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探索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路径

28.05.2015  11:03

    “今天下雨没啥活儿,到处转转。
      “园区里的核桃苗子还可以。
      ……
      22日,刚下过小雨的广元空气格外清新,利州区工农镇小岩村村民贺继恩背着手走在自家屋前的沥青路上踱着步子,不时和邻居闲聊几句。路边是一片片去年刚平整完的农业园区,
      小岩村是近年在我市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涌现出来的典型新村。
      作为革命老区、盆周山区、连片贫困地区和地震重灾区“四区合一”的特殊地区,我市面临着农业发展基础弱、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持续稳定增收难、扶贫攻坚任务重的现状。近年我市逐步形成了以山区自然条件为依托、以现代农业园区为载体、以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为重点、以幸福美丽新村为特色的“产村一体、园村相融”的山区新农村“生态小康型”建设模式,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农村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探索出了一条贫困山区建设新农村的现实路径。
      因地制宜      连片推进幸福美丽新村建设
      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王尧说:“  我市新型农村社区(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是指以现代农业园区为依托,选择条件最优区域,以一定的聚合空间为基础,将村落民居、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建设等生产生活要素集约配置在一起,建成1个相对聚居100户以上、辐射半径1.5公里左右、功能完善、环境优美、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农村新型社区(新农村综合体)。”
      广元作为四川北部山区,先天的地理条件决定了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无法跟平原一致,必须因地制宜,依托现代农业园区,在平坝和河谷土地相对集中的地带,打破行政区域界线,实行跨乡镇、跨村组连片规划建设;在山区和坡地土地相对分散的地带,鼓励农民适度规模建基地,由点串线、由线连面,形成成片推进的格局。达到“园套园”、“ 园联园”、“ 园带园”的群园发展模式,而村落和集聚区便分布其间。
      柳池现代农业示范园区便是打破苍溪县白鹤乡、石门乡等乡镇行政区划而建成的以聚居区来体现的幸福美丽新村。
      行走在该园区内的文家角聚居区,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的园区公园,整齐漂亮、功能配套的川北民居,四通八达、宽阔平坦的园区道路,明净清澈,绿树遮蔽的文家角水库,和那已经挂果的梨树,形成一幅村在山中、山在水中、人在画中的美丽图画。
      这并不是画,这是幸福美丽新村的一个部分。
      沿着小石阶向前走,路边不时趴着一只小“乌龟”造型的音箱,传出一阵阵动听的音乐。翻过一座小山,一个主题公园和一排排三层小洋楼便跃入眼帘。
      顺着台阶,来到文家角聚居点一幢民居,院子两边是两个十多平米的小菜园,菜园里的小菜长得正旺。村民马尚明家的新房很漂亮,厨房很“现代”:沼气灶、电饭锅、电磁炉一应俱全;宽敞明亮的客厅里:沙发、茶几、冰箱、饮水机等全都是新的,在一楼客厅的大门上,还装上了监控器。
      市委党校高级讲师胡欣霞说:“聚居点建设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采取就近相对集中居住,方便生活、有利生产;风貌塑造要体现鲜明的川北民居特色,体现‘前庭后院、瓜果菜园、鸡犬相闻、鸟语花香’的农家情趣和感恩文化、环境文化、产业文化内涵。同时鼓励在其他条件成熟的地方建新型农村社区。通过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逐步走出一条山区农村城镇化的创新之路,创造山区特色城乡一体化经验。
      据悉,我市从2006年开始提出并建设生态小康新村,经历了2006年—2008年试点示范,重点推进阶段;2009年的第一轮示范片建设,大力推进阶段;2013年至今的新村一体、园村相融、成片推进阶段。截至目前,已基本建成幸福美丽新村724个。
      产业兴村    致富增收还留人
      广元用政府这只“有形之手”,不仅打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幸福美丽新村,还大力发展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帮助农民群众寻找增收致富的路子。
