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保农村贫困人口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全国“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

17.11.2016  15:34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1月15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制定的脱贫攻坚、教育脱贫、生态环境保护三个补“短板”的规划。
        会议指出,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为重点,加快实施一批增强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能力的重大工程,破解发展瓶颈制约,确保实现2020年脱贫攻坚目标。一要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旅游、电商等,推动每个贫困县、乡、村形成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开展水电、矿产资源开发资产收益扶贫改革试点,让贫困户分享产业发展红利。二要加大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百万公里农村公路、小型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网改造升级、网络通信扶贫等工程。三要有序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结合新型城镇化,统筹推动安置区配套设施、公共服务等建设和产业发展,确保搬迁户就业有渠道、收入有提高。四要做好贫困地区养老、医疗、教育等基本民生保障,尤其要通过深化医改、加大健康扶贫力度,解决好贫困家庭因病致贫返贫问题。五要加大财政、投资、金融、土地等政策扶持,创新政府购买服务、东西部扶贫协作、企业和社会组织帮扶等机制,形成推动脱贫奔小康的合力。
        会议通过教育脱贫攻坚五年规划,确定:一是整合存量财政资金,支持各地改善贫困县义务教育突出“短板”。特岗计划优先满足贫困县需要,国培计划优先支持贫困县乡村教师校长培训。二是完善对贫困家庭学生的教育资助体系。将营养改善计划试点范围扩大到全部贫困县,免除公办普通高中建档立卡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杂费,逐步对贫困家庭学生接受中职教育实现免学费和国家助学金补助政策全覆盖。三是重点支持贫困地区每个地级市(州、盟)至少建设好一所符合当地发展需要的中等职业学校。实施职教圆梦计划,协调国家示范和重点中职对就业前景好的专业单列计划面向贫困家庭子女招生,让贫困学子掌握实用技能。
        会议通过《“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确定了以下任务:一是强化源头管控。全面完成全国生态保护红线划定,完善环境标准和技术政策体系,淘汰高污染、高环境风险工艺、设备和产品,发展资源节约循环利用关键技术和生态治理修复成套技术,加快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二是大力实施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对重点地区、流域、行业实行排放总量控制,加快实施一批生态环境保护重大工程,开展造纸、建材等15个重点行业治污减排专项治理,实施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综合整治农业面源和畜禽养殖等污染。推进重点区域和重要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构建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三是强化重金属、危险废物、有毒有害化学品等风险全程管控。四是完善企业排放许可、排污权交易、环境损害赔偿等制度,建立多元化、跨区域生态补偿机制,强化环保督察执法,适时开征环境保护税,深化资源环境价格改革,打造绿色金融体系。
解读
推动贫困县乡村形成拳头产品
        15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将建立健全产业到户到人的精准扶持机制,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农民合作组织、龙头企业作用,因地制宜发展农林、旅游、电商等,推动每个贫困县、乡、村形成特色产业和拳头产品。
        根据中央部署,“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重点通过发展产业脱贫3000万人左右。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把产业扶贫工作作为脱贫攻坚的八大重点任务之首。
        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表示,产业扶贫是其他扶贫措施取得实效的重要基础。易地搬迁脱贫、生态保护脱贫、发展教育脱贫等这些扶贫措施持久见效,归根到底必须要有产业作为支撑,否则贫困户增收脱贫就成了“无源之水”。发展产业有利于激发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提高自我发展能力,变“输血”为“造血”,从根本上确保脱贫效果持续稳定。
        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农业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务院扶贫办等九部门联合印发了《贫困地区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目前,各地省县两级产业扶贫规划已经基本编制完成,有的还编制了农业、林业、旅游等专项规划,形成了“1+N”的产业扶贫规划格局。
        国办印发了《关于支持贫困县开展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试点的意见》,农业部也专门印发了相关的贯彻落实文件,并在一二三产业融合、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建设、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等文件中明确向贫困地区倾斜,初步形成了资金、项目、金融、土地等新的多元政策支持体系并整合向基层倾斜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