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企改革大幕即将开启 80%国资将集中在重点行业

14.05.2014  11:09

    近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拟定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意见》提出,力争到2020年,80%的国有资本将集中在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等目标。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酝酿已久的四川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即将开启,本轮国企改革跟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特点?将给四川国企带来哪些新改变?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过程中将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四川在线记者为此专访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相关专家予以深度解读。

     亮点一:80%国资将集中在重点行业

    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我省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等目标。届时 ,80%的国有资本将集中在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知名品牌的国内一流企业和国际化公司。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我们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对每一项改革任务进行具体细化,制订详细的改革方案和工作计划,实行目标倒逼、任务倒逼、时间倒逼,以改革成效来回应群众期待。

    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目前大多数四川国企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遗留下来的只需要完善。现在的关键是形式已经有了,就剩下完善的问题。比如,国有公司的法人治理、选聘制度、国有资本的证券化这些方面的完善。

     亮点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意见》指出,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深化包括集团层面在内的各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我省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首先将根据国有企业功能分类,确定合适的引进非国有资本的股权比例。建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项目库, 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另外,不定期举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推介会,向社会广泛发布信息。最初将选定2户省属企业集团层面试点,二级及以下各层级企业全面推进混合所有制。同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上市,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共同投资我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功能作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市场机制原则,引入非国有资本,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化、制度化、常态化。

    我省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式,从全国其它省份已公布的深化国企改革的意见来看,总体上是一致的。我们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形成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推进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了以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合作等方式引进各类投资者的进场交易制度,形成了依法规范、公开透明引进混合所有制的机制;二是推动了西南联交所的规范发展,使之成为全国唯一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三是将西南联交所作为我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的信息发布平台,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信息集聚、传导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属国有企业中推出一批项目,作为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非公经济主体进行战略合作。同时,通过积极制定具体规则和程序,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细则,保证其在制度和法律框架下规范运作。

     亮点三:重点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重组

    在加快企业重组方面,《意见》提出,支持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医药化工、 建筑地产、商业、旅游等领域的企业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培育一批品牌优、效益好、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国资委成立近10年来,省属企业经营规模总体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有资本的布局还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尽完善,机制与内在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任务重,这些问题的解 决都需要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从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

     亮点四:国企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

    在实施分类管理常态化方面,《意见》要求,合理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根据我省企业实际,将国有企业原则上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类型。功能性国有企业是指主要承 担政府战略任务、重大专项任务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竞争性国有企业是指以市场化为导向,主要提供竞争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根据国有资产布局结构和企业发展战略调整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动态调整国有企业分类。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意见》中有一些创新性举措,比如提出分类管理常态化,把企业分为功能性和竞争性两类。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考虑目前我省国资监管没有充分考虑不 同国企的功能定位差异、行业差异、企业差异、国内国际差异等,存在“一刀切”的问题,影响了企业的发展。因此,探索对不同功能定位的国有企业实施分类管理,提高监管的 针对性和有效性显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借鉴国务院国资委分类管理的初步设想和新加坡淡马锡有关分类管理的做法,根据全省国有企业实际,绝大部分企业属于竞争性企业,可以只划分竞争类企业,但是考虑到一部分企业还存在政策性或是提供重要公共产品职能,所以在《意见》中我们将国有企业划分为功能性、竞争性两种类型。功能性国有企业主要是指承担政府战略任务、重大专项任务或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企业,以实现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兼顾经济效益。竞争性国有企业主要是指以市场化为导向,提供竞争性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主要目标,兼顾社会效益。

    有些企业的业务既有竞争性的,也有功能性的,但会按照企业主营业务来进行分类。同时,在这两大类的基础上,对每一类需要进行必要的细分,比如在竞争类里面,有涉及到实体经营的,也有应用科研类的,在制定它们的考核目标的时候应该也有所区别。具体的企业分类工作,省国资委正在进行研究,预计年内将完成该项工作。同时,企业的分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会按照国资布局结构和企业发展战略调整以及企业不同发展阶段,动态调整企业分类。针对不同类型的国有企业,省国资委将分别从领导人员配置、薪酬管理、 业绩考核、目标责任、监管重点等多方面设置不同的标准、方法和要求,实行分类监管。

     亮点五:3年时间完成全省国企业改造

    在推进产权结构多元化方面,《意见》要求,用3年时间全面完成全省国有企业的公司制改造,大力推进股份制改革,二、三级国有企业原则上都实行股权多元化。

    同时,根据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确定合适的国有股权比例。对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提供公共产品、公共服务等涉及重要民生的企业,国有资本保持独资或绝对控股;对涉及重大基础设施、重要矿产资源的企业及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重要骨干企业,国有资本可以保持相对控股;其他国有股权可以根据市场竞争和发展情况,按照市场规则有序进退、合理流动。

    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本轮国企改革,国有资本要进行大量整合,未来竞争性的企业都要减少,资本规模也要减少,规模的比例要下降。国有企业中功能性的企业要增加,竞争性的国企要向功能性企业过渡。

     亮点六:竞争性国企董事会实行外大于内

    在促进治理结构规范化方面,《意见》提出,规范董事会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落实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除总经理外,其他经理层成员一般不进入董事会。竞争性企业实行外大于内的董事会结构,董事长和总经理原则上分设,党委书记一般由董事长兼任。功能性企业原则上董事长为法定代表人,经法定程序可兼任总经理,党委书记可单设。积极推行财务总监外派制度,探索实行首席财务官制度。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在促进治理结构规范化方面,提出要规范董事会的制度建设和运行机制,按照公司法和企业章程的规定落实董事会在重大决策、薪酬考核、选人用人等方面的职权。同时,进一步完善监事会内设外派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监事会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省国资委已经牵头制定了全面落实董事会选人用人职权改革专项方案, 明确了改革目标和阶段性任务:全面推进规范的董事会建设,2014年启动和完成部分企业董事会选聘管理经理层改革和规范董事会建设;全面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通过分阶段推动实施,实现竞争类企业经理层全部由董事会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功能类企业新选任经理层由董事会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逐步提高功能类企业经理层成员由企业董事会市场化选聘、契约化管理的比例。

     亮点七 国企经理人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

    在推行选人用人市场化方面,《意见》提出,建立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制度,加大市场化选聘力度,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竞争性国有企业对新选任企业经理层人员(包括总经理在内)原则上都实行市场化选聘;功能性国有企业应逐步提高企业经理层人员的市场化选聘比例。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目前,我省国有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的市场化选聘比例不高,选人视野不够宽,导致高层次专业管理人才不足,队伍活力也有待增强,制约了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迫切需要积极推进市场化选聘工作。过去国有企业的公开招聘,是面向市场公开选拔,但选聘进来后还是采用传统方式进行管理,是“半市场化”。针对这个问题,《意见》明确提出对经理层人员实行市场化选聘的同时,建立以聘任制、任期制和经营目标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制度,推行契约化管理。这是市场化选聘的关键,即身份的市场化 ,以合同约定和业绩情况决定薪酬和去留,真正形成薪酬能高能低、职务能上能下的机制,从选聘到管理均实现了彻底市场化,这与过去的公开招聘有很大的不同。(记者 冷宏伟 龚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