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就是我们的家乡

16.06.2014  16:17

 

援建队修建的爱心路,让村民约嘎新买的载货三轮摩托车有了用武之地。

 

正在建设中的道孚县八美镇雀尔旅游新村

 

道孚县八美镇雀尔旅游新村锅庄广场

 

龙泉驿区托管甘孜县二完小,给高原上的孩子们带来了先进教育理念。图为二完小学生课间跳踢踏舞。

   ——“援藏纪行”甘孜特别报道

  “我要发展”才能发展

  行走在藏区,许多人都会告诉我们,援藏工作队的到来,“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这种改变,既有看得见的项目建设,又有看不见的观念博弈。更让我们深受触动的是,这种博弈是双向的、长远的——两年间,现代都市文明潜移默化地浸润了藏区的土地,而雪山草原的广袤与坚强,也加速了援藏干部的历练成长。

   参与式援助

  激发“我要发展”的欲望

  援藏工作队打造了不少“小个子”的产业项目:比如10万元一个的蔬菜大棚、3万元一个的专业合作社。“项目不光要看规模,更重要的是能不能带动农户积极参与。”援藏队告诉记者,有一个原则:扶强不扶弱、扶勤不扶懒。

  纯资金的援助并不能解决长久的问题,关键在于激发出当地群众“我要发展”的欲望。但这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援建白玉县的成都市武侯区最初在某村搞大棚蔬菜项目,就遭到“冷遇”,一些大棚里野草高过了蔬菜。

  随着时间的流逝,实实在在的效益得以显现,当地人的想法也有了变化。

  今年初,白玉县建设镇达科村的村长找到县政府,表示村民们愿意出工出力,希望能加入大棚蔬菜项目,这让已在藏区工作了几十年的常务副县长泽翁四郎感到很吃惊:“这可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在色达县,援藏工作队指导成立了第一家农业合作社,门槛是每户村民要出500元钱。最初试种高原油菜,干部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还保证“亏了政府赔”;后来油菜收获了,卖的钱是原来种青稞的两倍,农户纷纷加入了合作社。

   教育托管

  先进理念让学生爱上学习

  刚到巴塘县支教时,何玉勇觉得很“头疼”:因为学生们不守纪律,有时候他气得走出教室“冷静几分钟”,然后返回继续上课。

  双流县为巴塘县打造了“格桑梅朵绽放工程”,两年送出300多名中小学生“访问”成都,到内地学习、生活,希望开阔孩子们的眼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有一天,何玉勇发现,清晨4点,竟然有学生就着操场上的路灯在读书,那一刻,他心里的感动难以言表。

  孩子也带动了家长观念的改变。如今,常常有家长走进巴塘中学校长扎西次仁的办公室,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咨询考学方面的事情。

  现代化的教育理念也让本地老师“成长”。最初,本地老师梁霞对李杨“爱的教育”观点有些怀疑,后来她发现,李杨接手的班级改变真的很明显,“老师的业务水平、人格魅力,这才是关键。

  龙泉驿区“托管”甘孜县二完小,派出校长、副校长、教研组长、骨干教师等,对二完小进行教育、教学等全方位管理。先进的教育模式让学生爱上了学习,二完小的学生从600多人增加到900多人,甘孜草原上牧民群众因为孩子上二完小而骄傲。

   合作共赢

  取长补短提升工作效率

  德格县委书记何晓春不是第一次接触援藏工作队,他认为,最理想状态是,援藏队与被援助方实现“双赢”。

  两年前,高新区、新都区援藏工作队来到德格,何晓春作出一个决定:42名援藏干部全部担任实职领导,充分发挥作用。当时,一些当地干部不理解,他们问:“援藏干部都任实职,那我们干什么?”何晓春回答:“你们要学习内地干部先进的工作模式,帮助自己成长。

  援藏工作队领队张学文挂职德格县常务副县长,分管发改工作。几次会上,问到一些项目的具体情况,有当地干部被他问得面红耳赤,答不出话来。渐渐地,开实会、办实事的“成都风格”也感染了德格干部,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张学文认为,要与当地干部之间互相认可,互相欣赏,才能取长补短,学习提升。实际工作起来,他也发现,在当地特殊的工作环境中,成都作法不一定比“土办法”更有效,换句话说,“援藏干部也在转变观念中成长。

