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贫困村的欢笑 青川三年扶贫攻坚

04.07.2014  09:01

 

 

图为楼子乡燕子村村民从土木坯房搬进了小别墅

 

 

图为关庄镇技术人员正在组织剪毛技术培训

 

 

三凤村是县委宣传部重点帮扶联系点,该部机关干部职工利用休息日帮助当地群众种魔芋

 

    核心提示

 

    近年来,青川县把提高群众幸福指数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重要标尺,把民生改善工作作为各级各部门工作的重中之重。自2012年起,该县拉开了全县首轮10个特困村3年帮扶转化战略的大幕。他们以基层组织建设年、“富民惠民安民”党建主题活动为载体,积极为基层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切实改善贫困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如今,已进入扶贫攻坚的最后一年,特困村帮扶转化工作成效如何?特困村群众的生产生活和精神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连日来,记者在该县大坝乡南溪村、红光乡小荆村、大院回族乡花果村、石坝乡五一村、苏河乡三凤村、姚渡镇王家村等地不断收获惊喜:昔日“特困村”在党员群众的携手努力下,正发生着“嬗变”,大踏步朝着“小康村”迈进。记者所到之处,这些特困村呈现出了你追我赶的局面,一个个美丽新村在青川的大山深处延伸……

 

    吹响扶贫攻坚“冲锋号

 

    2012年春节刚过,新一轮扶贫攻坚任务提上了青川县委县政府的议事日程。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从文件的制定到机构的设立,从各机关的积极参与到各特困村的雷厉风行,政策力度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均前所未有。上下联动,民生为要,向贫穷与落后宣战,不获全胜,誓不罢休。在新的扶贫攻坚中,该县大坝乡南溪村、红光乡小荆村、苏河乡三凤村等十个特困村全部纳入扶贫攻坚序列,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致富、生态新村建设战役打响了。

 

    这些村全部位于大山深处,地势偏远,发展落后,是典型的秦巴山扶贫攻坚特困地区。震前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多元,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人们世世代代守着贫瘠的大山,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千百年来,当地人的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诸多的难题一股脑全摆在了党委政府面前。如何践行群众路线,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如何让当地与现代文明同步,如何实现当地群众心中的“中国梦”?青川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这些最偏远的乡镇见到了曙光,让这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政策的杠杆,有力地撬动了贫困的顽石。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特困村脱贫致富三年计划的实施意见》,县上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相关部门行政主管勇挑重担,乡镇党委政府一把手带领乡村干部冲锋在前,构建起一座座扶贫的桥梁。从此,对于特困村群众来说,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近年来,县级相关帮扶部门每年至少给每个特困村安排或覆盖1个项目,每年为每个贫困村开展1至2次实用技术培训,并安排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按照县管、村用、纪检监察和乡镇监督、部门指导实施的原则进行。”广元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告诉记者,“县级有关部门每名正科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1户特困户,并向每个特困村选派1名副乡(镇)长、1名大学生村干部长期驻守,连续3年指导扶贫开发,确保扶贫开发实效,让当地群众真切体会到家乡发生的变化。

 

    农民用足脱贫的“特权

 

    顺着平整洁净的水泥路一直往里走,看见一幢幢小洋楼式的村民小居错落有致地坐落在群山之间,清一色的雪白墙面,整齐划一的红色墙边,平整洁净的院坝里小朋友们在互相追逐嬉戏,老头老太们在院坝里晒着太阳聊着家常,一幅盛世和谐的画面让人眼前一亮。这是记者日前在红光乡小荆村采访时看到的场景。

 

    破落、脏乱、贫穷,这是小荆村几年前的场景,但是经过近年来村民们的不断努力,小荆村根据自身特点,统一规划、统一设计,打造出了具有特色民居风格的新村,着实让村民感慨“村子现在可是大变样了!”“以前的农村,不仅生活质量低,而且环境也非常差。雨天一身泥、晴天一身灰的黄泥路,路边随意搭建的自家猪圈,遍地的各种牲畜的粪便等等。别说外人不愿意来,就是我们自己在这里住着,也觉得不安逸。现在不同了,随着国家对农村的关注越来越多,政策越来越好,经过近年来对农村的建设,现在农村的环境比城市还要好,农村人再也不羡慕城市人的生活了。”村民胡孔斌深有感触地说。

 

    为帮助特困村脱贫致富,青川县2012年制定了首轮10个特困村3年帮扶转化规划及产业扶持政策,每年为特困村预算45万元产业发展资金。他们紧紧围绕“基础先行、产业支撑、民生为本、党建保证”的特困村建设思路,通过近三年的建设,特困村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该村把新村规划建设与安居富民工程、村庄整治、庭院改造、农村道路村村通、农村改厕等有机结合起来,使村庄变得整洁、优美。该村还修建了一座20米长的漫水桥,采取以堤带路的方式修建河堤500余米,连接了庙坝、王家坝与主干道东石公路,该工程将在今年完工,彻底解决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

 

    小荆村在扶贫攻坚工作中,积极回应村民关切,从群众最急最盼的道路交通、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开始,将交通、水利、扶贫等涉农部门项目资金捆绑使用,全力打造交通快捷、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升级版”新农村。两年来,投入420万元,新建河堤450余米、排洪沟700余米、漫水桥1座;建通社联户路3.6公里,硬化社道800余米。建沼气池120多口,完成110余户庭院建设及风貌塑造。“两提升三覆盖”(人饮工程全面提升、河道防洪能力全面提升,通社公路全覆盖、庭院建设全覆盖、沼气池建设全覆盖)目标全面实现。

 

    “扶贫政策来之不易。脱贫是特困村的‘特权’,要抓住机遇,用好这个‘特权’,用足这个‘特权’,鼓足干劲,争取早日扔掉穷帽子,使百姓走上富裕路。”县长罗云道出了特困村群众的心声。

 

    攻坚:让群众腰包鼓起来

 

    2014年1月15日,当广元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第6次来到特困村——大坝乡南溪村调研时,村民代仕华拉着向此德的手激动地说:“我们南溪村变化太大了!南溪村老百姓永远感谢党和党的各级好干部!

