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 有效促进农业转型农民增收

22.12.2015  11:26

 

 

美丽新村

近年来,仁寿县抢抓天府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以农为主、统筹城乡,全力实施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按照宜业宜居宜游和“全域产业化、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成都农产品配送基地和农业休闲旅游目的地,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1年—2014年,仁寿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36元增加到9870元,年均增长率达11.1%,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在全县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展特色产业

 

丰富名特优新产品

 

近年来,仁寿县围绕“粮、猪、果、蔬、鱼、花”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财政奖励扶持、项目打捆支持,重点扶持了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农业名特优新产品。

 

截至目前,全县重点建成了眉山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2个农业园区和珠嘉粮食、清水花卉、文宫枇杷、方家花椒、新店清见、曹家梨子、龙桥蔬菜、彰加核桃、中岗脆桃、大化生猪、河口不知火、高家山地养殖等12个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6个、专业村210个,全县都市近郊型现代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仁寿县粮食生产、特色水果产业和畜牧业等产业发展在全省领先。依托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基地,大力推行“三熟制轮作”和“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基地已实现旱地“千公斤粮五千元钱”和稻田“千公斤粮万元钱”目标,连续11年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6年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荣誉称号。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65.5万亩,年产量49.5万吨,产值20.5亿元,先后获得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清见之乡”、“中国优质柑桔(不知火)之乡”等称号。

 

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仁寿县通过深入实施“以农为主”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全县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推进生产集约化。建立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乡镇流转服务站、村流转信息员“三级服务网络”,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土地要素向生产能手、种养殖户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35.9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1%,农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近年来,仁寿县抢抓天府新区建设重大机遇,围绕以农为主、统筹城乡,全力实施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发展战略,按照宜业宜居宜游和“全域产业化、全域景区化、全域生态化”的发展思路,加快建设成都农产品配送基地和农业休闲旅游目的地,促进了农业转型升级和农民持续增收。

 

2011年—2014年,仁寿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6836元增加到9870元,年均增长率达11.1%,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在全县农业转型和农民增收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发展特色产业

 

丰富名特优新产品

 

近年来,仁寿县围绕“粮、猪、果、蔬、鱼、花”等特色优势产业,加大新品种引进、新技术推广、财政奖励扶持、项目打捆支持,重点扶持了一批特色产业,打造了一批农业名特优新产品。

 

截至目前,全县重点建成了眉山天府花海观光农业园区、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园区2个农业园区和珠嘉粮食、清水花卉、文宫枇杷、方家花椒、新店清见、曹家梨子、龙桥蔬菜、彰加核桃、中岗脆桃、大化生猪、河口不知火、高家山地养殖等12个万亩特色产业基地,建成“一村一品”专业乡镇16个、专业村210个,全县都市近郊型现代特色产业得到快速发展。

 

在此背景下,仁寿县粮食生产、特色水果产业和畜牧业等产业发展在全省领先。依托四川省现代粮食产业(仁寿)示范基地,大力推行“三熟制轮作”和“粮经复合型”种植模式,基地已实现旱地“千公斤粮五千元钱”和稻田“千公斤粮万元钱”目标,连续11年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连续6年被省政府授予“四川省粮食生产丰收杯”荣誉称号。全县水果种植面积达65.5万亩,年产量49.5万吨,产值20.5亿元,先后获得中国优质果品基地重点县、“中国枇杷之乡”、“中国清见之乡”、“中国优质柑桔(不知火)之乡”等称号。

 

转变发展方式

 

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

 

仁寿县通过深入实施“以农为主”发展战略,加快转变农业经营方式,促进全县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推进生产集约化。建立县农村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乡镇流转服务站、村流转信息员“三级服务网络”,有序推进土地流转,促进农业土地要素向生产能手、种养殖户大户集中,发展适度规模农业。截至目前,全县土地流转面积达35.9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0.1%,农业集约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推进业态多元化。围绕枇杷等特色产业,通过项目资金扶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推进返乡创业等措施,培育现代农业业主、家庭农场、农民专合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2870户,带动31.5万户农户从事都市近郊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

 

创新金融服务,通过“仁寿京农贷”向全县30户枇杷种植大户发放全国首笔农村无抵押贷款近100万元,有效解决了农业经营主体生产环节的季节性信贷需求。

 

