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州承诺: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丢一人

17.11.2016  15:37

 

  ——利州区创新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记者 王姝
  自去年9月到荣山镇中口村采访后,记者于今年11月1日再次对该村进行回访,并亲眼见证了中口的蝶变:昔日的中口,泥巴路、土墙房、荒草地里诉沧桑;如今的中口,玉带路、中式房、房前屋后果飘香。
  如今在利州区,和中口村一样,白朝乡魏子村等20个今年拟退出的贫困村也正华丽转身。如何兑现小康路上不落一户、不丢一人的承诺呢?利州区坚持深化改革与脱贫攻坚双轮驱动,着力创新扶贫开发模式,系统性、整体性推进农村产权制度、集体经济股份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促进深化改革助力脱贫攻坚,进一步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全区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26873人减少到2015年的12119人,贫困发生率从15.2%下降到6%。
  给贫困户吃下“定心丸
  贫困户是集体经济组织的一员,与其他非贫困户一样拥有同质的土地、山林等资源财富,利州区致力于通过推进农村产权改革恢复贫困户拥有资源“造血”功能,实现资源价值。
  2012年以来,利州区把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联动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七权”改革,最大限度地激发了农村的资源活力,财富之门徐徐洞开。
  “这本本还真管用!”正在龙潭乡康泰蔬菜产业园忙活的业主金明说,她用新的土地经营权证抵押贷款150万元用于扩大园区规模,可供农民就业的岗位也将增加好些个。
  农民最大的资产就是土地,土地有了“身份证”,从法律上保护了农村承包关系长期不变,这等于给老百姓吃下了“定心丸”。据了解,土地确权颁证后,利州区不少村民开始用手中的产权证寻找新的致富门路。
  让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利州区围绕"4+2"产业体系,致力于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和引导贫困户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产业,让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
  从最初养牛4头到如今的年出栏350头,从保本销售到年盈利60余万元,从技术“菜鸟”到经验“大神”--龙潭乡金鼓村三组村民胡晓全,一个70后农村“打工娃”,用“一产带三产”的发展模式,创办了集肉牛养殖、蔬菜种植、休闲生态农庄为一体的生态家庭农场,辐射带动当地季节性务工达千余人次,创造了让众人称道的“致富神话”,树立了利州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典范。
  近年来,利州区积极引导龙头企业带领贫困户发展相关产业,龙头企业对口联系3-5家贫困户。截止2015年底,全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累计达到3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98家、家庭农场160家,农业社会化服务超市15家,种养殖专业大户1200户。全区通过新型经营主体培育,累计实现农村土地流转6.67万亩,减贫3000余人。
  为贫困户系上安全带
  决战脱贫攻坚的战役打响后,利州区在落实低保兜底责任、给力精准扶贫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两线合一”便是其中较为成功的探索。
  从今年7月1日起,利州区率先在全省推行农村低保标准线与扶贫标准线“两线合一”,对无法通过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实现脱贫的贫困人口,实行低保政策性兜底脱贫。“8月份就见收益了,一年保底分红4000多元,今年脱贫没问题。”对于脱贫,三堆镇龙池村二组贫困户康徐昌信心十足。康徐昌说,以前一家四口的开支全靠他一个残疾人,生活压力大。现在他不愁了,因为他家不但被评为农村低保与扶贫“两线合一”贫困户,每月可享受500多元的政策补助,还可以将6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入股分红。
  为最大程度减少贫困户发展风险,2014年,利州区先行探索对有发展产业能力的贫困户给予3000元的产业扶持资金,全区共安排300万元,扶持贫困户1000户,2015年扶持资金增长为6000元/户。同时,该区开展了扶贫小额信用贷款试点工作,为精准识别的建卡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无担保抵押、财政贴息补助、政府风险补偿”的小额信用贷款,用于发展家庭种养殖业、家庭简单加工、家庭旅游及购置小型农机具。
  脱贫,希望所在;攻坚,力量所在;奔康,目标所在。
  为兑现承诺,利州儿女擂响战鼓,奋力冲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