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委农工委:从基础设施建设寻突破年内启动8处水利工程

12.05.2014  11:17

   【厅局长发言落实促推县域经济】5月9日至10日,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分两段进行。第一天进行现场参观考察,4个参观考 察组分别深入17个县(市、区)实地考察县域经济发展情况。第二天进行交流发言,在12个市县书记交 流发言后,省委农工委、省发改委、省经信委、住建厅、省旅游局、人行成都分行负责人先后进行了交流发言,对各自部门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阐述了落实措施。

   (记者 侯青伶) 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的重要支撑。在农村经济的发展中,以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则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工程。但目前,四川部分地区仍存在缺水现象,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严重是凉山州发展的一大瓶颈,安岳也是极度缺水县之一。缺水问题如何破解?

  5月10日,在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时,省委农工委副主任杨秀彬透露,四川将继续围绕“再造一个都江堰灌区”,加快开展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年内启动德阳市华强沟等8处水利工程,基本建成亭子口等7处大中型水利工程。同时,加快推进乡村路网和机耕便民道路建设。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发展,支持壮大县域经济。”杨秀彬说。

   农村改革试点突破 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

  近年来,四川加快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了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和集体林权确权颁证工作,农村宅基地和房屋确权全面推进,112个县开展了承包地确权,5个市建立了农村产权交易平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面临新一轮改革机遇,杨秀彬表示,“我们将以放活土地经营权为重点,创新农业经营体系,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努力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业现代化水平。

  抓好措施落地的同时,抓好试点突破。在15个县(市、区)开展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改革试点,推进9个县(市、区)农村土地流转收益保证贷款试点,选择5家符合条件的农民合作社或联合社开展农村资金互助组织试点,选择3个乡镇启动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造试点。

  “近期召开农村改革现场会,总结推广各地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经验、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的经验、农村各类产权‘多权同确’的经验、基层探索群众自主改革的经验。”杨秀彬透露。

   农村产业突出 优势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

  为强化县域经济发展的产业支撑,省委农工委将围绕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指导和支持各地突出优势和特色,提升农村产业整体水平。

  围绕强化粮食安全保障,实施新一轮粮食生产提升工程,分期分批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实施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排头兵”工程,培育支持一批国家级省级重点龙头企业上市,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等模式,统筹规划建设加工园区,推动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化发展。

  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也将统筹规划建设,支持农产品集配中心、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品牌战略,扩大农产品直销规模。

  同时,推进农旅结合。加快建设一批休闲农业精品示范园区,加快发展创意农业、观光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

   新村建设因地制宜 建成1032个幸福美丽新村

  新村建设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部分,也是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这一新的增长点如何培育呢?

  “我们将创新幸福美丽新村建设机制,指导编制新建新村聚居点、旧村庄改造提升和传统村落民居保护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建成1032个具有历史记忆、地域特色、民族特点、乡村情趣的幸福美丽新村。”杨秀彬表示。

  据了解,四川将新建和改造农村住房58万户,重点推进藏区新居、彝家新寨、巴山新居建设,加快地震灾区和山洪泥石流灾区重建。整体推进60个新农村示范县建设,抓好新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农民就地就近城镇化。

   扶贫攻坚精准扶贫年内启动 国家扶贫重点县退出机制试点

  随着新一轮扶贫攻坚的深入推进,全省农村贫困居民人口由1356万减少到625万,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但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仍是县域经济发展难点所在。

  因此,省委农工委将突出重点区域,统筹片区内外,加快扶贫对象脱贫致富。落实专项资金,在四大片区88个县实施500个整村推进项目,在秦巴、乌蒙山片区规划县实施43个连片扶贫项目。集中力量推进藏区扶贫攻坚六大民生工程、大小凉山彝区十项扶贫工程,做好四大片区外扶贫开发工作。改革扶贫资金管理机制,抓紧制订新的贫困县考核办法,年内启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退出机制试点。

  同时,实行精准扶贫,准确识别扶贫对象,户建卡、村造册、乡立簿、县归档,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努力实现贫困人口全年减贫12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