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创建国际赛事名城 未来三年举办67项国际赛事

06.01.2018  20:51

  2017年12月的一个周末,位于金堂县官仓镇龙泉山(金堂)城市森林公园的铁人三项赛场,人头攒动锣鼓喧天,中国·成都第八届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总决赛在这里举行。成都2010年正式启动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此次赛事已经是8年来的第30站了,车迷节从诞生到今天,已经成为成都打造体育赛事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蜚声海内外。

  一项好赛事能更好地服务民生,更能激活一座城市的活力,更好地拓展城市品牌的影响力。成都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目标任务,而创建国际体育赛事名城既是新常态下成都经济社会发展的绝佳选项,也是成都建设西部经济中心、西部文创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的“助推剂”。创建国际体育赛事名城,将推动成都世界文创名城和美丽中国典范城市的建设。

  培育扶植

  创新打造自主品牌赛事

  作为这项赛事的承办方之一,四川老车迷自行车俱乐部这些年一直致力于在成都推广这项赛事。俱乐部总经理杨艳丽告诉记者,经过多年的努力,中国成都自行车车迷健身节已经与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并列为国内两大业余自行车赛事。所不同的是,成都车迷节每年分3—4站在成都的不同区(市)县举行。2015年,赛事首次采用中心城区和远郊区县联合主办的新模式,车迷节也逐渐成为成都深化圈层融合,中心城区和远郊县联合承办的经典赛事。

  包括“车迷节”在内,2017年我市共举办各级各类体育赛事303项次,其中国际比赛19项次,全国比赛达到72项次。以国际赛事为例,2017年国际网联青少年(U18)巡回赛3月率先开拍。随后,成都·迪拜国际杯—温江·迈丹赛马经典赛、中国乒乓球公开赛、FIBA 3X3 U18世界杯篮球赛、ATP250成都公开赛、国际网联青年大师赛、2017世界体育舞蹈节等赛事先后在蓉举行,赛事品质和办赛水平不断提升。

  建设赛事名城,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特色化办赛思路,突出自主品牌赛事的培育扶植和创新打造。首届成都国际马拉松赛历时半年多的紧张筹备于2017年9月23日举行,来自世界各地的2万名跑者参赛,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对赛事进行了现场直播。赛事的成功举办,填补了我市30多年未在主城区举办马拉松赛事的空白,展现了成都良好的城市风貌,彰显了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国家中心城市的信心和实力。随着“成马”的成功举办,我市也初步形成以上半年成都双遗马拉松、下半年成都国际马拉松两项大型马拉松赛事为龙头,双流女子半程马拉松、温江半程马拉松、邛崃“南丝绸之路”马拉松等专题马拉松赛事为补充,一大批社会马拉松赛事为基础的马拉松赛事格局。

  成都还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打造“一带一路”系类品牌赛事,举办了“一带一路”成都国际乒乓球公开赛,并与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国际赛事组织合作,开展了“一带一路”成都——澳网国际大学生网球邀请赛的策划工作,该赛事计划于今年开始举办。FISE世界极限运动巡回赛已连办4年,随着小轮车和滑板项目成功入奥,赛事的竞技性和观赏性显著提升,2017年还首次增加了FIG跑酷表演赛,进一步提升了赛事吸引力。国际网联青年大师赛、“熊猫杯”国际青年足球锦标赛等自创赛事的国际影响力也在不断增强。

  内联外通

  更多重大国际体育赛事落地成都

  能有如此多的体育大赛在成都“落地”,与成都广泛加强与国际体育组织和国家行业协会的联系合作分不开。市体育局竞赛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年成都一直在积极争取国家体育总局、总局相关项目管理中心和所属全国单项协会对成都重大国际体育赛事申办工作的支持;加强同国际乒联、国际网球联合会、澳大利亚网球协会等国际赛事组织的沟通联系,并成功申办了2018年乒乓球女子世界杯赛。即将在家乡开始卫冕之旅的朱雨玲,也为家乡的赛事名城建设摇旗呐喊,“成都是一座非常美丽的城市,每次回到成都参加比赛都让人兴奋,这里不仅有美食、美景,还给了我很多美好的回忆。我也希望成都在今后能够举办更多更高级别的体育赛事,吸引全世界的人都来成都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在成都体育产业峰会上,一部部体育赛事宣传片,不仅对年度国际国内重大体育赛事进行了集中宣传推介,也“更主动”地吸引了社会资本参与办赛。2017年温布尔登网球公开赛期间,一场以“温网成都网球之夜”为主题的特色推广活动在伦敦上演,它有力提升了成都网球赛事和成都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2019年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将在成都举行,利用2017年世界警察和消防员运动会举办的契机,市体育局组织人员赴美国洛杉矶开展了成都城市形象和体育资源的宣传推介工作,与市公安局共同筹备召开了为期一周的世警会成都行政分会,成都繁荣发展的城市面貌、高效的筹备组织能力、优质的体育场馆资源、出色的赛会组织团队赢得了世警会联合会执委的高度赞誉。

