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吹响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18.01.2016  11:03

 

脱贫攻坚按下“快进键

——2014年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安徽全省脱贫人口超过158万人;贫困发生率由4年前的14.7%,下降到7.46%以下;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62元

翻过2015年,迈入2016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胜阶段、脱贫攻坚进入冲刺阶段。

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安徽省委、省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脱贫攻坚交出了一份亮点颇多的答卷:

看规模——2015年超过75万人脱贫,超额完成计划的脱贫任务,实施精准扶贫2年来,全省脱贫人口已超过158万人。

看速度——贫困发生率跟2011年的14.7%相比,降幅超过7.24个百分点,达到历史最低值。

看质量——20个国家重点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8062元,比2011年增长55.2%。水、电、路等基础设施愈加完善,教育、医疗、文化等社会事业明显进步,贫困地区群众收获稳稳的幸福感。

安徽省委、省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近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安徽省把扶贫开发工作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开发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安徽省扶贫开发走在全国前列,在国内首创光伏扶贫,被国务院列为“扶贫十大工程”之一,正在全国推广。省政府确定在未来5年里,安徽省将选择30万个贫困户和1000个贫困村实施光伏扶贫。由于措施精准、效果明显,深受贫困地区干群拥护,去年共为646个村和5512户建设光伏电站。岳西县响肠镇新浒村贫困户秦时运说:“光伏电站年均增收近3000元,持续20多年,简直就是一棵摇钱树。

推倒“漫灌”式扶贫,全面架起“滴管”管道。实现3000个贫困村“第一书记”和驻村扶贫工作队全覆盖,工作队员达10729人。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说,安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举全省之力推进扶贫开发,驻村扶贫工作队建设成效明显,为全国探索扶贫开发新模式积累了经验。

当前,脱贫攻坚的冲锋号已经吹响,但脱贫路并不平坦。安徽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扶贫办主任刘永春说:“脱贫攻坚越往前越艰难,剩下的贫困人口都是难啃的硬骨头。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决不让一个贫困地区、一个贫困群众掉队。

精准发力拔“穷根

——建档立卡“回头看”,确保贫困户一个都不能少;强化扶贫资金用到实处,实施严格问责制;脱贫部署精准发力,因地制宜,不搞“一刀切

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2014年安徽省通过为贫困户建档立卡,最终锁定了484万人。2015年,安徽省又实施建档立卡“回头看”,主要是看帮扶对象准不准,帮扶机制实不实,资金使用准不准,脱贫成效真不真等问题。刘永春说:“把真正的贫困人口弄清楚,把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等搞清楚,才能做到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实现扶真贫、真扶贫。

回头看”中发现了少数地方存在一些问题:已脱贫的没有及时请出去、新致贫的没有及时请进来、扶贫资金成为涉农资金等。亳州市扶贫办副主任李先俊认为,“回头看”能及时纠错,校正目标,让扶贫更加精准发力。

针对“不精准”的现象,逐级签订“回头看”责任状,相关负责人对数据准确性担责。目前,安徽省对贫困户实施动态化管理,贫困户能进能出,彻底改变了以往“只进不出”的弊端。潜山县水吼镇梅寨村村民梅贞红说:“家里出现变故,今年元旦刚被政府纳入贫困户名单。

为确保扶贫资金用到刀刃上,省财政厅、省监察厅、省审计厅、省扶贫办联合开展专项检查。近日,省纪委、省监察厅专门下文,实施严格问责,防止扶贫资金“跑、冒、滴、漏”,让每一分钱都落到实处。利辛县扶贫办主任陈华认为,通过建立制度的笼子,扶贫资金的使用才会安全、有效。

实现了贫困底数和扶贫资金的精准,还需要扶贫方略的精准。只有“号准脉”,开对“药方子”,才能拔掉“穷根子”。安徽省在脱贫攻坚战略部署上用 “五个一批”“六个精准”的精神谋划脱贫对策,确保脱贫实效。对此,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农村处处长张延明认为,皖北和大别山片区情况差异大,不能都照一个模式去做,而要因地制宜,探索多渠道、多元化的精准扶贫新路径。

压实责任竞“摘帽

——逐级签订军令状,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实行“一票否决”;正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上下同心促攻坚的良好局面

新年伊始,全省上下正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向贫困发起总攻。按照相关部署,省委、省政府对全省扶贫开发负总责,市级党政主要负责人是本区域内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负直接责任,县级党委和政府是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是第一负责人,负直接责任。刘永春说:“有了责任,就有了目标,就有了动力。

勇于打破常规,创新扶贫管理。安徽省出台规定,脱贫攻坚期内,对表现优秀、符合条件的贫困县县级领导可以就地提级、有计划地选派厅局级后备干部到贫困县挂职任职等。省政府办公厅挂职金寨县副县长的张文说:“现在挂职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整天要为如何脱贫四处奔波。

对于3000个贫困村 “第一书记”来说,完成不了既定的脱贫任务,就会继续驻村帮扶,直到最后一个贫困户“摘帽”。省地税局驻九龙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杨传杰说:“只有带着感情驻村,才会有无穷的干劲。

层层签订脱贫军令状,扶贫实效与干部升降挂钩,树立地方“像抓发展一样抓扶贫”的意识。 2015年11月底,省委、省政府与中央签订 《脱贫攻坚责任书》;同年12月,省委、省政府与15个有扶贫开发任务的市党政主要负责人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随后,15个市又逐级签订责任状。刘永春认为,县一级作为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乡村作为真正的战壕,有了军令状就能力促实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安徽省以最严格的考核督查把导向立起来、让规矩严起来。对未能完成年度扶贫开发目标任务的实行 “一票否决”,对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进行约谈,其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不予评先评优,3年内不得提拔、重用或调离;对弄虚作假搞“数字脱贫”的,严肃追究责任。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东海认为,扶贫干部不想“挨板子”,就要努力“摘帽子”。正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上下同心促攻坚的良好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