   “电筒打火机”用得越来越少了

  当采访小分队在甘孜州德格县政府办公室结束采访时,已经晚上9点过。

  刚刚走出办公室,外面就突然变得一片黑暗。“哦豁,又停电了。”挂职德格县教育局局长助理的杨秀东熟练地掏出一个打火机,轻轻一按,打火机上居然出现了一个耀眼的小灯泡。“这个是德格的特色,这里卖的打火机带有手电筒的功能。

  原来,过去德格县的电网一直没有并入国家电网,停电是家常便饭。德格人便在打火机上添置了一个亮闪闪的小灯泡,如果晚上遇到停电,随手便能掏出一个小手电筒。“价格也不贵,2元钱一个,我们援藏干部基本人手一个。”援藏工作队领队张学文说。

  今年1月,德格县马尼干戈至甘孜县110kv输变电工程、柯洛洞至马尼干戈110kv输变电工程顺利与国家电网并网运行,正式终结了德格县电网长期孤网运行的历史。“现在停电的频率比之前低了很多,这个带手电筒的打火机,难得用一回了。”在张学文看来,随着德格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电筒打火机”终将退出历史舞台。

   拉着爱人一起去援藏

  即将再一次离开道孚,郫县援藏干部刘成勇心里有些不舍。

  14年前,刘成勇在郫县一所小学当老师。当年9月,四川省实施“民族地区教育发展十年行动计划”,郫县和道孚县结成了对口帮扶县。郫县需要派出4名老师支教,刘成勇成为了其中一员。一年后,完成支教期限的刘成勇回到郫县。后因教学工作表现较好,刘成勇被调到郫县教育局人事科工作。

  2年前,郫县援藏队要派干部进道孚,刘成勇被确定为教育方面的援藏干部,挂职道孚县教育局副局长。与2000年那次支教不同,这次他把妻子一起拉到了道孚,在道孚一中支教。

  在成都援藏干部中,这样的“夫妻档”还不少。龙泉驿区第一小学杨元建老师在甘孜县二完小支教一年后,主动申请延长支教时间。二完小要开“龙泉班”,需要经验丰富的班主任老师,杨元建便把主意打到妻子朱国琴的身上,一番软磨硬泡,终于说服妻子一起到甘孜县支教。

   把藏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办

  今年的虫草季后,色达县塔子乡泸角村的村民约嘎买了辆载货三轮摩托车,筹划着扩大“牦牛粪”生意。温江区援藏工作队抵达色达后,队员罗兵发动村民及通过社会募集资金,打通了村上与外界的公路联系,不仅改变了村民的出行方式,更激发了村民们发展经济的致富梦。

  “把藏区的事当做自己的事去办。”这是像罗兵一样的407名成都援藏干部,时刻装在心里的念头,并推动着一个个援藏项目的顺利实施。成都市对口援建甘孜州色达、石渠、德格等10个县,2012年以来,全市共确立对口援建项目253个,计划总投资9.3亿元,其中,已完成项目113个,正在实施项目140个,极大推动藏区社会、经济、民生等发展。

   产业援藏

  “输血”“造血”相结合

  连接317国道的“连心桥”正一天天立起来,炉霍县雅德乡晏尔龙村支部书记登巴也更加忙碌,在锦江区援藏工作队帮助下,带着大伙加紧对房屋进行升级改造,为“藏家乐”打实基础。

  距离县城15公里的晏尔龙村,崩科建筑远近闻名,还是“西南地区北方系青铜器及石棺葬研究”的核心地带,有着丰富的旅游文化资源。虽紧邻317国道,然而进出村的道路不仅崎岖难行,还要绕一个大圈。“能不能把三圣乡的经验移植到晏尔龙村,打造康北藏家乐示范村?”锦江区援藏工作队副领队王耀军告诉记者,经过充分调研、规划,锦江区将晏尔龙村项目作为一个重点产业援助项目正式推进。项目从修建连接317国道的“爱心路”和“连心桥”入手,同时启动村落整体升级改造。