  市体育局还与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经济研究中心合作,开展了国际赛事名城专题研究工作,拟定了至2030年的国际赛事名城行动计划,为今后国际赛事名城创建工作提供了行动指南。“必须促进国际赛事名城创建工作的规范化发展。”市体育局竞赛处负责人说,“一方面贯彻落实国家体育总局和四川省体育局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成都体育赛事工作发展实际,研究拟定了《成都市体育赛事管理实施意见》,并召开专题研讨会,广泛征求了市法制办、法律顾问、区(市)县体育行政部门、市级项目管理中心及所属协会,以及社会体育俱乐部和赛事公司的意见建议;另一方面敦促区(市)县体育行政部门和市级单项协会,加快对《成都市体育竞赛裁判员管理实施意见》的落实,保证体育竞赛裁判员队伍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开展。

  赛事平台

  助推绿道和森林公园建设

  自行车车迷健身节期间,从崇州的“最美乡村公路”,到蒲江的“生态新城”,数千名运动员穿越在青山绿水间,成为了一道运动时尚的风景线。对此杨艳丽深有体会,“有自行车骑游的地方自然有美景,这些年当地政府将农业旅游与体育结合起来,推动了当地的基础建设以及经济发展。”绿色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一大特质,赛事名城的打造,也能让广大市民充分享受到城市建设带来的成果。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结合天府绿道建设以及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打造,还要将车迷健身节这个平台用好,服务于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满足市民全民健身的需求,“比如,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将打造山地户外运动区,正在请国家体育总局专家进行规划,搞成全国重要的山地户外运动区,包括滑翔伞、攀岩、自行车、徒步、定向越野等,未来还将修建更多的健身步道和公路自行车道。

  按照规划,成都市将于2035年建成总长16930公里的天府绿道体系,规划中的天府绿道将具有生态保障、慢行交通、休闲旅游、城乡融合、文化创意、体育运动、农业景观、应急避难等多种功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和优美生态环境需求。市体育局邀请专家对绿道体育设施建设出具标准,科学规划天府绿道体育设施体系,根据体育设施配套点位现状配建相应体育设施。据了解,结合天府绿道规划建设,我市从今年开始创办成都天府绿道国际马拉松赛、天府绿道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天府绿道国际徒步大赛和天府绿道国际定向越野赛等一系列赛事,逐步形成天府绿道赛事体系。其中天府绿道系列赛事本月就将正式启动,5月就可以去绿道上跑马拉松了。除国际大赛外,绿道还将承担更多全民健身活动,市体育局正在着手编制绿道健身指南,标明健身点位,规范健身方式,指导市民利用绿道科学健身。

  此外,成都市民关心的天府奥体城项目已确定选址空港新城绛溪南组团,包含三岔湖和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部分区域,总面积约85平方公里。按照“山水城共融”理念,规划形成“核心区、水上运动区、山地运动区”三大奥体功能板块。一旦建成,它将为成都自创、引进更多国际国内体育大赛奠定坚实的“硬件基础”。

  【关注】

  未来三年

  举办67项

  国际赛事

  成都市体育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到,既要积极举办系列大型体育品牌赛事,坚持引进和培育自主知识产权品牌赛事相结合,发展竞赛表演市场,打造国际体育赛事名城;又要全面推进体育文化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广泛开展足球、网球、乒乓球、太极拳、棋类文化等国际、城际交流活动,做到以“运动成都”为主题的成都系列本土体育品牌全国知名。

  按照打造国际赛事名城中期目标,我市体育部门进行了赛事名城的比较研究,制定了未来三年的行动计划。根据这一计划,2018年至2020年我市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将达到67个,其中2018年21个、2019年22个、2020年为24个;力争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50%,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的赛事达40%,重点打造足球、网球、篮球、乒乓球和山地户外运动项目。此外,2021年至2025年成都举办的国际体育赛事将达81个,力争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60%,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45%,重点打造足球、篮球、冰球、游泳、自行车、马拉松、水上运动项目。而从2026年至2030年,国际体育赛事将达到108个,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达75%,具有自主品牌和成都文化特色赛事达50%。届时天府奥体城核心场馆区建成并投入使用,成都将有望争取举办青奥会、亚运会、东亚运动会或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

  与此同时,实施品牌赛事培育工程,包括提档升级现有国际赛事、加强国际重大体育赛事引进以及培育具有成都自主品牌和成都印迹的国际体育赛事,逐步形成“一带一路”系列赛事、天府绿道系列赛事、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系列赛事等。充分利用各区(市)县的自然人文资源,促进国际体育赛事与体验休闲健身消费相结合,努力培育一批有发展前景、可持续运作的体育赛事项目,力争实现“一区一县一品牌”的目标。本报记者 黄一可 摄影 马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