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扶贫的“广安做法”

19.01.2017  01:34

 

广安市围绕中、省脱贫攻坚工作部署,聚焦“有劳动力的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工作目标,着力创新机制,压实责任,硬化举措,积极探索就业扶贫“广安模式”。截至目前,累计帮助贫困家庭劳动力实现就业72370人,其中2016年计划脱贫的贫困户实现就业27669人。

一、“三个率先”走出就业扶贫新路子。结合“广安脱贫攻坚工作要为全省树旗帜、立标杆、做示范”工作要求,着力创新工作举措,先行先试“三条就业扶贫路径”。率先在全省推行村级公益性岗位开发,对全市820个贫困村中贫困家庭就业困难对象进行就业兜底安置,为实现“有劳动力贫困家庭至少一人就业”奠定坚实基础。率先实行“按期测评、以效定绩”的就业扶贫验收方法,制订《广安市就业扶贫攻坚工作验收实施方案》,形成市、县、乡、村四级就业扶贫考核验收体系,为保障扶贫成效筑牢最后一道关口,现已完成对各区市县考核验收,并延伸抽检10%的乡镇和贫困村。率先探索公益性岗位规范管理办法,指导华蓥等地探索形成村级公益性岗位管理运行办法,实现公岗安置能进能出、动态管理。

二、“三大实招”打通就业扶贫关节点。(1)夯实基础工作出实招。坚持将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作为就业扶贫工作的基础,在省人社厅“一库五名单”基础上创新构建“一库两策三公示五名单”体系。其中,“两策”即宣传落实省人社厅“就业扶贫九条措施”、探索制定广安市《精准扶贫对象就业优惠政策》;“三公示”即实时动态公示扶贫对象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享受免费技能培训、依托培训实现自主创业及享受扶持政策等信息。(2)创新领导机制出实招。强化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形成共同推进就业扶贫工作的强大合力。市委市政府成立就业扶贫指挥部,由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任指挥长,市人社局、市政府督查办、市扶贫移民局等单位负责人为成员,为统筹推进就业扶贫提供了坚强保障。市、县两级人社部门均成立就业扶贫领导小组,对就业扶贫工作目标,实行挂图作战、倒排工期。同时,各区市县向市就业扶贫指挥部签订“消除零就业贫困家庭”承诺书,以过硬举措推动就业扶贫工作。(3)强化工作推进出实招。将过程督导纳入年终考核范畴,推行每周一研究、每旬一督察、每月一通报工作推进机制,过程督导坚持“三查三见面”(查资料归档情况、查岗位公示情况、查政策落实和补贴到位情况;“和乡镇负责同志见面、和村组干部见面、和贫困群众见面”),年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

三、“六个到位”助推就业脱贫打胜仗。(1)公岗开发,政府兜底安置到位。将村级公益性岗位开发作为整个就业扶贫工作的破题之举,对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困难对象实行公岗安置。岗位主要用于村内保洁保绿、扶助孤寡家庭等公益事业,按照300-500元/人·月补贴标准发放岗位补贴,实现贫困家庭劳动力足不出村即可就业脱贫。目前,已累计开发公岗4885个,发放补贴880.36万元,帮助近5000个贫困家庭实现脱贫。(2)因人施策,技能提升培训到位。在前期入户走访基础上,分门别类建立台账,整合培训资源,因地制宜开展培训。就培一体化,针对有到园区企业就业意愿的贫困人员,直接组织到企业参加岗前培训,合格即上岗;培训实用化,针对难以转移就业、但有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需求的贫困人员,会同农口部门开展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便捷化,结合培训类别优化服务、主动上门,将培训地点搬到村活动室、农户家中、田间地头,实现便捷参训。目前,全市累计开展就业培训15287人次,其中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11276人次。(3)精准对接,劳务转移输出到位。坚持把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转移输出作为就业扶贫的重要举措,积极巩固和深化与广东、浙江等经济发达地区劳务合作,搭建信息对接平台,精准对接劳务需求,通过转移就业促进农村贫困家庭稳定增收。目前,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省外转移就业累计达29008人,人均月工资达3000余元。(4)就近就地,企业主体吸纳到位。充分尊重贫困群众“离土不离乡、就业不离家”愿景,在挖掘市内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和中小微企业等领域就业岗位的同时,积极培育服务业、电子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实现就近转移一批。依托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大力推行“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种养大户+贫困户”、“农村电商+贫困户”结对就业帮扶模式,实现农村本地就业一批。目前,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人数达16769人,其中农合社等生产经营主体吸纳就业686人。(5)培树典型,创业引领带动到位。把培树农村创业先进典型作为促进农村贫困家庭致富增收的有效手段,积极吸引优秀农民企业家、农民工等返乡创业,通过创业带动一批农村贫困人口实现就业;将农村贫困家庭自主创业人员,纳入创业担保贷款贴息政策范围,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并提供政策咨询、项目指导、创业培训等支持服务。目前,全市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成功实现创业370人,并带动就业672人。(6)搭建平台,专项活动招聘到位。针对农村贫困家庭劳动力缺乏就业信息的问题,积极组织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扶贫专场招聘活动、“就业扶贫赶场日”活动,推动招聘下乡、送岗入户,实现获取招聘信息不出村、人岗对接不出镇。目前,已相继开展各类招聘活动75场次,组织进场企业671家,提供岗位数量36517个,达成就业意向3466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