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幸福美丽新村会议传递出哪些重要信号
5月27日召开的全省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推进工作会议,再次吹响了我省新农村建设的冲锋号。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有哪些重点任务?推进过程中的难题如何破解?如何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推进?本报记者第一时间为您展读会议传递的重要信号。
□记者 董世梅 熊筱伟 王眉灵
1
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扶贫解困、产业提升、旧村改造、环境整治和文化传承 “五大行动”,以“五大行动”为重要抓手,落实好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点任务。与会代表认为,幸福美丽新村是个系统工程,牵涉农业、农村、农民,不找准牛鼻子不好整。“五大行动”就抓住了牛鼻子。
实施“五大行动”落实新村建设的重点任务
●扶贫解困行动是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新农村的产业支撑,只有农业还不够。要全面实施产业提升行动,特别要引导城市资本下乡,推动企业到农村发展
全面实施扶贫解困行动,全力以赴帮助贫困群众致富奔小康是新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农村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短板,贫困地区则是短板中的短板。”省委农工委副主任刘铁认为,会议明确的“首要任务”很有针对性,当下就是要打一场以新村建设带动扶贫攻坚的决胜战。
会议对扶贫攻坚的方向和方式做了进一步明确。要抓好“四大片区”扶贫。资金、项目集中向乌蒙山区、秦巴山区、高原藏区、大小凉山彝区等连片贫困地区倾斜,加大投入,综合开发,整村推进,确保建设一个新村,实现一村脱贫,带动整村致富。要优先解决好贫困群众的住房和长远生计问题,坚持推进精准扶贫。
“精准扶贫好。”凉山州普格县委书记刘长猛介绍,该县推进精准扶贫一年,已让4000人成功脱贫。“我们为每一户都制定了脱贫规划,缺房的建房、缺产业发展产业、缺水电接入管网……比起原来‘下大包围’更能集中资源,发力点也更精确。”
与会者尤为关注新村产业发展。会议提出,要全面实施产业提升行动,不断夯实新村发展的产业支撑,要推进规模化种养、加强信息化建设、更加注重品牌打造。
自贡市荣县县长韩明祝锁定的关键词是“推进规模化种养”,“只有规模化才能引来龙头企业,才能实现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融合。”成都市蒲江县县长刘刚表示,“蒲江米花糖”之外,蒲江还必须创出更多品牌,走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之路,进一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会议还提出实施旧村改造行动,整体提升村庄建设水平,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全面实施环境整治行动,切实提升农村生活质量;全面实施文化传承行动,建设“记得住乡愁的新农村”。
2
会议提出,要以全面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着力破除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体制机制障碍。要创新农业经营机制、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创新社会服务机制和乡村治理机制,更好地服务和推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与会代表认为,只有深化改革,破解制约农业农村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充分激发农村发展活力,真正做到“业兴、家富、人和、村美”。
创新“四大机制”破解新村建设的深层次矛盾
●做好“土地”这篇文章,加快土地确权颁证,推动有序流转●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让农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
四川新一轮农村改革的主攻方向是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做好“土地”这篇文章,加快土地确权颁证,推动有序流转。“下一步,我们要把前期确权颁证的成果真正转化成发展动力。”在内江市委书记彭宇行看来,确权颁证只是创新农业经营机制的基础工作,“要让本本释放能量,还需要加速推进。”
新村建设,钱从哪里来?
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备受关注。会议要求,要整合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引导社会资本投资现代农业和农村事业,倡导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韩明祝认为,创新建设投入机制,关键在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撬动作用。
新村建设不光“硬件”要提升,“软件”也要同步跟上。会议明确提出,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体制机制,让农村群众有幸福感、获得感。自贡市委副书记谭豹对会议提出的“积极引进社会化服务”很感兴趣,“完全可以和政府公共服务形成互补——政府保障最基本服务、为贫困人群托底,社会化服务则满足新村人群多样化需求。”成都市委统战部部长陈建辉也提出,可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与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项服务与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对乡村治理机制,会议提出要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这个核心,积极扩大基层民主,加强农村社会治理。
谭豹听出两点“诀窍”:一是坚持“老百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说了算”,用村规民约等方式,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同时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把村民团结起来、把好方向。乐山市夹江县委书记廖克全认为,农民住进新居,居住条件“城市化”,但生活习惯却还“农村化”。“可以开展法治新村建设、文明创建等活动,引导农民自治,健全社区管理和服务。”
3
我省农村区域广阔、类型复杂,而建设幸福美丽新村又涉及方方面面。如何才能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确保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与会代表很关注。会议梳理出4个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解决好城镇与乡村协调发展的问题;解决好“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的问题;解决好新村建设中新建、改造与保护的问题;解决好党政引导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问题。
解决“四大问题”确保新村建设的正确方向
●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从不同地方实际出发,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
会议提出,要把工业和农业、城市和乡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促进城乡在规划布局、要素配置、产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协调发展。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厅长何健认为,新型城镇化和新村建设是一个问题的两方面,“推进新型城镇化,必然要思考农村统筹问题。”他建议,不填塘、不挖山、少砍树,依山就势建村,就是留住农村特点的最好方式。
对于人的问题,会议提出,要解决好“物的新农村”与“人的新农村”同步推进的问题,解决好党政引导与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的问题。在不少与会代表看来,前者关注的是人文精神的培养教育,后者则关注农民参与程度。
对“人的新农村”,雅安市天全县委书记赵昌林尤为推崇。他认为,新农村不单单是建新房子,更是新风尚、新精神的“建设”过程,“没有后者,新村建设不完整。”也有与会代表提出,有没有人跳坝坝舞,可成为新村建设是否注重“人”的一个指标。有人跳坝坝舞,则说明该村住房等生存问题基本解决,更高的交流、娱乐等精神层面需求也得到有效满足。“幸福美丽新村建设,农民才是主人。”在达州市大竹县委书记何洪波看来,幸福美丽新村建设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从最初的规划开始,就要让农民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如何让农民参与进来?他认为,政府不能大包大揽、大拆大建,而是要引导为主,做出科学的规划,进行合理的布局,引入适宜的产业。
新村怎么建也备受关注。会议提出,新建、改造、保护是我省新农村建设的三种基本形式,必须整体上把握“建、改、保”的关系,从不同地方实际出发,宜建则建、宜改则改、宜保则保,实事求是地推进。
乐山市犍为县就提出,不搞“一刀切”,既允许新建规划点的原有农房进行改造提升,又在改造点具备条件的地方规划新建区域,全县新建与改造互为融合聚居点占建成总数的45%。何健认为,只有有机处理好新建、改造、保护的关系,才能保留下历史的脉络,才能保存不同时代的历史文化建筑。“宜建则建、宜改则改,比大拆大建更有实效。”赵昌林认为,有限的资金投入可以让更大范围人群改善居住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