 

    2012年以来,县上累计投入各种帮扶资金700余万元,彻底改变了南溪村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优化了居住环境。同时,帮助村民发展产业。如今,南溪村家家户户都发展了银杏、土鸡、生猪、魔芋等产业。仅代仕华一户去年就栽植银杏500余株。南溪村人均纯收入大幅增长:从2011年的2600元增加到2012年的3500元。“要不是县上惠民帮扶中心和乡上领导们送来7000多元,我家孩子不会那么顺利住院,也不会恢复得这么好。”大坝乡白血病患者王小虎的母亲满怀感激。

 

    通过灾后重建,老百姓住进了新房,但由于受地理条件制约、经济基础薄弱以及“5·12”特大地震破坏,全县返贫现象较为严重,为此,该县出台“十大救助制度”,对因灾因病返贫基层干部、党员、洪灾、火灾受损户、重大疾病患者等各类困难人群实施救助,从而构建起以城乡低保为基础、临时救助为补充、各项救助制度相配套的新型社会救助体系,有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在10个特困村建设转化工作中,青川县加大“十大”救助制度的救助力度,通过三年多工作开展,全县累计发放各项社会救助资金5000多万元,使全县45327人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助。

 

    该县“输血”与“造血”并举,相关部门为10个特困村开展30余次实用技术培训,并为每村安排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使每个特困家庭至少有1名技术明白人;按照“免学费、免住宿费、免生活费”的“三免”原则,为特困村免费培训技术型务工人员300多人,实现劳务收入800多万元。

 

    青川县扶贫和移民局局长李国锋告诉记者,该县在财政十分紧张的情况下,连续3年每年为每个特困村投入发展资金45万元,用于支持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和特色产业发展;县级相关部门也根据相关规划,为每个村安排至少1个项目,投入一定扶持资金;同时加大了信贷力度,通过农户自筹资金、投工投劳等方式,广泛吸引社会资金,缓解了发展资金不足的矛盾。目前,该县已整合相关资金6500万元,用于特困村的扶贫开发和产业发展,并收到了良好效果。

 

      展望:特困村迈入“新时代

 

    “路修好了,办事方便了,要做的事就多了。”在楼子乡,这是记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在乡党委书记贾志勇的陪同下,我们沿着一条条整洁的硬化路面走访了该乡特困村燕子村。

 

    除了道路绿化、硬化的漂亮外,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则是全乡的安居工程:每到一处村民集中聚居点,都会看到有一座横跨河流两岸的桥梁相连,有了它,村民们不用再拴着绳子、摸着石头过河,洪水季节砍树横在河两岸、人人争过独木的历史也一去不返;太阳能光亮工程的实施,让每条通村道路旁,每个村民聚居点在漆黑的夜里,也有了与城里一样的浪漫,山里的人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听说有人来采访,正在忙碌的燕子村村民李朝荣带着一身的泥土就跑来了,看着村里建起的一座座生态庭院、一处处幸福新居,他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特困村扶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发生的惊人变化:“我们村里可是换了一个天地,生态新村的建设完成,让人们觉得一切都是新的,新修的道路,新建的民居,特别是村里的人,大家都争相发展产业,在致富的道路上劲头十足。

 

    李朝荣已年近6旬,是乡上的产业发展示范户,家里几代人都在种植银杏,育苗技术十分成熟。目前,他有近1000棵银杏正茁壮成长。两年前,来自都江堰的商贩曾出价20万购买,他都没有舍得卖。“银杏是青川的特产,我舍不得卖到外地,要让它在家乡的土地上扎根。”据了解,李朝荣的银杏全部在县内实现自销,一棵近30多年树龄的银杏卖价达到了18万。

 

    谈到脱贫致富,马公乡朝阳村养殖户何立东可谓“”了一把。

 

    在政府相关配套资金的扶持下,何立东在当地搞起了生态养殖:“山里搞养殖,既绿色又环保,绝对不愁销路。”去年底,他精心养殖的60多头羊,为家里带来6万元的收入。今年,他又张罗着扩大养殖规模。

 

    在马公乡,一个个产业正在政府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自从通村入户道路建成以来,山里的生态腊肉、药材等农特产品就成为外界争相订购的香饽饽,每年春节前都会被来自成都、绵阳等地的经销商一抢而空。当地群众数着用辛勤换来的厚厚的钞票,人人乐得合不拢嘴。

 

    扶贫还在向纵深发展。县委县政府在千方百计救济和帮助困难群众、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在注重培养农民的创业理念和劳动技能。通过3年努力,实现每户家庭都有一个产业项目、一个技术明白人,一个转移劳动力,年增收额在万元以上的目标。“扶贫之路任重道远,思路宽才能道路宽。除了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外,对于贫困村、特困村,专门开‘小灶’,制定帮扶措施。”县长罗云对记者说,“只有非常态的‘输血’与常态的‘造血’并举,才能使贫困人群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