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会合作:创新普惠金融助力“三农”创富

20.07.2015  10:58

——邮储银行四川分行“银会合作”模式创新启示录

□卢薇  图片由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提供
        中国经济增速换挡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号角已经吹响!
        古老富饶的天府之国焕发出前所未有的巨大生机与力量!
        当宝贵的金融“雨露”一次次滋润于村镇沃土!
        当绿色的生命符号一次次“贷动”小企业的大未来!
        当创新的基因内核一次次造就气势如虹的前进之路,无不让人想起一个响亮的名字——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四川省分行(下称“邮储银行四川分行”)。
        该行负责人表示,当前,“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中国梦”的重要实现途径,以创业带动就业,以创业促进民富,是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也是金融机构肩负的社会责任。
        为此,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始终敞开助力创新、创业、创富的大门,在全国首开先河,携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下称“省科协”),打造了创新服务“三农”的“银会合作”模式。
金融“活水”到田间  圆了一个农民的创富梦
        2015年7月,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果园村。
        葡萄又熟了。
        串串紫色、绿色、红色的果实缀满枝头,葱葱郁郁的葡萄叶蔓下,50多岁的果农孙德本脸上笑开了花:“种上葡萄以来,我家收入差不多涨了10倍。最近批发商每天来村里收购,最多的一天我卖了10多万元,真是再辛苦也值得了。
        每年夏天的这个时候,成都、重庆甚至更远地区的水果批发商都会蜂拥而至聚集在小小的果园村里,抢着收购品质优良的葡萄等水果。放眼望去,全村集中连片的葡萄种植大棚颇为壮观,当地种植户在棚内现摘现卖、现金结算,家家都备有点钞验钞机,用于在收获季节的频繁交易。在这里,农民日进斗金早已不是故事,而是成为了现实。
        孙德本是果园村土生土长的农民,以前“面朝黄土背朝天”,辛苦种出的粮食却卖不了几个钱。后来村里发起建立了果业专业合作社,每个月科协、农技协的专家还免费到村里教授水果种植技术。看着同村的不少人种葡萄都赚了钱,孙德本也动了心,想承包土地建果园。可问题是,平均搭一亩葡萄棚架就要2-3万元,他的家庭条件有限,创业启动资金根本无从筹措。
        2012年,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在眉山开启“银会合作”试点,孙德本从果园村村支书李永伟那里得知了这个消息,他的心思又活泛起来,准备尝试申请邮储银行的贷款。
        “完全没想到”回忆起最初拿到的那笔贷款,孙德本不自觉提高了音量,激动之情溢于言表,“那时多亏遇到了邮储银行,我很快就拿到了20万元贴息贷款,承包了50亩地,建起了自家的葡萄园。
        由于踏实勤恳、信誉良好,连续3年,孙德本都在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成功续贷。2015年,他的果园面积已翻了一倍,收入也是打着滚地往上升。现在他正计划着向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寻求更多资金帮助,逐步升级大棚等种植技术,并将果园面积拓展到120亩,让个人创富之路越走越宽。
        像孙德本这样的一个个“乡村创富故事”正在四川的田间地头不断上演着。通过“银会合作”,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与省科协深度合作,由基层科协组织筛选推荐优质农业产业和新型经营主体,银行创新产品和服务与之对接,资金和技术整合运用、优势互补,无疑找准了新形势下“三农”金融服务的重点,形成了现代农业加速发展、新型经营主体融资创富、银行普惠金融和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村支书李永伟的话就是很好的佐证:“以前果园村靠种粮食和时令蔬菜,一棵果树都没有,现在葡萄种植面积接近6000亩,年产值达到1.7亿元,村民人均年纯收入从3000多元增加到1.5万元,基本实现了创富致富。
        摆起未来该如何发展的“龙门阵”,果园村的果农们都露出了憨厚而自信的笑容:“以前我们既没得技术也没得钱,协会成立后,帮我们解决了技术问题;再通过协会的搭桥,邮储银行又帮我们解决了‘票子’问题。有邮储银行在,现在我们不差钱,就怕周围的地不够种咯!
