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西:精准施策 谋脱贫攻坚完胜
3月的越西坝子,油菜花的铭黄色铺满了大地,春光明媚;即使高山的桃花开的稍晚一些,枝头也开始被粉红装扮,来为春天增色。
一周时间的采访,处处能看到的是,以彝家新村建设为标志,脱贫攻坚的步伐明显加快。地膜覆盖玉米把土地画出一排排线条,大面积种植的核桃树苗虽然不显眼,可经济林木规模化的希望已经在农民的心中扎根。
在大瑞乡林沟村,吉克医生急迫带我们去看新房。“自筹了12万元,政府补贴了3.5万元,这个房子有150平米,又大又漂亮,我是做梦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和他家一样,有205户人家住进了新房。倒是南箐乡河坎村党支部书记莫色克的现在还记得,当初动员村民搬迁盖新房的种种困难。河坎村彝家新寨示范村建设,每户补贴3万元至2.4万元,自筹9万元,漂亮的新房就到手了。
住房的改变仅仅是新生活开始的一部分,还有村上办起的幼儿园,新农合为健康的保障,乡村公路连接起了千家万户,外出打工或者依靠勤劳增加的收入……可说的故事,实在太多。
越西县县委书记袁洪思路清晰:“美丽新村,不是简单在墙上画点图案;脱贫致富的根本,还是要通过发展农村经济,让贫困农民过上幸福小康的日子。”
保持发展定力
筑牢脱贫攻坚的依托基础
从数据来看,越西县脱贫压力可谓很大,全县共289个村中就有贫困村208个,贫困人口近5万人。“边远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群众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的问题仍然存在,贫困人口收入提升缓慢、收入差距拉大、相对贫困凸显的状况仍未改变。”袁洪分析,“贫困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既有产业发展滞后、增收途径少的问题,也有个人观念落后、技能缺乏、因病因毒致贫等问题。”让贫困人口脱贫解困,被越西县县长肖正权誉为是一块最难啃的“硬骨头”。
越西县领导班子在把握县情的基础上,按照省委和州委脱贫攻坚的新要求,鼓士气、添斗志,表决心、立军令,以义无反顾的气魄、决战决胜的决心,誓师坚决啃下“硬骨头”,坚决打赢这场攻坚仗。
——突出项目建设,保障增长速度。围绕“十三五”规划,在能源开发、产业发展、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工程等方面,争取更多项目和产业进入国家和省州笼子。大力度推进建设项目,牢固树立“基础优先”的战略取向,抓好成昆铁路扩能工程(越西段)建设、中冕公路、G245线等国省干线升级改造和通乡通村通达道路建设,加快推进大花水库、书古水库等骨干水利工程建设和生态建设、城镇建设、城镇功能配套、民生工程等重大项目,强化目标管理、优化施工环境、破解瓶颈制约、狠抓任务落实,形成大项目顶天立地,小项目铺天盖地的项目建设高潮。
——突出结构调整,筑强发展支撑。立足农业资源禀赋、农村发展条件、群众生产理念和习惯,培育富民增收支柱产业。加快中所、大瑞等现代农业园区和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以“大凉山”农特产品品牌建设为平台,推动优势特色农业产业规模化、集聚化发展。立足农产品资源优势,培育新常态下新的经济增长点。将旅游业作为越西重要产业谋划推动,主动融入全州“西部最佳阳光休闲康养度假旅游目的地”建设,充分发挥生态资源、人文资源两大优势,推进农旅、商旅、文旅融合发展,打造以“文昌故里·水韵越西”为主题形象的文昌文化旅游品牌大县,推动旅游综合建设大提升,促进商贸物流、节能环保、房地产业、住宿餐饮、文化娱乐、养老服务等服务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突出城乡带动,破解二元结构。坚持规划先行,按照建设凉山北部人文生态宜居第一城目标,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总体规划和城镇控制性详规,深入推进形成“一城十镇”空间布局,在县域范畴统筹城乡一化发展,确保2020年城镇化率提升到45%。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大力实施“东西拓展、南北延伸”工程,优化承载功能,推进现代物流、教育、医疗、文化、金融、商务等集聚发展,促进县城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增效。加大城镇危旧房、棚户区改造力度和新区建设力度,全面改善城镇人居环境。以省“百镇建设试点行动”和州小城镇建设试点为抓手,做好撤乡建镇工作,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统筹推进中所、新民、大瑞等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发展。
落实“六个精准”
确保脱贫攻坚取得实效
对于越西县来说,脱贫攻坚已经到了艰难的冲刺阶段。县委、县政府在分析各种利弊之后,深深感到如果只是靠常规的思路和办法,已很难完成脱贫攻坚目标。经过充分讨论,提出了必须全面落实“六个精准”的工作要求。
一要精准选准增收产业。扶贫事关具体的贫困户,要避免千人一面、千户一面,扶贫就要真正扶到点子上。决策层的部署十分明确,围绕“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家一园”,按照高寒山区、二半山区和河谷沟坝地区不同分类,做到一户一本台账,因地制宜种“果、薯、蔬、草、药”,大力实施“1+X”生态产业发展规划,培育壮大核桃、花椒、马铃薯、大棚蔬菜、药用牡丹、草食牲畜等富民产业,加大农业资源开发力度。
二要精准解决突出问题。既要充分认识脱贫攻坚的复杂性,抓重点、破难点,着力从根上阻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帮助贫困群众斩断“穷根”,实现稳定脱贫、长期发展;又要坚持治穷先治愚、扶贫先扶智,扎实推进彝区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十五年免费教育、“一村一幼”计划、“乡村教师专项支持计划”,深入实施彝区“9+3”免费教育计划,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为贫困家庭孩子脱离困境插上知识的翅膀。同时,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重点推动居住在生存环境恶劣、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9000多户群众尽早搬迁。
三要精准明确帮扶职责。牢固树立大扶贫理念,将各类资源和要素向贫困镇村集中,凝聚多方力量推动扶贫取得实效。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针对贫困村主导产业、道路畅通、饮水安全、电力保障、住房安全、教育卫生、文化信息等方面问题,认真研究制订相关实施规划,尽可能把政策、资金、项目向贫困村、贫困户倾斜,努力提升贫困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要全面落实脱贫帮扶责任,步步跟进、层层加力,落实好县、乡、村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实现对贫困户帮扶全覆盖。
四要精准派驻扶贫力量。去年全县已分别向208个贫困村派出了1名“第一书记”、1个帮扶单位、1支驻村工作组,确保了每个贫困户都有1个帮扶责任人。帮扶队伍要结合帮扶村脱贫解困目标,坚持整体联动、精准发力,真扶贫、扶真贫,按时完成精准脱贫任务,贫困村不摘帽、贫困户不脱贫,帮扶单位不脱钩,驻村工作组不撤出。
五要精准监管资金使用。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各乡镇要充分落实公示公开制度,发动群众参与项目实施,真正把扶贫项目建成群众满意的惠民工程。
六要精准评估脱贫成效。建立科学合理的脱贫验收评估机制和动态统计监测机制,保证脱贫效果真实可靠。健全完善建档立卡贫困户滚动退出机制,实行动态管理。
与全国全省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不落下一户一人,是越西县向全州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如今,脱贫攻坚的军令状已经立下,决胜全面小康的冲锋号已经吹响。越西县领导将带领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全县人民一起,带着责任、带着感情苦干实干、背水一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凉山日报记者 何万敏 沈毅 张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