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摘帽”县贫困户如何“坐等收钱”?看两会代表怎么说产业扶贫
2016年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我省全力推进脱贫攻坚,提出实现广安区、南部县等5个贫困县“摘帽”。2017年省两会期间,“脱贫攻坚”再次成为会议讨论的热门高频词,以五个“摘帽”县打头开展的精准脱贫工作进展如何?四川脱贫攻坚第一线有哪些捷报?
即日起,四川发布客户端发起“四川脱贫攻坚第一线——5摘帽县邀你巡礼”大型策划报道,邀您跟随我们的镜头一起来见证基层贫困县的“蝶变”。
2017年1月16日上午,省长尹力在四川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一年来,我们强力推进脱贫攻坚,举全省之力打好开局之战。年初确定的脱贫攻坚目标全面完成,5个贫困县摘帽、2437个贫困村退出、107.8万贫困人口脱贫。
报告中指出:四川着力推动产业助农增收。编制实施贫困县、贫困村产业脱贫规划,住户落实脱贫措施,6.8万个农业专合组织、518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参与脱贫攻坚,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84.2万人。农业专合组织、企业、贫困户如何在产业发展中寻求和谐共赢?五个首批“摘帽”县率先迈出了探索的一步。跟四川发布一起来看五县成绩,听两会代表说法。
五县齐晒产业发展
好不好老百姓说了算!
蓬安麦伦脱贫奔康产业园:四种方式助力贫困户增收
蓬安县麦伦脱贫奔康产业园区是蓬安县依托大企业、建设大园区、发展大产业、实现大脱贫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占地面积10平方公里。
园区采取“公司+专合组织+金融+农户”的模式,引进和培育了10个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成立了3个专业合作社。覆盖碧溪乡、新园乡所辖6个行政村,对涉及的3个贫困村、贫困户106户346人起到了巨大的带动作用,同时还辐射周边龙蚕镇等6个乡镇无产业基础的非贫困村联动发展农业产业。
记者在现场看到,目前,产业园已规模发展起珍稀林木、无公害蔬菜、山鸡生猪养殖等农业。据麦伦公司负责人介绍,这些产品将主要销往成都、南充等地,因为味道好、绿色健康,所以往往供不应求。
产业园建起来了,当地的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怎么能从中获益呢?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贫困户增收可以有四个途径:土地流转、入股分红、返租倒包、园区务工。首先,被园区占用的土地以流转的方式为老百姓增收,标准是水田520元/亩、旱地364元/亩,据计算,人均可获1177元。其次,现在扶贫资金“打捆”以入股的方式投入园区专业合作社,每户贫困户按3万元标准的10%进行保底分红,可获利3000元,并根据收益情况实行二次分配。再次,对有生产技能和愿望的农户,公司将已经流转的土地承包给农户,并对贫困户统一保价回购。最后,贫困户还可以到园区务工,每月收入可1200—2900元。算下来,通过各种方式,贫困户每户保底可增收3000元/年。
南部县大堰乡封坎庙村肉鸡养殖棚:“五方联盟”助养鸡产业化
开车一个小时,从南部县县城到大堰乡封坎庙村,这里,脱贫攻坚产业正发展得如火如荼。记者来到封坎庙村肉鸡养殖棚。目前,这里有规模化肉鸡养殖棚7个(封坎庙村4个),每个棚约1万只肉鸡,由一名管理员负责。根据贫困户主体“五方联盟”的原则,实行政府主导、企业主引、金融主助、合作社主管、贫困户主体运作模式。
今年34岁家住封坎庙村3社的王兴俊正是一号棚的棚主,也是受聘的7位贫困户中较年轻的棚主。王兴俊告诉记者,技术、鸡苗、饲料、药苗、销售等都是由公司负责,而他们只负责托管鸡苗,公司会保底收购,而鸡若养得好,多出的收入就进自己的腰包。王兴俊说,每年能养3.5批鸡,而他的第一批养殖总收益达到了28466元,这28466元里,包括三个月的工资7200元、入股分红6000元、和养鸡的收益15266元。王兴俊告诉记者,他是新手,这份收益只是几人中的中等水平,但是比起之前务工却增加了不少,而且鸡棚离家近,现在不用远出务工也能养活一家人。
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布衣农业蛋鸡规模养殖场:规模养+散养同步推进
广安区兴平镇丁坝村布衣农业蛋鸡规模养殖场是布衣禽业规模养殖扶贫项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里,记者看到成批的蛋鸡通过规范科学的养殖正高效产出,而这些鸡蛋在广安本地的市场占有率达30%,而且多销往重庆、成都等城市,为大企业、学校、超市等供需。
整个禽业规模养殖扶贫项目辐射广安区以兴平镇为核心的4个乡镇12个村社,贫困户房前屋后的散养场就有200个。项目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专业管理+科技指导+订单收购+销售分红”的盈利模式为当地老百姓增收。今年60岁的王家迁正是受益者,他告诉记者,现在自己就养了三十多只鸡和八头猪,2016年自家(两口人)总体收入为2—3万元,而现在这一批鸡也已经养大了,正等着来公司来收呢。
