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国企改革大幕将开启 80%国资集中在重点行业

13.05.2014  18:33

  四川在线消息 (四川在线记者 冷宏伟 龚琼)近日,省委省政府下发《关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促进发展的意见》,拟定新一轮国企改革的“路线图”。《意见》提出,力争 到2020年,80%的国有资本将集中在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 元化等目标。

  《意见》的出台,意味着酝酿已久的四川新一轮国企改革大幕即将开启,本轮国企改革跟以往相比有哪些新特点?将给四川国企带来哪些新改变?在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过程中将给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带来哪些新机遇?四川在线记者为此专访了国资委相关负责人、相关专家予以深度解读。

   亮点一:80%国资将集中在重点行业

  意见》指出,力争到2020年,我省实现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现代企业制度不断完善,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国有资产监管体制进一步健全等目标。届时 ,80%的国有资本将集中在公共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行业和关键领域。培育一批具有较强自主创新能力、拥有知名品牌的国内一流企业和国际化公司。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我们已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和要求,对每一项改革任务进行具体细化,制订详细的改革方案和工作计划,实行目标倒逼、任务倒逼、时间倒逼,以改 革成效来回应群众期待。

  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目前大多数四川国企已经完成公司制改造,遗留下来的只需要完善。现在的关键是形式已经有了,就剩下完善的问题。比如,国有公司的法人治理、选 聘制度、国有资本的证券化这些方面的完善。

   亮点二: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

  《意见》指出,产权多元化取得新突破。深化包括集团层面在内的各级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革,优化国有企业股权结构,具备条件的企业实现整体改制上市或主营业务上市。积 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引入非公有制经济依法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国资委相关负责人:我省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首先将根据国有企业功能分类,确定合适的引进非国有资本的股权比例。建立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项目库, 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另外,不定期举办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推介会,向社会广泛发布信息。最初将选定2户省属企业集团层面试点,二级及以下各层级企业全面推进混 合所有制。同时加快推进国有企业上市,积极引入非国有资本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增发股票。支持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共同设立股权投资基金,参与国有 企业改制重组,共同投资我省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功能作用,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和市场机制原则,引入非国有资本,促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 济的市场化、制度化、常态化。

  我省推进国有企业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方式,从全国其它省份已公布的深化国企改革的意见来看,总体上是一致的。我们的特点是: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的作用,形成了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的市场化、制度化、常态化的推进机制。主要体现在:一是建立了以产权转让、增资扩股、合作等方式引进各类投资者的进场交易制度,形成了依法规范、公 开透明引进混合所有制的机制;二是推动了西南联交所的规范发展,使之成为全国唯一的区域性产权交易市场;三是将西南联交所作为我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项目的信息发布平 台,充分发挥产权交易市场信息集聚、传导功能。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属国有企业中推出一批项目,作为第一批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非公经济主体进行战略合作。同时,通过积极制定具体规则和程序,探索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实施细 则,保证其在制度和法律框架下规范运作。

   亮点三:重点推进交通运输等领域重组

  在加快企业重组方面,《意见》提出,支持产业相近、行业相关、主业相同的国有企业通过合并、划转、并购等多种方式进行重组,重点推进交通运输、能源水利、医药化工、 建筑地产、商业、旅游等领域的企业重组,减少数量,提高质量,培育一批品牌优、效益好、行业领先的大企业大集团。

  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国资委成立近10年来,省属企业经营规模总体上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扩张,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尤其在基础设施、能源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国有资 本的布局还有许多需要优化的地方,现代企业制度、法人治理结构还不尽完善,机制与内在活力不够、竞争力不强、盈利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任务重,这些问题的解 决都需要通过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从体制机制的建立健全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