      近几年,我市坚持“建园区促新村、兴产业促增收”,在集合要素、聚集产业、集装配套、集约发展。推动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向现代农业园区集中、农产品加工企业向现代工业园区集中、农户向聚居点集中。形成了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现代农业园区、“产业发展集中成园、农房建设聚居成点”。
      好园区就要“”优势特色产业。到目前为止,全市连片发展特色种植业179.5万亩,其中连片种植核桃61万亩,连片发展油橄榄12万亩,连片发展猕猴桃15.3万亩, 连片发展蔬菜48万亩,连片发展茶叶32万亩,连片发展烟叶6万亩,连片发展食用菌5.2万亩。
      昭化区紫云乡紫云村是以猕猴桃为主业的幸福美丽新村,远近闻名的猕猴桃达人李明秀的家就在这里。李明秀说:“去年我家销售猕猴桃收入14万元,家里富裕了,闲暇之余还能看看书,跳跳舞,这在原来根本是不可想象的。经常还要请人干活,以前不少外出打工的邻居现在在家也能工作了。
      村民在园区打工已经成为广元农村的一种新常态。
      “我和老伴农闲时间给园区里打工,每天能挣60元。”马尚明高兴地算着“账本本”:他家共7.5亩土地,每亩可收租金400元,他和老伴给业主打工每月收入2000多元。除去农忙季节耕种外,在园区工作一年有1.8万元的收入,儿子和儿媳在外务工每年能挣10万多元,全家人一年能有接近15万元的收入。
      据统计,全市各类特色农业产业基地面积近300万亩,带动农户面达72%,在幸福美丽新村建设中,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产业覆盖的新村内农民比全市农民增收高出2000元以上。
      依托优势农业,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让观光与农业有机结合,连片乡村旅游带已经不在少数,不光是一个个小村庄由路相联系,就连利州区、青川县这样的区域也以白龙湖水库连片发展乡村旅游。同时,一个个财富故事正在上演。
      去年,第一产业增加值98.57亿元,增长4.2%,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8.5%,农民人均纯收入7202元,增长11.8%。
      就地转型    城镇化也能“下乡
      广元市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我市新农村建设不是简单的换一个名字或者“小村并大村”,也不是单纯的“平房换楼房”,更不是把农村建成城市。它是以城市化理念改造农村,让农民能够不离乡就过上城里人的生活,使新农村展现新面貌;它是以公共服务均等化覆盖农村,让原本落后的农村公共服务“脱胎换骨”,使新农村具备新功能;它是以现代产业体系支撑农村,让农民就近就业,自主创业,使新农村充满自我发展的新活力。
      新型城镇化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在农村也大有可为,新村综合体、城乡新型社区让便捷的服务延伸到农村。
      基础设施既是城镇化的重点,也是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的重点,广元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新村科科长黄虹秀说:“目前,全市新建和改造提升民居累计完成178529户,全市农村道路硬化累计完成2709.4公里,通村率达76%,全市农田水利渠系建设累计完成1394.8公里。新农村建设程度超过60%,在全省领先。
      “现在居住环境大变样,水电自不必说,到哪去一下,以前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现在穿‘绣花鞋’都可以出门。”马尚明一边笑一边用手摸着沙发的扶手。
      近年,全市不光创新探索了界牌的统筹城乡模式,而且打造了全市农村就近就地城镇化的示范社区——赤化镇泥窝新社区;苍溪县建成全省山区首个智慧农村社区——文家角智慧新村;还有以苍溪县元坝镇将军村为代表的保护传统村落民居……
      在剑阁县城北镇民主村,山间有鸟鸣,林中绿成荫,还有大大小小的农家书屋给这个曾经的穷乡穷镇带来了新的改变。农户住新房,用沼气做饭,水泥路通村通户,大大便利了农民日常生活和生产作业。民主村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实时监控和关注着农业生产的状况,哪家农田需要打虫,哪家果蔬需要整治……都能在第一时间告知村民,让村民的农业生产损失降到最小。
      在每一个幸福美丽新村,不仅有农家书屋,更重要的是都有“1+6”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除了村委会政务方面的服务,还有超市、电话充值、金融服务点、学校、医疗室、文化活动室、便民服务代办站等服务站点。
      “服务中心干部轮流值班,为居民提供建房审批、惠农补贴、电费收缴、就业培训、就业推荐、新农合和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办理等生产生活服务。打针吃药输液都在服务中心解决了,24小时都找得到医生。”说起这两年身边发生的变化,利州区龙潭乡界牌社区的农家乐老板李兴很是感慨。
      据统计,全市村级公共服务活动中心累计完成349个,初步形成了“物丰美、家秀美、人乐美、村和美”的“四美”幸福美丽新村新格局。

记者  雷德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