华蓥石堰墙村筑梦合作社:贫困群众认股加入
2016年7月,在华龙街道石堰墙村,筑梦种养合作社正式成立了。按“业主带动、产销对接、利益共享”的理念,合作社计划发展优质血橙、生态茭白和莲藕、小香猪等产业2000亩。目前合作社由一名业主领办、107名贫困群众认股加入,带动全村发展。2017年1月11日,四川发布记者在现场看到,项目的800亩核心示范基地一期工程已经建设起来,而二期规划的小香猪养殖等工程正在抓紧建设中。
政府负责投入配套基础设施,业主、村集体、群众分别投入资金,最终群众可按土地流转租金、认股分红、收益分红、务工、合作社代购代销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今年47岁患有腰椎骨质增生的邓清田近期正在家附近的产业园打零工,每晚守一守园子每天收入20元。家里还有个正在上小学的儿子。邓清田家的收入构成分几个部分:流转土地费(两年一次性194元)+低保460元(调整后230元/人)+认股(无需投入、暂无收益、见效分红)+打零工1500-2000元,2016年邓清田家收入达一万五左右,他说:“现在孩子上学不愁,医疗保障好,屋子修好也不漏水了,脱贫是肯定没问题的。”
前锋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示范园区带动长效规范发展
2008年11月启动建设、2010年8月被国家农业部认定为首批50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之一的前锋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园覆盖观塘、代市、虎城3个乡镇、30个村,占地面积3万余亩,其中核心区占地面积5200亩。园区以(蔬菜、花卉等)种植业为主,同时循环发展养殖业,业主来自本地、重庆、香港等多地。
据园区管委会主任刘茂雄介绍,目前,园区大力带动当地老百姓增收,就土地租金一项就远超群众自种的纯利润,每年每亩地租金标准为900元。此外,业主种植需要大量劳动力,普通劳动力在园区务工每月工资超过2000元,而技术、管理人员的标准会更高。目前,园区已雇佣当地农户约1500人,这进一步解放劳动力,为农户的家庭带来更大的附加效益。
记者到时,家住附近煤坪村的刘英正在1号棚给蔬菜施肥,因为1号棚具有观赏性质,因此蔬菜种类多,近期工作较为繁重而忙碌,而除了这个大棚,她同时还需要照看其他大棚。这样工作一个月可收入1200元,淳朴勤劳的刘英表示已经很满足,她说:“我家就住在附近,现在我们土地都出租出去了,每个月的工资虽然也不很多,但比起自己原来在家种地已经好多了。”
脱贫“摘帽”难在哪里?
两会代表也说产业扶贫!
阿坝代表团张正桥(农业产业化经营企业):要支持企业发展带动脱贫
我们应该支持企业发展来带动老百姓脱贫致富。现在阿坝的情况是我们正在大力培养本土企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走上产业化迎来可持续增收,企业在中间的作用是非常重大的。
此外,我们现在普遍经历的一种困境是农村劳动力缺失,年轻人都进城务工去了,没有劳动力怎么推进产业化发展这个情况就很尴尬、很难了,所以我们也在向政府呼吁看怎么解决劳动力缺失的问题。
政协委员廖霆:产业带动脱贫要注重发展“人才”
现在脱贫攻坚成效已经很显著,我们预定的整村脱贫、计划的脱贫户的脱贫基本都如期完成,但是我们对未来特别是2017、2018、2019年脱贫攻坚任务的艰巨性要有清醒的认识。下一步,部分脱贫户、脱贫村的脱贫工作还需要巩固。眼下,我们需要进一步动员各方参与;财政上从中央到地方都需要继续加大投入力度;对已经实施的政策措施,科学的要继续坚持,不科学的要及时研究整改。
比如产业脱贫上,我们观察到,部分地区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并未完全达到预期效果。很多人当年得到产业资金扶持脱贫了,但后续持续性上欠缺。这主要还是“人才”的问题,根本上来说,是缺乏“带头人”,不具备技术、没有相应的知识水平、项目具有盲目性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后续发展跟不上。因此我们又需要有良好的保底保障机制,这需要良好的顶层设计,应该从制度上保障整个机制良好运作。
达州市代表团毛熠(财税金融服务):精准扶贫需要企业精准对接
关于扶贫,我们企业实际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尤其是现在提出“万企帮万村”,这个过程中很多企业结合自身经营的内容或经营过程中的需求主动、自愿、实实在在地去帮助贫困户。比如有一些产业的产品(需要销售),我们做餐饮的企业就进行精准对接,又如做教育的企业帮扶当地建立学校、培训基地,为贫困户开展技能培训。
另外,我们现在不太主张像以前一样靠资金去扶贫,更多的是靠产业、教育、智力扶贫。资金方面,我们更多地倾向于在融资对接的过程中给予一定的帮扶,来引导他们发展致富。
从基础设施建设到产业发展到精神面貌建设,五个“摘帽县”都交上了优异的成绩单。乡县里路修得咋样?老百姓是否有房住、有饭吃、有学上、有医疗保障?四川发布“脱贫攻坚第一线”系列专题将在接下来的几天带您直观地走进五个首批“摘帽县”,用镜头还原最真实的脱贫前线面貌。 (记者 张药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