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阳区全力争创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

28.09.2014  11:37

      “全村户户都脱了贫,仅去年一年全村在园林场获得土地流转费、务工工资就有200多万元。”9月25日,记者站在恩阳区青木镇花包村最高处的花鹿寺,顺着村主任佘华海的手指望去,岭岭花木迎风摇曳,座座新居错落有致,一幅美丽的乡村秋景映入眼帘。

  三年前的花包村,人烟稀少,耕地撂荒过半,是老、弱、病、残、穷集中之地。花包村之变,源于扶贫攻坚。恩阳建区后,像花包村一样摘掉“贫困帽”的村还有43个。

  2013年,恩阳区第一次党代会提出,实施全域扶贫,创建全国扶贫攻坚新示范。

   连片扶贫“铺路” “集结”资金开启脱贫源头

  恩阳区总人口62万,其中农业人口达54万,贫困面积大、人口多、程度深,2013年建区之初,仍有10.23万农村贫困人口。

  面对既要脱贫又要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的双重任务,恩阳扶贫之路如何走?

  “以农村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打破乡、村行政界限,将2至3个乡镇贫困区域划为一片,每年实施2至3片,实现建成一片、推进一片,最终全域脱贫。”分管农业的恩阳区委常委张治国介绍。

  去年,恩阳区推进恩阳-明扬、柳林-来龙、下八庙-磨子片区连片开发,完成投资3.43亿元,1.2万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带动贫困农民人均增收850元。今年,又启动上八庙-青木、柳林-万安、双胜-观音井片区连片开发。截至8月底,完成投资3.89亿元,扶持农村贫困人口1.01万,项目区农民人均增收1230元。

  张治国介绍,投入的3.43亿元和3.89亿元中,只占扶贫资金的一部分。在扶贫解困过程中,恩阳区发挥连片扶贫项目资金“粘合剂”作用,围绕扶贫“集结”各类涉农资金,“吸附”客商投资、农民自筹资金,持续实施市委确定的“1+6”组团式扶贫开发。

  观音井镇观音庵村曾是一个典型的贫困村。2013年,该村被纳入秦巴连片扶贫开发项目,155万元扶贫资金投入该村。155万元能做什么?修路能修几里,建房能建几座?投入到哪一面无疑都是杯水车薪。

  通过“号脉”,该村以155万元扶贫资金为“杠杆”,撬动项目扶持、社会帮扶、群众参与等资金2320万元。同时,被纳入到“下八庙统筹城乡示范片”,2.1亿元整合资金投入该片。一年来,该村围绕“六大扶贫工程”,发展了葡萄产业,新建了聚居点、蓄水池、活动广场,改造危旧房,硬化道路,整治山平塘等。

  连片扶贫开启了贫困村的脱贫源头,助推贫困村驶入发展的快车道。观音庵村村支书马光文说,连片扶贫的成功经验,解答了干部们心中积压许久的发展困惑和忧虑。

分类“滴灌” 扶贫“巴山新居”助推圆梦

  连片扶贫,重在“”上做文章,解的是整体发展“穷忧”。然而,对贫困类型不一、起跑线不一致、发展力度不均衡的农户,如何让他们跟上趟脱贫?

  恩阳区通过自愿申请、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等流程,准确识别出贫困户2.64万户9.03万人,并科学划分为“生产生活条件恶劣型、生产生活条件落后型、技能缺乏型、产业滞后型”四种贫困类型,然后选派干部给予“滴灌”式帮扶。

  何为“滴灌”扶贫?区扶贫移民局局长侯文荣说:“就是对贫困农户实行一户一本台账、一个脱贫计划、一套帮扶措施,确保帮扶到最需要扶持的群众、帮扶到群众最需要扶持的地方。

  关公乡西南村村民周太福就是实施分类“滴灌”扶贫的受益者。2010年前,周太福家因治病负债25万元,全家四口人起早贪黑刨地,一年到头“吃盐都得赊账”。连片扶贫因户施策,他家被识别分类到“产业滞后型”,挂包帮扶的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易书和、党员邓绍雄多次到他家了解贫困状况,分析致贫原因,摸清帮扶需求,确立了发展生态葡萄产业之路。随后,帮助协调贷款起步、技术培训指导、联系渠道外销……今年周太福家仅靠葡萄收入就有6万多元,现在他家不仅还了债务,还计划把在聚居点订购的新居装修一番。

  恩阳区实施扶贫攻坚,首先注重产业“造血”,让群众在致富的基础上改善住居环境。针对大部分产业、新居零起步的贫困农户,该区把“巴山新居”作为扶贫攻坚的突破口,产业园区、幸福社区同步推进改善,让他们“建得起、住得下”,彻底让贫困农民“断掉穷根”。

  郑秀芳是观音庵村人,住上新房子、过上好日子曾是她家最大的梦想。2003年和2011年两次洪灾,她建在半山腰和河下的土坯房和砖房被冲毁或淹没。观音庵村实施连片扶贫后,村支书马光文对她家定点帮扶。郑秀芳一家五口人靠流转土地分红、种植田藕、饲养土鸡,人均纯收入从以前的1478元增加到2013年的6380元。今年,全家顺利搬入两层210平方米的新居。

      “滴灌”扶贫,催生“造血”,脱贫后的产业提档升级。在石城乡青州坝,露天蔬菜成了巴城的“菜篮子”;在渔溪镇五岭山,猕猴桃产业不仅让村民腰包鼓了,还把产品卖到了俄罗斯;该区的川明参、芦笋、银杏等产业带正“抱团”致富……

  一户一户地脱贫、一村一村地建成、一片一片地推进,昔日的贫困村正跨步向“幸福美丽新村”进发。恩阳建区以来,以“巴山新居”为抓手,深入实施“六大扶贫工程”,启动建设中心村5个、聚居点90个,改造农村危旧房1.21万户,4.5万人喜迁新居,完成投资33.2亿元。全区新植芦笋5.5万亩、川明参3万亩、银杏3万亩,发展商品蔬菜基地14万亩,猕猴桃基地3000亩,葡萄基地3000亩,培育龙头产业企业7家、家庭农场32个、种植大户800家、专业合作社19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