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贡富顺:乡有策划 村有谋划 户有计划

06.11.2015  10:40

 

图为谭家村黑山羊扶贫项目现场。

(通讯员 肖慈旭 刘安龙)“您家有几口人?劳动力有几个?家庭经济收入怎么样?”,“你们村有多少贫困户?主要产业是什么?”记者跟随石道乡乡长曹敏等乡、村干部来到谭家村,感受到该乡浓厚的扎实扶贫工作氛围。自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在石道乡各个村落、社区处处可以看到了扶贫工作组走村入户的身影。石道乡辖7个行政村、1个社区居委会,总人口2万,目前,仍有270户、777名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脱贫致富、过上富裕生活仍然是贫困群众最现实、最强烈的愿望。精准扶贫攻坚战号角吹响后,该乡迅速掀起以“结穷亲、帮穷户、拔穷根”为统领的精准扶贫热潮,全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

 

石道乡没有整体贫困村,我们属于‘插花’式扶贫,从政策层面上讲,扶贫的项目和资金相对较少”,乡长曹敏告诉记者。

 

精准识别建档立卡牢基础

 

精准扶贫工作要做到“真扶贫,扶真贫”,关键是精准识别,谁是贫困人口?贫困原因是什么?如何针对不同贫困情况进行帮扶?为解决扶贫政策“大水漫灌”现象,石道乡通过科学有效的程序把贫困人口精准识别出来,为推进精准工作打下坚实基础。为做好精准识别工作,该乡统一制定建档立卡贫困户精准识别流程图,明确致贫原因参考选项,从农户申请、村民小组评议推荐、走访调查到民主评议、公开公示、乡党委会评议审核等全过程都详细制定操作规程和规范性文件,要求驻村干部逐项落实、逐户核对,经过动态管理、精准识别,确定建档立卡贫困户270户777人。

根据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安排市、县、乡、村级干部对贫困对象进行结对帮扶,实施‘规划到户、措施到户、责任到人’的精准帮扶方案,采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等精准扶贫措施,按照‘点对点、人盯人、一对一’工作要求,将各村贫困户分解包挂到了市、县、乡、村帮扶干部头上,做到了‘乡有策划、村有谋划、户有计划’的‘挂图攻坚’,确保了精准扶贫工作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实现由‘大水漫灌’式扶贫向‘精确滴灌’式扶贫转变。”党委书记唐廷贵说。

 

政府主导老板回乡添动力

 

要得富,先修路。在谭家村,近几年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为本村整体脱贫致富打下了坚实基础。两年间,该村利用县上项目新修、维修电排各一座及渠道4.5公里,新修村级公路9.65公里。在外成功人士王万安个人出资102万元,加宽、升级了该村最重要的通村公路——万安路6.4公里,使全村的致富脱贫进入了快车道。

 

“永宏昌核桃专业合作社回村发展,也是回引老板的一个典型。该老板是谭家村人,在西昌成功发展核桃产业上万亩,2013年回乡以专业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带领村民种植核桃。目前,全村已种植核桃2000亩。”村支书张优贵说。

 

据了解,谭家村整合县交通局的项目、一事一议、个人捐款、群众集资等,筹得资金130余万元,马上又将开工硬化3.98公里村道。下一步的低电压改造项目也进入了准备阶段。

 

基础设施作为强力保障,用好下一步的危房改造指标,持续发展产业脱贫致富,争取2018年全村无贫困户。这就是谭家村下一步精准扶贫的措施和任务。”年轻的党支部书记张优贵告诉记者。

 

产业富民自身“造血”促脱贫

 

精准扶贫就是要摒弃过去政府是‘救世主’的认识,而是要让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穷人能人跟着产业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副乡长陈建如是说。石道乡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大力开展产业扶贫,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拓宽农民致富渠道,实现“输血”向“造血”转变。在谭家村,记者了解到,近年来,村两委多方努力,在夯实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的同时,引导村民发展多种产业,巩固500亩花椒产业,新建成2000亩核桃基地,获得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场建设项目等。

 

在谭家村8组返乡农民工姜启林家,县农牧业局支持的黑山羊标准化养殖场正在建设中。“项目总投入是40万,国家支持资金25万,其余我自筹解决。现在的年出栏有800只左右。关键是带动了本村100余户散养黑山羊,其中30多户都是镇上建了卡的贫困户。”姜启林说。

 

该乡按照“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的产业发展思路,采取“能人大户集中养殖”与“扶贫户分散养殖”相结合,以“大户带小户”和“滚动发展”的扶贫方式,对贫困户进行帮扶。

 

说一千道一万,不如干出样子给百姓看。为了使精准扶贫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该乡按照“精准帮扶、责任到人、限期脱贫”的工作思路,让最有能力的干部帮联最贫困的户,抽调作风扎实、综合素质高、善于做群众工作的干部入驻各村、社区,实施精准扶贫工作,把贫困户落实到具体的帮扶干部头上,做到责任主体落实,对象户主落实、帮扶措施落实、跟踪督查落实和脱贫效果落实,实现扶贫方式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截至目前,石道乡扶贫工作已走访农户270余户,完善村级脱贫计划7份,规划培训贫困家庭农村劳动力700余人,为贫困户提供劳务信息120余条,帮办实事30余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