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贫困群众共享全面小康发展成果——遂宁市开展扶贫开发攻坚工作综述

13.08.2015  11:00

  夏去秋来,5300平方公里的遂州大地上,扶贫开发攻坚战旌旗猎猎、鼓点铿锵!

  全面小康社会,老乡一个都不能少!党的十八大以来,市委、市政府围绕率先在丘陵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坚持科学发展、绿色发展、创新发展、跨越发展的总体取向,实施统筹城乡、“三化”联动的发展战略,以“六大兴市计划”为实施路径,坚持把扶贫攻坚作为深入实施“民生改善计划”的重大任务。全市上下扎实推进“五大扶贫工程”,积极探索具有遂宁特色的精准式、救助式、发展式、开放式“四位一体”扶贫模式,想方设法让贫困地区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

  今年4月起,市、县级主要领导对5个县(区)、94个乡(镇)、323个贫困村的扶贫开发工作进行了“全覆盖”督查调研;400余场汇报会、座谈会、坝坝会倾听民声,解决200多个贫困村、贫困户最急需、最期盼的问题;市委六届133次常委会议研究决定召开市委六届九次全会,专题部署扶贫开发攻坚工作……一系列举措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对中央、省委全面小康战略意图的深刻把握,更是对贫困群众热切期待的积极回应。

  科学定位

  整体推进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位居首位。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率先在丘陵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成为全市工作主题,而推进扶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着力点。

  目前,在我市2084个行政村中,有323个村仍顶着贫困村的“帽子”,占全市行政村的15.8%;15.6万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达5.6%。它们大多分布在边远落后区、旱片死角区、水库淹没区,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问题十分突出,发展后劲不足。

  “插花式贫困”比重大、范围宽、程度深,是必须直面的特殊市情。补齐小康短板,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扶贫开发必须啃“硬骨头”、趟“深水区”、打“攻坚战”。

  全市上下一盘棋。今年4月,市、区(县)各级领导干部带队奔赴贫困地区,走田坎、进院坝,访真贫、听真话、察实情。

  4月28日,市委书记杨洪波专程来到射洪县广兴镇、金华镇、凤来镇等地,深入贫困户家中访贫问苦,并叮嘱各级各相关部门要广泛听取干部群众意见和建议,共商扶贫攻坚大计,坚持因村制宜、因户制宜、一户一法,变“输血”为“造血”,切实打好精准扶贫攻坚战,帮助老百姓实现彻底脱贫,让贫困群众同全市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发展成果;

  5月5日,市委副书记、市长赵世勇来到蓬溪县非常偏远的吉星镇等地,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大计。他指出,我们要坚持把边远落后、旱片死角、水库淹没“三大贫困区域”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要有“啃硬骨头”“打硬仗”的精神,逐户制定和落实差异化帮扶措施,实实在在推进扶贫开发。

  扶贫实招接踵而至。市委、市政府将扶贫开发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列入全市“十大民生工程”,多次听取扶贫开发工作汇报,研究解决扶贫开发重大问题;把扶贫开发纳入年度绩效目标考核并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一把手”负总责和“市上统筹、县负总责、部门推进、乡镇落实”的工作责任机制……

  在实际操作中,我市探索创造了新村扶贫“竞争入围”机制、劳务扶贫“辖区报账”制、产业扶贫“农企股份合作”模式、连片扶贫开发等在全国、全省有较大影响的典型做法和成功经验,初步形成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互为支撑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通过坚持整体推进与精准扶贫“双轮驱动”,我市实现了扶贫开发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的转变,扶贫解困措施实、力度大、效果好。到2014年底,全市交出脱贫20.92万人的成绩单。今年上半年,全市已脱贫2.3万人,占全年目标任务的56.1%。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并逐步实现向新农村、小康村的嬗变。

  五大工程

  让贫困村“脱贫梦”成真

  扶贫开发,就是挖“穷根”、摘“穷帽”。2014年,我市聚焦边远落后、旱片死角、水库淹没“三大贫困区域”,大力推进基础扶贫、产业扶贫、新村扶贫、能力扶贫、生态扶贫,全面实施新村、产业、劳务等重点扶贫项目,解决了一批群众最急需、最盼望、最现实的问题。

  通过制定优质粮油、优质果蔬、优质中药材、优质畜牧、优质林果、优质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发展规划,各县(区)立足本地实际,宜农则农、宜畜则畜、宜林则林,着力建设了一批集中连片、形成规模的特色高效农业产业示范带、示范区、示范片、产业基地。

  “刚刚拿到2600元‘工资’,比我以前在广东、新疆等地打工还多。”在射洪县瞿河乡高家沟村的清见桔橙基地里,村民杨华高兴地告诉记者。2010年,通过镇上和村里的牵线搭桥,杨华和射洪县峻原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签订协议,将撂荒土地的经营权以600元1亩的价格流转给公司,自己则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农业工人”。白天上班当“工人”,下班回到家杨华又当起农民,搞起养殖。除了在公司领取工资和地租收入外,杨华每年靠养猪还能有6万元收入。

