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人用人有了“试金石”(深度关注)
对贫困县领导班子特别是党政一把手进行分析评估,不适应的坚决调整;为每个贫困县选配一名扶贫专职副书记;11501个贫困村全部配备“第一书记”……围绕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四川对脱贫攻坚干部队伍进行优化、调整。去年4月,四川出台《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干部实施细则》,旨在推动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选人用人机制
能者上、庸者下,补齐配强脱贫攻坚领导班子
新年伊始,随着四川各地两会相继召开,各市领导班子中陆续出现了一些新面孔:巴中市南江县县委书记刘凯当选巴中市副市长;南充市南部县委书记张根生当选南充市副市长……被提拔的领导干部均来自贫困县,但在提拔后又均继续兼任县委书记一职。
变化源自四川省委去年5月出台的《关于加强党建工作组织工作为脱贫攻坚提供坚强组织保障的意见》:“对表现特别优秀、实绩特别突出的贫困地区县乡党政正职,可提拔担任上一级领导职务,但仍要继续兼任现职,并把主要精力放在脱贫工作上。”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委紧紧围绕脱贫攻坚,发现、识别和使用干部,把最优干部资源向重点领域集中。不仅提拔18名实绩突出的贫困县县委书记并兼任现职,同时制定《调整不适宜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导干部实施细则》等文件,及时调整56名不适应脱贫攻坚任务的干部,其中贫困县党政正职26名,形成了脱贫攻坚“能者上,庸者下”的机制。
走进南江县高塔乡高家河村的易地扶贫搬迁点,工人们正加紧施工,村民们一张张喜悦的笑脸映入眼帘。“政策好,好日子还在后头呢!”村民梁廷和搬进新居后对未来充满期待,全县按照“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的思路为搬迁村民制定农业产业发展计划,依托龙头企业发展订单农业,逐步走出“挪穷窝、拔穷根”的路子。
当记者来到广元市朝天区马家坝乡七一村“润东园”农家乐时,场面同样喜庆:热闹的院坝坐满了食客,采摘水果、购买土特产的游人络绎不绝。目前,朝天区发展旅游产业助农脱贫成效斐然,已有3400余户农民以土地、房屋、山林入股或出租的方式参与发展旅游经济,年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南江县和朝天区脱贫攻坚有实效,而且走出的路子有典型意义,‘一把手’受重用在情理之中。”四川省社科院管理学研究所所长伏绍宏认为,南江县、朝天区等贫困地区的县(区)委书记被提拔成为市领导,将激励更多的领导干部在扶贫工作中敢担当、敢作为。
严考核、重实效,对不为之风“斗真碰硬”
脱贫攻坚任务艰巨,如何评价其成效?四川制定脱贫攻坚年度考核办法,抽调2500余名干部组成88个工作组,分赴各贫困县开展脱贫攻坚省级验收考核抽查,同时遴选省社科院、四川大学等7家单位对全省5个贫困县摘帽、2350个贫困村退出、105.02万人口脱贫效果进行第三方评估。
严格奖惩,区别对待。根据规定,四川对脱贫攻坚先进县由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予以通报表扬,相关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人、分管扶贫工作党政副职当年年度考核为优秀档次,并以此作为干部使用重要依据;对于综合评价排名后10%的县严肃通报,并约谈党政主要负责人和分管副职;对于被通报约谈后仍不及时整改的,对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作出组织处理,对分管扶贫工作党政副职进行组织调整。
“以前是紧迫感不足,压力感不足。”一位因排名靠后而被约谈的贫困县领导表示,省里对扶贫攻坚的考核“斗真碰硬”,干部如果不适应脱贫攻坚任务就将面临前途危机,这促使大家不得不正视脱贫工作,勇于挑起担子。2015年以来,四川已对1750个班子不齐、书记不强、力量不足的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进行了集中调整,撤换不胜任不称职书记274名,补充配齐缺员村班子1250个。
脱贫攻坚“硬骨头”不好啃,相关体制机制创新需要魄力和勇气。为此,四川出台《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保护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若干意见》,对脱贫攻坚中的失误错误与违纪违法进行区分,对先行先试出现的错误、上级无明确限制的探索性试验失误、推动脱贫攻坚的无意过失等行为,经过组织认定,可作免责处理,在干部评先评优、职称评定、选拔任用考核中不作负面评价。
在眉山市东坡区,所有行政村均开办“农民夜校”,通过因人施教、因需施教,采用田间课堂、专题培训、视频教学等多种方式,讲解农民最关心的问题,激发贫困群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内在动力;巴中市巴州区为破解扶贫投入难题,采取资金变基金、资金变资本、无偿变有偿等市场化运作方式,实现财政资金撬动银行信贷和社会资本,为脱贫攻坚提供资金保障……为担当者担当,让干事者无忧,四川在脱贫攻坚中的典型经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纳贤才、聚精英,优化脱贫攻坚人才梯队
“脱贫攻坚一线是主战场,是大熔炉。”去年4月,广元市文广新局局长余飞宇被提名为旺苍县县长,他在履新后表示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切实解决对象“准不准”、措施“实不实”、帮扶“真不真”等问题,确保打赢脱贫攻坚仗。
好钢用在刀刃上。为让优秀干部走向扶贫攻坚一线,四川去年从省直、市直机关选派18名干部担任贫困县党政正职,优化脱贫攻坚人才梯队。
截至去年底,全省88个贫困县党政正职平均年龄48岁,大学以上学历占98.2%,贫困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职中,有乡镇党委书记任职经历或县级农口部门工作经历的接近七成。
广纳贤才,四川放眼全局,积极从中央有关部门“求贤”。去年,全省为贫困落后地区从中央金融机构争取到18名局级、25名处级干部挂职,同时选配15名博士服务团成员到市县挂职。
“在金融岗位工作多年,在这方面的一技之长一定能为贫困地区做点事。”交通银行干部苟和平挂职理塘县委副书记后不久,便促成理塘县与三家企业签订扶贫合作框架协议,其中两个企业项目投资总额将达16亿元。
“招才引智”为四川的扶贫工作带来奇效:来自中组部、团中央博士服务团的12名博士在川挂职一年,便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229条,被采纳166条;促成挂职单位、地区与派出单位签订项目技术合作协议28个,引进项目43个,达成意向投资51.7亿元。
留住扶贫攻坚的生力军,四川不遗余力。不仅加强贫困地区乡镇周转房建设,建立干部定期体检制度,并在贫困地区干部中每年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同时,四川去年共选拔3514名乡镇“三类人员”、1124名贫困村第一书记进入乡镇领导班子,规定贫困地区干部年度考核优秀比例增加5%,对到贫困地区任职、挂职和开展志愿服务的专业干部,在职称评定、科研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如今,全省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已凝聚起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全面奔小康的新征程已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