银会合作”结硕果  托举一座城镇的创业梦
        “这个是夏黑,这个是红芭拉多,那个是紫地球……这些葡萄都不错,请你品尝一下。”6月30日,站在成都市宽窄巷子内的彭山优质葡萄展示台旁,眉山市彭山区观音镇党委书记邱磊,一边向游客推荐观音葡萄,一边邀请游客品尝。
        当天的推介会也拉开了2015彭山“观音美人指”葡萄旅游节的大幕。在宽窄巷子的活动现场,上千名成都市民品尝了观音葡萄,310余名成都市民预订了500余件网上“快递”葡萄,12个团队确定了前往彭山万亩葡萄园观光旅游和购买葡萄的意向。
        近年来,得益于充裕的金融“活水”灌溉,观音镇通过流转土地、产业结构调整等,已先后发展美人指、红提、巨峰、夏黑、红芭拉多等品种的优质葡萄5000余亩,并带动周边乡镇种植葡萄3万余亩,年产葡萄4万余吨,使以观音镇果园村为中心的彭山葡萄,不仅成为了远近闻名的地方特色农产品,还获得了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无公害农产品等称号。
        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抱团出击,进一步拓展观音葡萄销路、打响彭山葡萄品牌,邱磊带领李永伟等人,借今年葡萄节启动之机,携带10余个早熟葡萄品种,来到成都宽窄巷子进行推广。同时,彭山观音葡萄还开通了网上销售渠道。
        “彭山观音葡萄从最初的仅仅200亩左右发展到现在3万余亩的种植规模,这一过程充满艰辛,多亏了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不计成本地为‘三农’服务。”邱磊认为,一直以来,资本缺位制约着农村发展。而“银会合作”模式突破了信息不对称、风险管理等难点,对缓解“三农”融资难、融资贵做出了有益探索。
        邮储银行眉山市分行负责人详细介绍说,农户小额贷款客户分散、良莠不齐,需要花费大量精力进行甄别筛选。基层农技协、专合社等对农户的诚信度、能力等情况较为了解,经过筛选推荐给银行,解决了银行和农户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降低了信用风险。同时,科协在产、供、销等环节提供技术支持,对农户具有较大约束力。科协协助银行进行贷后管理,对资金挪用、恶意违约的农户取消信贷资格、终止技术指导,“双重约束”降低了农户违约风险。截至目前,“银会合作”贷款尚未出现一笔逾期。
        更重要的是,“银会合作”使得贷款利率有了更大的下调空间,让农民和村镇得到了实利。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执行惠农优惠利率,科协再拿出一部分惠农资金贴息,进一步降低了融资成本。据了解,“银会合作”贷款利率低于其他同类贷款,加上节省了担保费等中间费用,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下一步,我们的葡萄种植基地还要实施技术改造、拓展网络营销、发展冷链冻库、建设葡萄酒庄、开拓田园旅游……”邱磊一口气列出了一连串发展计划,“先进农业产业和现代新农村的蓝图要在这里变为现实,哪一项都离不开银行持续的资金支持。
        考虑到当地日益增长的金融需求,邮储银行四川分行计划在果园村村委会暨文化大院旁投入20余万元,安装几台CRS、POS机等自助设备,大大方便村民的日常支付、转账、存储等,并安排工作人员定点服务,为村民提供业务咨询、贷款申请、保险理财等多样化金融服务,真正做到“人嫌细微,我宁繁琐”、“普之城乡,惠之于民”。
        观音镇只是邮储银行四川分行“银会合作”支持农业现代化的一个缩影。作为省内网点多、覆盖面广、客户数多的全功能大型零售商业银行,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一直坚持创新,坚持服务“三农”、造福地方,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商业可持续发展道路。
        发轫于眉山的“银会合作”模式也多次得到各界赞誉。中国科协多位领导来川实地调研后,高度肯定和认可邮储银行四川分行与省科协在眉山的合作试点,表示将在全国宣传推广“四川模式”;省委农工委负责人表示,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方面都离不开邮储银行的金融服务,将支持邮储银行把服务“三农”工作持续深入地开展下去;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行长吕家进指出,随着当前传统农业加速向规模化、集约化的现代农业升级,传统金融服务满足不了新型经营主体不断涌现所催生的融资需求,为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邮储银行将继续践行普惠金融理念,继续在产品和服务上进行大力创新,为他们量身定做金融产品,帮助更多农户实现创富梦想。
富民兴川惠百姓  勾勒一家银行的创新梦
财富之城,成功之都”,四川省会城市成都的宣传语并未夸大。
        这里,是创造财富和希望的地方;
        这里,每天都诞生着奇迹与梦想!
