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途大道奔小康
南部龛院寺村农村公路
蓬安县群众自发养护农村公路
——南充市农村公路建设管理纪实
这是收获战果累累的季节,寒来暑往,砥砺奋进,南充市农村公路建设已经站上了全新的历史起点——
条条大路通农家,丢了扁担车子拉。全市实现了100%的乡(镇)通水泥路(油路),100%的行政村通公路,一条条飞跃大山的坦途,就是为大山群众铺设的“致富路”、“幸福路”;
南充各县(市、区)通过构建“认树养路、分路线承包、建立乡镇交管站”等农村公路养护模式,确保近年来新建的1万多公里农村公路破损率远低于国家标准,一条条常用常新的致富路,不再是前修后坏的老路,而是“民心路”;
万里乡村路,统筹城乡美。农村公路大发展带动了南充农村经济社会大跨越,已形成公路、产业园区、便捷路为一体的农村公路综合体系,搭建起了南充760万群众同步奔小康的康庄大道。
初冬时节,穿行在南充乡村,新建的柏油公路和高标准水泥公路就像一条条舞动的玉带,缠绕飘浮在山乡平坝,连接着村村户户,一栋栋样式别致的楼房掩映在葱郁的树荫之间,抒写着小家碧院的美丽图卷。
这,是一条条连心路,连着政府和农民;
这,是一条条放心路,科学管养赢民心;
这,是一条条致富路,引领农民奔小康。
□谢胜东 特约记者 蔡征波
【连心路】
青山绕玉带,田园变通衢南充乡村“行路难”彻底成为历史
绝对是历史的巨变,如今在川东北广袤的乡村大地上,县乡公路为支路,村社公路为“毛细血管”,干支连接、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遍布乡村,一幅三区六县(市)的组合图景拼出了最美乡村——
在嘉陵区龙岭镇尚家坝村,村民陈祖明正在自己新建的房屋上安装太阳能热水器。水泥路修通了,所有的建筑材料都能直接运到现场,和通路以前修房子的人家相比,仅仅运输费就能节省2万多元钱。
在顺庆区,3年来区委把农村交通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总投入近10亿元,已基本建成井字架、米字型城乡交通骨架,形成了“三纵五横”交通网络,为实现城乡一体化迈出了一大步。当年的一条条 “摇篮路”、“断头路”变成了水泥路、柏油路、致富路。区委书记伍果丽真挚地说:“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这才是我们党委和政府办的一件大实事。
”在南部县升钟库区,库区10个乡镇率先在全县实现乡乡通水泥路,升钟湖牌黑花生、核桃、食用菌远销成渝等地。然而几年前,除国、省干线外,南部县通乡油路总里程仅仅10多公里,没有一个乡镇通水泥路,泥结碎石路通村率不足10%。100多万勤劳的南部县人民,发挥苦熬苦等不如苦干的精神,紧紧抓住农村公路建设这个牛鼻子,使得农村公路成为全县人民群众最满意的 “民生工程”、“幸福工程”、“致富工程”、“精品工程”。
在仪陇县,2000多公里农村公路串联城乡,实现乡镇通油路率100%,行政村通公路率100%,开通覆盖36个村4万多人的通村客运线路,“乡村巴士”畅行在田园美景之中,各式小汽车也“飞入寻常百姓家”,哈哥兔业、浙江中味等一批农业产业化项目落户仪陇,带动发展獭兔养殖基地40个,发展近28个基地乡镇种植4万亩榨菜、海椒。
青山绕玉带,田园变通衢。修房造屋建筑材料直接运送到家门口,乡友返乡省亲可以开着小车轻松到家,小贩上门收购肥猪、蔬菜、瓜果,一幅幅“乡乡通油路、村村通公路”后的农民生活写真让人感概 “要致富、先修路”的经典内涵,南充乡村“行路难”已经彻底成为历史!