  村主任宋德强介绍,全村2872人,仅有耕地2615亩,人均不到一亩地。在扶贫政策和项目的支持下,目前,高家沟村已流转土地2120亩,通过开展规模化、集约化的蔬果种植、养殖和药材加工,土地收益实现了翻番,村民人均年纯收入12615元。产业发展将农民推上了市场经济的“快车”,也让农民“足不出户”富了起来。

  在我市,一个个“高家沟村”正奋力摘掉“穷帽子”,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2012年以来,全市边远落后区、旱片死角区、水库淹没区“三大贫困区域”发展绿色蔬菜、优质水果、中草药、食用菌等特色产业95万余亩;新建通村通组水泥路1952.43公里,改造危房41447户,解决安全饮水问题42.36万人;解决自然村通电话148个、行政村通宽带730个;实施劳务品牌、实用技术、职业技能等扶贫培训55万余人次。

   精准扶贫

  为贫困村贫困户

  量身定制“脱贫菜单

  精准扶贫就是对症下药、精准滴灌、靶向治疗,做到贫困的“痛点”在哪里,扶贫开发的重点就跟进到哪里。2014年,我市将精准识别作为精准扶贫“头号工程”,按照国家“2736元识别基线”“一高一低一无”识别标准、“一评议、两公示、一公告”识别程序,精准识别出贫困村323个、贫困人口21.918万,涉及5个县(区)、108个乡镇、2047个村。同时,瞄准靶心先易后难,对贫困群众雪中送炭。2014年,我市争取上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5387万元,市本级拨付财政扶贫专项资金441万元,整合行业和吸纳社会资金1.38亿元,一笔笔资金如活水一般涌向贫困地区。

  在精准扶贫的实践中,蓬溪县常乐镇拱市村是从贫困村变为幸福美丽新村的生动教材。以前的拱市村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当时全村几乎没有楼房,水泥院坝不到500平方米,缺乏产业支撑,村里大多数青壮劳动力外出务工,土地撂荒率达70%。2013年,市、县扶贫部门为拱市村脱贫精准支招,争取到100万元专项扶贫资金和200万元产业扶贫资金,同时协调整合新农村建设、土地整改、现代农业等各类项目资金1000多万元,用于修建道路、渠系、生产便道、蓄水池等基础设施。拱市村的脱贫路不单只靠政府,社会扶贫也开启加速度。致富“带头人”蒋乙嘉回乡后,通过社会扶贫的方式投入资金,对全村基础设施进行整修和扩建,并组织村民对荒地、坡地进行开垦和整理。之后,拱市村迎来了全新的发展阶段。该村引进多种产业,将单一农业模式发展为立体农业。如今,拱市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是2007年的5倍。大部分村民不再外出打工,他们选择留在村里发展致富。

  市扶贫移民局局长罗腾亮认为,我市通过因村制宜、因户施策,制定村脱贫、户脱贫的“两个规划”,把年度减贫目标任务逐级分解到乡(镇)到村组到贫困户,实行动态管理,实现了精准扶贫,推动了扶贫开发的深入实施。

  干部驻村

  民情管道直通党委政府

  今年4月,我市制定了全市干部驻村帮扶工作方案和驻村干部管理办法,书记市长率先垂范,市、县(区)党委、人大、政府、政协班子和各部门领导主动作为,大家潜下身子、深入农村,以实际行动当好老百姓脱贫致富的领路人。全市选派1341名“全脱式”机关干部组建驻村帮扶工作组323个,所有贫困村落实了帮扶单位,93338户贫困户全部落实帮扶责任人。“一对一”的驻村帮扶行动,形成了拔穷根、促致富的强大合力。

  驻村帮扶干部到位后,大英县隆盛镇老虎坡村贫困户唐克东一家尝到了甜头。“政府派来的干部硬是能干!他帮我申请的30只鸡苗已经长大,过段时间就可以出栏了,保准能卖个好价钱!”唐克东说的是隆盛镇城建办工作人员潘思岑。因为有着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潘思岑被派驻到老虎坡村配合村上摸查贫困户情况,帮助他们脱贫。经过一段时间接触,他与唐克东结下“穷亲”。在潘思岑的帮助下,唐克东不仅领到了免费鸡苗,还重新种上了几亩水稻,生活有了盼头,他和老伴的精神头足了不少。

  如果说精准扶贫是“滴灌”的话,驻村干部就是“滴灌”的管道,他们连着党委政府与贫困群众。在驻村帮扶期间,这些驻村干部充分发挥熟悉政策、视野开阔、便于协调的优势,认真收集老百姓生产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并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反映,为老百姓解决了大量基础设施建设、农业技术指导、产业发展规划、农村饮用水安全以及行路难、住房难、上学难、就医难、增收难等方面的现实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真心拥护和一致好评。

  扬帆起航,全力攻坚。我市锁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攻方向,将举全市之力三年攻坚,再摘掉15.6万顶“穷帽”,小康路上不要任何一个老乡掉队,让贫困群众同全市人民共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成果。(遂宁日报记者苏世界 侯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