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 12.65万人脱贫是如何做到的?
虽然还住在废弃猪圈上搭的简易棚里,但西充县槐树镇凤凰村78岁的村民蒲守伟“一点都不慌”:过去两年时间,他和家人养殖林苑土鸡挣了20多万元,除了还债,余钱都用于扩大鸡场规模了。“今年计划出栏土鸡3万只以上,赚30万元应该没问题。”蒲守伟底气十足地说。谁曾想到,通过精准扶贫,3年前还“穷得叮当响”的他,如今摇身一变成了精明的农场主。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南充是传统的农业大市,贫困人口占全市农村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占全省贫困总人口的十分之一。决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掉队,是市委、市政府的使命与担当,更是南充干部努力的目标。
五轮识别精准锁定因地制宜因户施策
“精准扶贫,首先得摸清家底。既不能把不符合贫困标准的人员纳入扶贫范围,更不能遗漏真正需要帮扶的贫困群众。”市扶贫和移民工作局局长向贵瑜告诉记者,南充在全市范围内将2014年底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了五轮识别,市、县(市、区)、乡(镇)、村逐级签订精准识别承诺书,锁定贫困村1290个、贫困户15.2万户、贫困人口45.13万人。
家底摸清了,结对帮扶的人也一 一到位。如今全市共有1554名机关干部奔波在各个贫困村,其中1290人在建档立卡贫困村,全部实现了部门单位对口联系,18.9万户贫困户都有了对口帮扶干部。
高怀光在蓬安县杨家镇民政所工作近10年,从2014年10月起,他有新“头衔”———扶岭村驻村帮扶工作组组长。
要脱贫,首先要找到贫困的根子在哪里。工作组在逐一走访扶岭村40户贫困户后,将修路作为头等大事。去年春节前,就组织村民修筑3.6公里通村道路。此外,针对各户不同致贫原因,逐一制定帮扶措施,帮助村民建房、养羊、养猪。
因地制宜、因户施策进行精准扶贫,成为南充打响新一轮脱贫攻坚战的“法宝”。南充按照方案到年、规划到村、措施到户的原则,制定出台14个专项扶贫规划,针对贫困村、贫困户实际情况,逐村逐户制定了差异化、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做到了“一村一策、一户一策、精准施策”。
为了发挥行业的优势,从去年10月开始,全市农牧业系统也派出了1290名农业技术人员、农业专家,深入全市129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开展“一对一”技术扶贫行动。主要任务包括:协助贫困村编制一个农业产业扶贫规划;积极推广一批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帮助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户;指导培育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助推发展一个主导产业。
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12.65万人实现脱贫
为贫困群体、贫困地区找到合适的产业,通过发展产业让贫困户有长远稳定的收入来源,是脱贫攻坚的关键。
近年来,西充县槐树镇以该县实施产业扶贫工作为契机,发挥小家禽资源优势,采用“政府带大户、大户带小户,一社联百人、一会联十村”的“两带两联”发展模式,推动形成了十村规模连片发展的小家禽产业发展格局。截至目前,全镇流转山林面积2万余亩,年出栏小家禽100余万只,创建“槐树禽蛋”等全省著名商标,实现经济效益6500万元。带动110户贫困户、296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致富。
蒲守伟是槐树镇脱贫群众中的典型代表之一。他家因妻常年患病等,负债一度多达30余万元。2014年,在镇、村的关心支持下,他们一家加入了槐树镇林苑土鸡养殖合作社,养殖槐树土鸡,当年出栏土鸡5000只,盈利7.5万元。2015年,尝到甜头的蒲守伟贷款和借款,承包山林500余亩、耕地60余亩,扩大养殖规模,全年出栏土鸡1.5万余只,盈利15万元。同时,成立了凤凰村槐佳种养殖专合社,今年计划出栏土鸡3万只以上,预计盈利30万元,一举实现脱贫。
记者了解到,像凤凰村这样通过精准扶贫让老百姓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转变的例子不在少数。
“精准扶贫,政府的定位应该是建好基础设施,将贫困群众向致富路上引,实现从‘输血’式扶贫到‘造血’式扶贫的转变,而不是大包大揽。”向贵瑜告诉记者,去年以来,全市农村贫困地区围绕生猪、蚕茧、果蔬、速丰林、粮油等五大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发展专合组织、产业协会,积极培育业主大户、养殖小区、规模养殖场,增强产业发展带动能力,新建特色产业基地15万亩,培育专合组织626个、种养大户1万余户;为了提升群众的脱贫能力,去年以来,全市通过集中培训、技术指导、专题讲座等方式,培训农民12万多人次,8万多农村劳动力分别掌握1至2门农业实用技术,6.4万农村群众实现转移就业。
立下“愚公之志”,扶贫路上打出组合拳。去年全年,全市投入各类扶贫资金30亿余元,覆盖贫困村和非贫困村共计2016个,全市共减少贫困人口12.65万人, 全面完成了省上下达的各项指标任务。
发展产业创新机制今年力争11.8万人脱贫
“脱贫攻坚,摸清家底是前提,发展产业是基础,创新机制是关键。”向贵瑜说。西充县槐树镇“两带两联”发展模式,从根本上解决了“如何培育优势产业”的问题。
2012年,槐树镇党委在该镇谢家店村选取了理念新、干劲足、有一定基础的5户贫困养殖户作为重点扶持对象,开展规范化养殖试点,通过3年发展,全镇扶持壮大年出栏万只以上规模养殖户47户,依靠养殖大户打响了“槐树土鸡”的名声,小家禽产业成为全镇的主导产业。同时将养殖大户与发展能力较弱的贫困户捆绑为紧密型的利益共同体,形成良性的利益联结机制。
此外,为规范养殖市场管理,增强市场竞争力,镇党委将贫困群众、养殖散户等组织起来,率先在谢家店村成立了以村为单位的专业合作社,并在镇上成立了“林苑合作总社”,通过“五统一”(即:统一采购物资,统一防疫,统一保险,统一技术培训和养殖标准,统一销售)管理模式,实现了产业规范有序发展。
在此基础上,该镇又成立槐树镇禽蛋协会,吸纳了周边10个村近100个组的养殖户加入合作社及协会,形成了集种苗培育、养殖、销售、管理等于一体的养殖产业链。通过协会搭建平台、实行内部规范管理、负责市场经营。实现一会联十村,解决“如何形成规模效益”的问题。此外,林苑合作总社统一给社员买了保险,社员自己出0.1元保险,政府补贴0.4元,这样即便遇到风险,也有保险兜底。
高坪区擦耳镇以“一村一品、一户一业”为目标,大力发展增收致富产业。鼓励群众发展庭院经济,同时着力推行“特色型党支部+专合组织+示范型党员户+农户”模式,全镇流转土地近1万亩,受益群众达4000余人。
“各地有特色脱贫小方案,全市也有大的方案。今年,我市将分类细化14个专项脱贫实施方案,确保全年实现11.8万贫困人口脱贫,让南充扶贫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向贵瑜说。(南充日报 记者 易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