        坐落于此的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既是见证者,更是参与者。
        为更好服务民生、服务“三农”,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始终将“三农”金融服务放在发展与改革的重要战略位置,按照突出重点领域、突出重点地区、突出地方特色、突出农业现代化与城镇化相结合的总体思路,积极探索城乡一体化的金融服务模式。并通过成立“三农”金融部,依靠“专门机构+专业团队”,发挥网点、资金、技术等方面的独特优势,以产品与服务创新不断提升“三农”金融服务水平。
        由于服务网点的76%以上分布在县域地区,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具有为“三农”提供金融服务的天然基础和比较优势。但该行并未止步于此,而是进一步延伸城乡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抢抓“互联网+”风口,着力构建了“物理网点+电子渠道+流动服务”平台,打造了包括CRS、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话银行、微信银行等在内的多样化电子金融服务渠道,持续加大县及县以下农村地区CRS、商易通和流动金融服务车等投放,使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一样的金融便利,做到“政府满意、商户乐意、农户如意”。
        依托联通城乡的网络优势和通畅迅达的技术优势,除“银会合作”模式外,邮储银行四川分行还先后推出代发种粮农民补贴、退耕还林款等10多项惠农服务,有效缓解了惠农补贴资金发放环节多、形式复杂、成本高等问题;为解决广大农民“养老难”、“看病难”问题,推出了以预约挂号功能的绿卡通“华西健康卡”;积极投身“新农保”、“新农合”金融服务,保障政府惠民工程落实到位;为解决农民工携带大量现金返乡时存在的资金风险隐患,在县及县以下所有营业网点均开通了农民工银行卡特色服务;在全省范围内开展大规模的“送贷下乡、送贷到户”活动;加强农村地区信用体系建设,评选信用村镇和信用农户,推动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
        “屹立于经济‘新常态’的时代潮头,承载着一方城乡居民的殷殷期望,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正逐步实现从‘普惠金融事业的先行者’向‘普惠金融事业的推动者和引领者’的转变。”该行负责人表示,“2015年,是邮储银行四川分行改革发展至关重要的一年,是我们实现‘建设大型商业银行’目标的紧要之年,也是深化普惠金融发展战略的关键之年。在宏观经济迎来‘三期叠加’的背景下,我们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面对四川银行业发展的新局面,在‘中国梦’四川篇章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科协达成战略合作
银会合作”从四川走向全国
        2015年5月11日,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与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合作框架协议书签约仪式在北京举行。
        根据协议,双方将充分利用各自资源,在全国范围内通力合作,搭建“银会合作”平台。以服务“三农”、服务中小微企业为重点领域,以“中国科协创新驱动助力示范市”为重点区域,围绕农技协、企业科协推动双方合作,并逐步将乡镇科协、街道科协、高校科协组织纳入合作范围,发挥邮储银行资金及网络优势,共同促进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带动社会经济发展。
        签约仪式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董事长李国华表示,此次与中国科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双方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服务“三农”的要求,践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的探索。“科技+金融”联合支农模式,既有利于为广大农户、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有效解决生产经营过程中“贷款难”的问题,又有利于带动更多的农户、小微企业提高科学文化素养,掌握生产技术,是一次强强联手,优势互补,共同增强农户创富致富的能力。
        截至2014年末,邮储银行涉农贷款余额达到5902亿元,较2009年增长约14倍,且近5年年均增幅为68.99%。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负责人称,中国科协多年致力于推进科技事业发展,积极实施科技兴农。中国科协实施创新驱动助力工程,支持万众创新。与邮储银行此次合作,将利用基层协会数量多、分布广、辐射性强的特点,为基层农技协、企业科协会员搭建金融对接平台,使金融资本流向更加精准。金融与科技支持双管齐下,双方将不断探索合作的方式,促进百姓创富致富。
        据悉,2012年起邮储银行四川省眉山市分行与眉山市科协进行了“银会合作”的探索,通过深入行业协会调研,不仅因地制宜进行产品创新,对全市农技协中涉及生猪养殖、水产养殖、家禽养殖、蔬菜种植、水果种植和中药材种植等行业的会员及农户开办“银会合作”小额贷款。同时,双方合作建立了12个“银会合作”宣传栏、1个省级“科普示范基地”、1个“服务三农示范基地”,“银会合作”支农服务品牌深入当地农户心中,并且得到当地政府的认可。眉山市政府将眉山市科普惠农财政奖补资金变更为“银会合作”小额贷款贴息,并将资金提高至100万元,实现“以小贴息撬动大融资”。
        为了扩大“银会合作”的合作范围,推广成熟经验,2014年初,省科协与邮储银行四川省分行在眉山联合召开了全省“银会合作”推进会,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书。根据协议,省科协与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将利用各自有效资源,在全省范围内通力合作,搭建合作平台,助推全省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同时,省科协择优推荐一批实力雄厚、运营良好的农技协,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及各分支机构为其提供融资、理财、代发等全方位金融服务。2014年向全省农技协会员及其所带动的农户授信金额不低于20亿元,此后逐年增加,年均增幅比例不低于10%。
        2014年,邮储银行四川分行各市州分行均与地方科协进行接洽,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2015年,省科协又为“银会合作”贷款客户提供了300万元贴息资金。
        目前,邮储银行广东、江苏等分行也与当地科协、农技协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通过“银会合作”平台累计发放小额贷款近7亿元。截至2015年6月末,邮储银行小额贷款业务已累计放款超过1万亿元,有效解决了860多万户农户的经营资金短缺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