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深入仪陇县农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

06.11.2015  13:53

11月4日,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在仪陇县马鞍镇与当地老百姓亲切交谈,详细询问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吴小蓉 摄

  新华网四川频道11月6日电(记者张德利 本网记者黄毅)这是一次执政理念的升华,这是一次践行“三严三实”的生动实践——决战贫困:让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让老百姓的幸福指数高起来。

  11月3日至5日,四川省南充市委书记李仲彬深入仪陇县农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检查前一阶段扶贫攻坚进展情况。3天的行程,李仲彬早出晚归、跋山涉水,足迹遍布仪陇县11个乡镇13个村。走田坎、进院坝、入农家,与困难群众摆龙门阵、聊知心话,分析致贫症结,探寻脱贫路径。他强调,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抓好扶贫开发工作,带着感情、带着责任抓扶贫,身体力行、脚踏实地抓扶贫,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每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具体、更有效。

  “扶贫开发是群众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定、自己干。要让他们真正成为扶贫攻坚的主体,这样的扶贫才有生命力,这样才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初冬时节,寒意渐浓。

  汽车驶进新政镇安溪潮村,修路、架桥、整治山平塘……李仲彬一下车就看到了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景象。

  “扶贫攻坚是我们自己的事,群众参与投工投劳的积极性非常高。”村支部书记彭灵贤介绍,目前村里已经改造加宽村道公路3公里,新建3公里,村道公路桥桥墩、盖梁及桥面板建设已经完成,小微水利、高标准基本农田等项目正加速推进。李仲彬对此表示肯定,当即指出,扶贫开发是群众自己的事,自己的事自己定、自己干,要让他们真正成为扶贫攻坚的主体,这样的扶贫才有生命力,这样才能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产业发展怎么样?”李仲彬关切地询问产业规划实施情况。

  “李书记,安溪潮村产业有点‘杂’,目前我们正在梳理,全村1500亩土地准备搞两个品种,一是广柑,再一个就是李子。另外还准备搞特种水产养殖,群众以土地和劳力入股,搞专业合作社的模式。

  “我现在最担心的是产业。”李仲彬说,只有产业选准了,老百姓才能持续增收。没有产业作支撑,老百姓脱贫致富是一句空话。特别是搞特种水产养殖,一定要论证好,凡是老百姓不愿意的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干。一定要尊重市场规律、尊重老百姓意愿。

  李仲彬强调,扶贫开发一定要整合资源,包括项目、资金、技术的整合,探索一种可复制、可推广的扶贫机制,特别要让老百姓参与到扶贫开发中来,他们是主体,政府更多的是引导、服务,老百姓如期实现脱贫致富,这才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离开安溪潮村,李仲彬先后前往新政镇马桑垭村、光华乡枣山村、度门镇高梯子村、五福镇筏子村调研,每到一处,李仲彬都向当地村干部详细询问村里有多少贫困户,脱贫目标如何规划,今年有多少贫困户能够实现脱贫。当地村干部一一作答,贫困情况清清楚楚,脱贫规划如数家珍,李仲彬对此给予充分肯定,他叮嘱随行的县、乡、村干部,一定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办,这样,我们当基层干部才会赢得群众的支持,才会赢得群众的拥护。

  在光华乡枣子沟村调研时,得知该村通过发展食用菌产业,今年有望全村脱贫,李仲彬非常高兴,他欣然走进村民们的食用菌大棚实地察看,得知村民汤观太、汤联两位食用菌种植大户,已带动20多户农民发展食用菌,并组建了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农民既入股分红,打工又挣得一笔可观的收入,对此,李仲彬十分高兴。他说,我们就是要发挥致富能人的带头引领作用,特别是要引导更多在外创业的成功人士参与扶贫,返乡创业,让大家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