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煤矿“整”后重生 矿难和哭泣能否逐渐远去

15.02.2014  12:54

泸县狐狸坡煤矿停工8个月后准备复产。

泸州市泸县沙坝沟煤矿被永久性关闭。

  原标题:“”后重生 矿难和哭泣能否逐渐远去

  核心提示

  我省煤矿多是年产量6万吨左右的小煤矿,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低水平煤炭生产造成的人员伤亡,远远抵消了所谓的贡献。”四川共1300座煤矿,去年关闭424处煤矿,明年底兼并重组后煤矿企业数量减到300个以内。今年我省进行煤矿监管体制改革,争取实现“一龙治水”。

  2月7日,泸县红旗煤矿有限公司业主官学亮正式将年产15万吨的煤矿地面工厂改为砖厂了。

  2个月前,官学亮主动找到泸县煤矿整合关闭重组办公室,申请关闭他年产15万吨的泸县红旗煤矿有限公司。“煤矿并不是大家认为的像印钞机一样的行业,真正赚钱的老板40%,30%的老板保本,还有30%的老板亏本。

  事实上,官学亮心中早已算了一笔账:红旗煤矿共投入6000余万,虽然在整合关闭前已基本建成,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可是正常年景也需要4-5年才能收回成本。“现在煤炭行情不好,不晓得啥时候能收回投资,还不如有点赔偿后赶紧转向其他行业。

  更让官学亮担心的是安全因素。“安全投入越来越大,出个安全事故简直就翻不了身。

  如今,官学亮拿着政府赔偿的3700余万元,正打算进入制造等行业。

  记者从省安监局了解到,去年一年全省共关闭小煤矿424处(提前完成2014年关闭任务24处),13个产煤市(州)完成兼并重组方案审批备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