难以奏效。

  遂宁市扶贫移民局副局长蒋澜说,经过多年努力,多数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基本脱贫,剩下的贫困人口因贫困程度较深,自身发展能力弱,脱贫成本高、难度越大。遂宁市委六届九次全会提出,以消除绝对贫困、减少相对贫困为目标,以精准扶贫为手段,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小片区连片开发的整村推进与精准扶持到户“双轮驱动”为主要方式,深入实施产业培育扶持、能力提升就业等“五个一批行动”和收入提速、道路畅通等“七大重点工程”,举全市之力三年攻坚,确保每年减少农村贫困人口3.6万人左右,到2018年全市贫困人口、贫困村全部脱贫。

   六个精准扶贫和五个一批行动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实施精准脱贫工程的第一年。在“十三五扶贫规划”前期准备工作中,《遂宁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五规划纲要》把扶贫攻坚作为重要内容。按照遂宁市第十三五规划纲要,注重顶层设计,统筹推进扶贫开发。构建“1+10”的政策体系,已经制定了10个专项扶贫工作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工作重点和保障措施。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相融合”的规划体系。

  按照中央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基本要求和市委六届九次会议提出做好六个精准和五个一批行动计划,即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五个一批是:产业培育扶持一批、能力提升就业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医疗救助一批,重大项目动一批。将锁定全市目前的10.6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对323个贫困村采取小连片方式进行扶贫开发,统筹解决好产业、交通、水利等方面的共性问题,发挥综合效益,推动贫困村向新农村、小康村转变,加快新村建设,坚持产业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开展社会扶贫工程。

   5 县区立脱贫目标军令状

  2018年,遂宁全市贫困人口将全部脱贫、贫困村全部“摘帽”,保证2018年遂宁率先建成小康社会。去年5月,由遂宁市委书记、市长、市委组织部长,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等5位市级领导同志带队,13个市直部门参加,组成5个县(区)党政主要领导向市委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了军令状,把脱贫攻坚纳入县(区)部门的目标绩效考核,并严格执行。

  为进一步做好以市、县统筹各类涉农资金,要求涉农资金不低于50%整合用于贫困村,市水务局小农水项目预计安排1500万元用于今年启动的贫困村。用好用活金融扶贫政策,开展贫困农户“免抵押、免担保”政府贴息贷款5万元以下的小额信贷和易地搬迁信贷扶贫政策,鼓励龙头企业和民间资金投入扶贫事业,增大脱贫攻坚资金投入。

  为广泛动员和凝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形成政府、市场、社会互为支撑,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的大扶贫格局。遂宁市委出台了《遂宁市领导干部联系指导贫困村工作日志制度》《遂宁市贫困村第一书记考核办法(试行)》《遂宁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组考核办法(试行)》和《遂宁市联系帮扶部门考核办法(试行)》。突出市、县、乡、村四级联动,强化驻村帮扶干部的组织领导、统筹管理、日常监督和督查考评。切实发挥精准扶贫到村到户的“管道”作用,全市下派驻村干部1175名,组建驻村帮扶工作组323个,实现包村包户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