创造历史的人们,却难以忘怀那一段段攻坚奋战的岁月——
在蓬安县,县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主要用于农村公路建设项目,通乡公路、联网水泥路项目,县财政按每公里10万元进行补助,通村水泥路按每公里5万元进行补助,项目验收管理上实行“八不验收标准”,即非水泥公路项目不验收、路面宽度低于3.5米不验收、错车道设置数量不达标不验收、边沟水系不畅通不验收、竣工资料不完善不验收、未设置限宽设施不验收、安全防护设置和标志不齐全不验收、未落实管养机制不验收。
仪陇县按照“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交通、以工代赈、扶贫开发、水利、农业等部门和灾后重建的相关资金,统筹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将财政转移资金中的交通部分全额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县财政每年安排相当数额的专项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向群众和在外务工创业的仪陇籍乡友发出捐资倡议,广泛吸纳社会资金,用于农村公路建设。
奋战,留下的既是南充交通人的血汗,更连接起了政府和群众的心。
【放心路】
科学管养创模式,确保不变“伤心路”南充公路管养创造全国经验
“三分建,七分管。”对于农村公路建设热情高的仪陇老百姓而言早已深入人心。在复兴镇玉皇观村三组,75岁的李忠荣老人每天都要走一遍他的“责任田”,清洁、维护、监管,在公路养护工作中,他已独创了不少好方法。仪陇县层层落实农村公路管养队伍,明确细化工作职责,每2公里左右配备一名专职养护人员,并设置养护责任牌。县政府将公路管养纳入乡镇年度目标考核。
事实上,仪陇的养护经验只是南充公路养护的一个剪影。如今,南部县“认树养路”模式获交通运输部肯定;蓬安县建立乡镇交管站进行农村公路养护的经验在全省推广。一个个国、省先进经验,让南充农村公路养护管理成为了“明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南部县“认树养路”的经验出自于该县双峰乡。2006年,下派到双峰乡胖土地村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梁刚,组织246户群众在公路两旁栽种核桃树7000株,每户管理100米村道,村道两旁核桃树的收益归村民。村民冯家俊在自家附近的公路边栽下了150株柑桔、74株核桃、42株脆桃,几项产业为他带来了7000多元的效益,栽树收益远远大于公路维护的支出。在冯家俊的示范带动下,有的村民在管护路段栽植了杨树、臭椿,有的在树下套种了短平快的经济作物。“认树养路”模式不仅把路管护好了,还给村民开辟出了一条增收路,受到国家交通运输部的充分肯定。
修路为了群众,修路依靠群众,养护依然依赖群众。“县道县养、乡道乡养、村道村养”,蓬安县建立起农村交通管理站,由分管交通和安全工作的乡镇长任站长,负责辖区内乡、村公路建设、路政管理、日常养护和运输安全等工作,从机制上解决 “重建轻养”的问题,县财政每年以县道油路(水泥路)8000元/年公里、乡道6000元/年公里的标准进行补助养护资金,村委会根据自己村实际情况,按照一事一议的原则,筹措养护资金,其日常养护由村民自治的原则进行养护管理和检查验收,乡镇抽出一部分资金给予一定的奖补,确保村道公路的养护不留空档。
“交通建设是发展、管理养护也是发展,加强公路管理养护就是巩固和发展建设成果。我们的近万公里农村公路是我们的血汗成果,科学养护管理同样是一场持久攻坚战。”南充市交通局局长蔡绍雄认为,南充今后的农村公路建设,必须在科学养护管理战场上奋战不卸甲,一场全新的农村公路养护管理之战正在打响。
【致富路】
无路不富,路畅业兴托起580万农民致富小康梦
公路建设一小步,经济发展一大步。农村公路推动南充统筹城乡发展开创出了全新天地。
“我们要路不要钱。”嘉陵区当地群众响亮地喊出了这样一句话,在谈起退还龙岭镇牛寺沟村老百姓的集资款时,嘉陵区交通局局长袁和平仍然有些激动,为了修路,牛寺沟村的老百姓人均集资达到了1600元,当地群众已从 “要我修路”转变为 “我要修路”,从“等一等、看一看”转变为“积极争取、唯恐落后”。
走进嘉陵区河西乡直属村,记者看到,在该村的万亩蔬菜基地里,菜农们正在往几辆大卡车上装新鲜的蔬菜。“以前这里的蔬菜要用人工搬运到公路边,去年,村里发动群众集资,把村道路修进菜园子里,现在,菜农们在自家地边就可以卖蔬菜,节约了很多成本。”村党支部书记张华富兴奋地说。
如今的顺庆区,在农村公路的强力带动下,一幅城乡统筹发展的小康美景已经成型,顺庆区搬罾镇万亩农民产业园区、共兴镇花卉园区、大林乡产业园区、金台镇百万蛋鸡和葡萄园区等平地崛起,园区的建成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并为实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迈出了坚实的一步,道路的顺畅也让百姓的腰包鼓起来了。
农村公路带来了客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开拓了农民视野,促进了思想观念的转变。在南充市广袤的乡村,到处可见创业的场景,一条条崭新的水泥路给昔日的山村插上了经济腾飞的翅膀。
产业围绕公路转,公路围绕产业建。产业发展到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村民就集中到哪里。南充市以公路建设促产业开发和新村建设,构建起一幅幅新农村新画卷。
看现代农业,一个个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进展迅速,总产值达62.5亿元,带动5万入园农户实现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建成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的蔬菜、水果、粮油等主导产业基地40万亩、规模养殖小区118个,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农业龙头企业和国内外最先进的设施设备、科学技术先后落户示范区各产业基地,农村公路助力南充从传统农业大市到现代农业强市的蜕变。
看新村建设,嘉陵大凤垭、南部黑龙观、西充常林-义兴3个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片拔地而起;阆中、西充和南部第二轮省级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示范县加速崛起,产村相融、新村如画中,总能触摸到农村公路的强劲脉动。
为了大地的丰收,为了小康的梦想,南充交通人正奋战在农村公路建设战场上,披荆斩棘,策马扬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