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水:精准扶贫助农致富奔小康

15.12.2015  10:54

 

    阿坝州黑水县,作为革命老区、地震灾区、贫困山区,是“老、少、边、穷”的代表之一。1994年以来,该县三次被评定为国家级扶贫连片开发重点县。2014年,在精准扶贫识别过程中,确定黑水县有贫困村64个,分布于全县16个乡镇,85%的贫困村分布在海拔2800米以上的高半山。扶贫,对于黑水县来说,真是一场攻坚战,这一战怎样才能打得漂亮?黑水县委、县政府一班人用他们真心、实干和智慧给出了正确的答案。

    开扶贫开发工作会

    全面激发脱贫活力

    今年5月,黑水县召开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总结扶贫开发工作,会议认为,一是致力于基础扶贫,脱贫基础得到全面夯实;二是致力于产业扶贫,脱贫支柱得到全面培育;三是致力于精准扶贫,脱贫后劲得到全面激发;四是致力于能力脱贫,脱贫观念得到全面深化;五是致力于保障扶贫,脱贫活力得到全面激发。

    记者日前获悉,在黑水县新近编制的《黑水县“十三五”扶贫专项规划》中,就如何让贫困地区的老百姓彻底脱贫,该规划就有详细阐述。以产业扶贫为例,该县将实施“三三二”万亩工程,即建立生态蔬菜、特色水果3万亩基地、早实核桃3万亩基地、道地药材2万亩基地;发展“两个10万、一个2万”生态畜牧产业,即凤尾藏鸡、藏香猪养殖常年稳定在10万只和10万头以上,黑水蜂养殖稳定在2万群以上,构建“以点线为串联”支撑立体农业发展的沟域特色体系,实现产业扶贫深入推进。

    干部驻村扶贫帮扶

    确保群众脱“穷帽

    为限时保量按时脱下“贫困帽”,达到全县群众在2020年和全国同步小康水平,今年8月,黑水县选派64名优秀干部,作为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下派到64个贫困村,进行驻村扶贫帮扶工作,了解贫困原因,商讨致富路子。

    “目前牙窝村‘五个一批’绝对贫困户有5户13人,致贫原因复杂,而牙窝又处在高半山,山高路远,如何让他们脱贫,是我一直在思考和正在做的事情。”格让磋是黑水县麻窝乡牙窝村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他身上随时带着一个笔记本,上面记录着该村贫困户的名字,年龄、文化程度、劳动能力、是否参加社保等一系列情况问题。格让磋说,这些记录,他都汇总在办公电脑上,分门别类的建立了贫困户的人口构成、生产资料、收入等的详细情况。

    贫困户他四甲告诉记者,他家里有5口人,家庭主要劳动力就是他和女婿。由于妻子及女儿体弱多病,家里的收入基本只够她们看病。在乡党委、乡政府的帮助下,他四甲去年种植中药材2.1亩,今年又增种0.5亩。“农技人员多次到我家指导大黄种植,还给我们免费发放了地膜。按照目前市场价格,每斤干大黄可以卖8元多,1亩地大概有接近3万元的收入。

    牙窝村地处高半山,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这两年,在党的惠民政策照耀下,牙窝村村民的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去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799元。

    “现在牙窝村新增青脆李400亩,大黄100亩,养了200余头藏香猪,这些都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产业,当地群众干劲一下就足了。”据麻窝乡副乡长陈善凤介绍,该乡严格按照黑水县“两公示一公告”流程展开精准识别工作,标识出贫困村4个,贫困户149户519人。

    牙窝村只是该县精准扶贫工作的一个缩影。扶贫工作的持续推动,使得该县贫困群众及贫困发生率大幅下降,自2011年以来,该县贫困人口从18154人减少到去年底的8798人,精确减贫9356人,贫困发生率从36.45%下降到了18.98%。

    专题培训先“扶智

    产业扶贫为”造血“

    黑水人清楚:贫困不应该是未来的常态,精准扶贫跟很多人有关,扶贫一定先“扶智”。12月4日,黑水县精准扶贫专题培训班拉开序幕。包括各乡镇“第一书记”在内的共331人接受培训,并特意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商学院院长吴秀敏等专家教授,在精准扶贫、产业扶贫等具体问题上进行阐述讲解。自精准扶贫在该县实施以来,如此大规模的专题培训尚属首次。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的重点县,黑水县在中央“五个一批”(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的基础上,扩展到“八个一批”,增加了实施灾后重建致富一批、实施党建扶贫帮扶一批、实施外出人员就业致富一批。

    一组数据告诉我们,该县今年生态蔬菜播面达2.01万亩(标准化播面4000亩),产量3.5万吨;新植果树13.1万株1900亩,特色水果保有面积已达3000亩,产量920吨;色湾藏香猪、黑水凤尾鸡、黑水中蜂、獭兔养殖规模分别达到10.2万头、15.1万只、2.1万群、5.8万只,同比分别增长25.92%、45.19%、87.5%、60.91%。

    近日,黑水县有关人士告诉记者,黑水将继续积极发展沟域经济,以教育扶贫、产业扶贫等一系列扶贫工程暖进民心,在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的同时,广大农牧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将得到节节攀升。

    胡伟 四川经济日报记者 庄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