  到三圣乡开过眼界的登巴,对晏尔龙村未来的藏家乐乡村旅游很有信心,“好几个在外面打工的村民都赶回来收拾家头了,搞起来后,村民收入要大大增加。

  在成都援建的10个县中,几乎都能看到类似晏尔龙村这样的特色产业项目。

  成都在援建中坚持“输血”和“造血”相结合,积极培育和发展藏区特色优势产业,发挥产业辐射带动作用,增强藏区自我发展能力。在产业上突出规划引领和专业策划,因地制宜确立了旅游、商贸等8个产业发展规划,围绕规划重点打造了42个示范项目,其中特色农业项目13个、旅游项目12个、文化项目10个、市场营销项目7个。

  一大批项目如郫县援建道孚县的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园,青羊区援建得荣县的高端优质葡萄及酒业项目,高新区援建德格县的“格萨尔王故里”项目,双流县援助巴塘县的“五个一”文化交流项目,龙泉驿区援建甘孜县的文化旅游体验中心项目等,极大地推动了藏区产业发展。

   民生援藏

  重心下沉至乡镇村组一级

  甘孜县,拧开宾馆房间内自来水,水质清澈透亮,和此前听闻大不相同。宾馆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县上的老自来水厂刚刚技改完成,现在用水很放心了。“技改前老水厂的水放进去是干净的,出来后就浑了。”龙泉驿区援藏工作队副领队李盛才介绍,按照最初的规划,龙泉驿方面只实施老水厂技改,但考虑甘孜县未来打造康北中心,龙泉驿区自己做加法,又上马一个全新的日产1万吨的新自来水厂。“今后,两座水厂同时能供应10万人的用水。

  新水厂紧邻老水厂,不过,两个水厂取水口却相隔甚远。站在新水厂工地上,援建队员唐晓辉指着对面一座雪山,告诉记者,新水厂的取水口就在那座雪山背后。“为了让群众用上放心水,我们舍近求远,寻找最好的水源。

  统筹推进一批藏区群众急需急盼的民生工程,成都市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优先位置,突出基层和普惠导向。甘孜州人民医院第二医疗区医辅综合楼建设、丹巴县三岔河大桥重建工程、白玉县偶曲河防洪综合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的推进,发挥了援藏资金的规模效应,提高了城市承载能力。

  在推进民生项目实施中,成都市将民生项目重心下沉至乡镇村组一级,实施石渠县色须镇便民道路建设、色达县翁达镇中心医院建设等基础基层民生项目45个,有效缓解藏区群众饮水难、行路难、上学难、看病难等突出问题。

  同时,实施公共服务均等化惠民工程,使农牧民分享到援藏工作的成果。全市累计实施“谋实利、重实效”的惠民项目68个,涉及甘孜州30多个乡镇,受益群众11万余人。

   智力援藏

  培养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这批援藏工作队队员就要结束两年的援藏工作了,德格县藏医院副院长伍金丹增有些不舍,一起相处了两年的高新区桂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医师廖智勇也将回成都了。

  廖智勇到德格后,一头扎进藏医院,每周,他会在藏医们中间开设针灸和计算机课,和藏医们交流现代医疗技术,交流藏医药的保护和传承。在廖智勇的推动下,德格藏药正在统一标准,藏药也有望实现标准化生产。除了不舍,伍金丹增还担心廖智勇走后,这些工作会不会停滞下来?“人员变动不会影响到任何一项工作的推进。”援藏工作队领队张学文给了伍金丹增一颗定心丸。在援藏过程中,高新区发挥援藏干部人才的“参谋”和传帮带作用,促进德格本地干部人才成长,培养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共传帮带德格县154名干部人才,制定帮带措施210条,通过现场指导、案例教学等方式帮带462人次,从项目申报、诊疗技术等方面传授知识技能,实现互帮互学。以德格县医院为例,开展传帮带活动以来,手术量由以前每月的12台增加到了35台以上。

  “人才援助是根本。”成都市在援藏工作中,纵深推进智力援藏,为藏区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为充实人才队伍,成都市20个区(市)县实行“1+1”干部人才援藏制度,未承担援藏任务的区(市)县协助开展人才援助工作。

  全市选派407名干部人才援助藏区,教育卫生等系统安排专业人才进藏工作1382人次。投入人才培训经费1747.23万元,培训藏区农牧民和干部人才1.68万人次,接收藏区挂职干部256人。建立起援藏人才选派、藏区人才培养、双向互动交融、教育事业援助的智力援助机制,加强智力支援、理念帮扶和经验传授,通过授之以“”,促进成都和甘孜两地交流交往和理念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