实现品质高端化。通过与川农大的校县合作等平台,全县累计引进枇杷、柑桔、小麦、玉米、水稻、畜禽、水产等农业新品种200个以上,农业良种覆盖率达96%以上,已创建“中国特产之乡”3个、“国家地标”产品3个,有机食品4个,绿色食品13个、无公害农产品21个,仁寿农产品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不断提高。

 

推进营销多样化。加快农超对接步伐,将千家万户的小生产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对接起来,建立新型农产品流通渠道,实现商家、农民、消费者共赢。据统计,每年配送到成都各大批发市场、超市的仁寿农产品达20万吨以上,销售金额14亿元以上。仁寿县以成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为契机,启动电子商务进农村工程,今年以来网上销售各类农产品18.1万公斤,销售金额达1054万元。

 

加速农旅融合

 

培育新经济增长点

 

仁寿县按照“资源与市场对接、一产与三产融合”的思路,着力抓好农业农村生态文化旅游融合发展,促进农民向三产经营者和从业者转变。

 

创新农业发展模式。以“一产饱肚子,三产增票子”的新思路,将天府花海观光园区的蝶彩花卉基、文宫镇石家村等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放大为工商资本参与的农旅结合新模式,不但促进了一三产业融合发展,也极大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路子。

 

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仁寿县围绕“吃住行、游玩购”六大要素,夯实乡村旅游景点产业支撑,丰富生态景观、水体景观,完善城区到旅游重点乡镇、重点村的公共交通网络,实现重点乡村旅游乡镇交通互联、产业互动。今年8月,文宫镇石家村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蝶彩花卉园评为“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户”。全县建成农家乐350户,其中星级农家乐达34户。

 

发展会节经济。仁寿县坚持把发展会节经济作为稳增长的重要抓手,积极开展桃花节、梨花节、枇杷节和全县休闲旅游文化节等一系列助农增收活动,以天府农耕·响水六坊、蝶彩花卉基地、蜀色天乡家庭农场等乡村休闲度假旅游为代表,带动了全县休闲观光农业的升温,实现了特色产业培育与乡村旅游发展同步见效、同步增收。今年“仁寿乡村文化旅游节”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517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41亿元,增长58.4%,全县农业走上了“发展产业、扩大就业、安居乐业”的产业发展新路子。

 

改善群众生活

 

加快全面小康进程

 

仁寿县始终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三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让群众享受改革发展成果,让群众获得更多实惠,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确保同步实现全面小康。

 

优化利益分配。创新“农户+合作社+公司”模式,以文宫镇石家村为代表的旅游示范新村,成立乡村旅游合作社,农户将房屋、土地等闲置资产交由合作社统一代管,引进旅游公司发展乡村旅游,农民获得房屋、土地、水果、务工、分红“五项收入”;创新“保底分红+二次返利”模式,以大化镇水利新村为代表,成立龙门生猪养殖合作社,将社员入股现金和财政投入量化为股权分配给社员,合作社统一生产经营,年终按社员股金的10%发放基础分红,盈余部分的40%作为二次返利;创新“两统两返”模式,以清水镇石鼓村为代表,流转农民的土地统一建设清见基地,统一技术指导、农资供应和收购销售。

 

决战扶贫攻坚。扶贫攻坚不仅是中央、省市的重大部署,更是仁寿县全面同步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仁寿县作为全省第一人口大县,扶贫攻坚任务较重,全县贫困人口54282人,占到全市的近一半。面对严峻形势和繁重任务,该县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牢记于心,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原则,建立了县级领导及部门帮扶制度、优秀年轻干部驻村入户帮扶制度、目标考核制度、扶贫攻坚一票否决制度,确定了+大扶贫工程、细化了21项专项工作,带领群众因地制宜发展观光农业,拓宽财产性收入、务工收入等渠道,确保2017年提前3年54281名困难群众全部实现脱贫致富。今年前三季度,全县已完成脱贫22673人,完成目标任务的86.2%。

 

建设幸福美丽新村。按照“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建设目标要求,将新村建设融入城乡统筹一体发展,建新居、改危房、保环境、配设施,实现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资源集合。累计投入资金26.13亿元,成片推进528个新村聚居点、15个新农村综合体、138个幸福美丽乡村建设,连片发展优质粮油、水果园林3.1万亩,建成新民居2.9万户,“城乡一体、产村相融”的新农村建设格局加快形成。(眉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