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男随手拍物管拍出一场纠纷 双方发生肢体冲突

28.10.2014  15:46

  成都新都澳洲湾小区一业主用手机拍摄物管人员,双方发生肢体冲突

  微博微信兴起的随手拍,是否侵犯隐私引争议

   什么是随手拍

  一种随手拿起手机、相机拍摄一些不文明的社会现象的社会活动。如今,先进的成像设备和手机的拍摄功能,让人们可随时随地拍摄清晰的照片和视频,并自行发到微信朋友圈或者网络、论坛。

  随手拍短评

  随着网络微博的兴起,特别是网络微视频的出现,“全民皆微”给了“随手拍”一种无限扩张的力量。不管是为了博取眼球引发关注,还是真正的公众爱心传递,在这个信息化的数码时代,“随手拍”者一定要自问一下:我是否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随手拍”这个网络热词从其降生开始,就饱受各方争议。一方面,它作为一种新兴的方式,被网友运用到解救儿童、交警处罚、婚恋相亲等各领域。“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网友将乞讨儿童照片上传至微博,希望家中有孩子失踪的父母能借此信息找到自己被拐的孩子;“随手拍违法”,市民成为“拍客”,用手机和DV大街上记录各类交通违法行为曝光交通乱象;“随手拍解救大龄青年”,大龄青年主动在微博上自我解救,或是随手拍下同事或朋友的信息进行友情推荐。同时,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看到,“随手拍”与生俱来背后还隐藏着许多法律问题。据人民政协报

  昨日上午,新都澳洲湾小区一位业主在办理业主卡升级时,因掏出手机拍摄物管人员,双方发生肢体冲突。经过派出所民警的调解,物管人员向业主道歉。

   事件回放

  业主拍物管视频

  双方发生冲突

  昨日上午10点左右,家住新都区澳洲湾小区的赵琼在乘电梯时发现,电梯无法正常使用。赵琼随即打电话给物管,被告知电梯刚进行了改造,业主要刷卡才能乘坐,因此需要将业主卡拿到物管处进行升级。

  赵琼说,考虑电梯需刷卡乘坐,会带来一些不便,因此她在电话里多问了一句,“为什么要这样做。”而对方称是为了方便管理。“工作人员说话很不耐烦,一下子就把电话挂了。

  感觉受了委屈的赵琼和表妹韩莎一起,到了物管办公室,在办理业主卡升级时,赵琼问起刚才是哪位工作人员挂了电话,并质疑物管的服务态度。

  双方言语交锋,赵琼一气之下说:“我要把你们这种态度拍下来。”然后举起手机,物业的一名女性工作人员同时冲了过来,和她以及表妹发生了肢体冲突。

  事情就此闹大,澳洲湾小区所在辖区的临江派出所民警很快到了现场,协调此事。

   业主:

  觉得物管态度不好

  只是想取证

  赵琼拍摄到的视频,是在双方冲突发生之后、民警赶到前的场景。视频中,一名男性物业工作人员气急败坏地伸手遮挡屏幕,并称“办公区域不要录像,是你们挑事在先。

  当成都商报记者走进这家名为元海物业的物管公司办公室时,工作人员却闭口不谈此事。见记者上前询问,一名工作人员拿起了一台DV机,对记者进行跟踪拍摄。

  成都商报记者随后从临江派出所证实,民警在做笔录时,物业一名女工作人员承认与赵琼及其表妹发生肢体冲突,在协调之后,该工作人员道了歉。

  赵琼也承认,双方先是言语上的争吵,在她提出拍视频后,对方才上前动了手,“拍视频可以说是发生肢体冲突的导火索。”赵琼说,其实拍视频并没有恶意,只是看到物管态度不好,想拍个视频作为证据,“以后如果要提啥子意见,也有个凭证。”对于会不会把视频发到网上并加以评论,赵琼称并没有想到这方面去。

   随手拍调查

  网友:遇到扯皮时

  会录音拍照

  针对这场因手机拍摄视频引发的风波,成都商报记者通过网络征集了部分网友的看法,并对随手拍的现象进行了讨论。

  网友“乱不己”说,现在手机拍照很方便,看到在扫地的清洁工、穿着怪异的路人和一些纠纷,都会不自觉地用手机拍下,发到微信朋友圈,加点评论。

  但也有网友提出担忧,在未经他人同意的情况下,拍摄他人的照片并发到网上,会不会侵犯别人的肖像权和隐私权?

  讨论归讨论,但就赵琼认为物管人员服务态度不好,用手机拍摄取证一事,很多网友表示理解,“遇到扯皮需要第三解决时,没留个证据,到时候啥子都说不清楚。

  不过,拍摄取证是不是侵权,有网友称,“物业在大堂办公,手机拍摄不是侵犯隐私。”但如果拍摄之后自行发到网上,会不会构成侵权以及承担什么责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