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谷局长在贫困地区县(市、区)长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研讨班上的总结讲话

28.10.2015  11:36

(录音整理)

(2015年10月26日)

省扶贫移民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  谷

 

同志们:

为期4天的贫困地区县(市、区)长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研讨班今天就要结束了。这次培训研讨是在全省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全会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全会部署的重要节点,继上次贫困地区县(市、区)党委书记培训研讨班之后的又一次重要的扶贫攻坚专题培训,其本身也是贯彻落实省委全会精神的一个具体举措。在省领导的重视关心下,在省委组织部、省委农工委和省扶贫移民局的精心组织下,在全体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圆满完成了各项培训任务,达到预期效果。在此,请允许我代表主办单位对成都市委党校的全力支持和周到安排、各位授课领导、专家和老师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对研讨班取得的丰硕成果表示热烈的祝贺!

4天来,培训研讨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聚焦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立足理论指引、政策解读、方法研讨,采取专题辅导、案例教学和交流探讨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大家深入学习研讨了“五个一批”行动计划、“3+10”扶贫攻坚组合拳的政策体系,以及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路径方法。可以说,虽然时间不长,但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新颖、讲解深刻,理论性和操作性都很强。4天来,大家倍加珍惜此次学习研讨机会,妥善处理工学矛盾,全身心投入学习研讨,自我高标准、严要求,深入学习思考,积极交流互鉴,展示了良好的作风形象,贡献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留下了很多精辟的见解和有益的思考,没有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殷切希望。

从大家分组讨论和刚才学员代表的发言中,我们感到,通过这次培训大家普遍感到收获很大,受益良多。概括起来,取得了三个方面的成果。一是进一步坚定了扶贫攻坚的信心和决心。通过学习讨论,大家深刻认识到扶贫攻坚事关全面小康,事关“两个跨越”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是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四川实践的重大任务,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使命,切实增强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使命感和紧迫感;二是进一步深化了扶贫攻坚政策的理解和把握。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对习近平总书记的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和省委扶贫开发决策部署的丰富内涵、核心要义把握得更加深入,理解得更加透彻,加快了从学习政策到落实政策、从执行政策到结合实际细化政策的转变。三是进一步清晰了扶贫攻坚的思路和举措。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对省委全会“五个一批”行动计划、10个专项扶贫方案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把握得更加纯熟,在推动实现政策措施无缝对接、抓好项目资金落地等方面形成了好思路、好点子,许多困扰扶贫攻坚的具体问题也有了解决的路径和方法。希望大家把此次培训研讨作为一个加油站,继续下功夫、用实劲,把中央和省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学习好、领会好,把学习培训成果转化为指导工作实践的理论武器和行动指南,投入全部身心和精力,集中各方智慧和力量,坚决打赢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

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召开3个多月以来,省委常抓不懈、紧抓不放,先后召开6次常委会听取了42个单位党组党委、2个市(州)党委的专题工作汇报,接下来省委将重点听取市(州)汇报,可能还将听取县(市、区)汇报。全省各地各部门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强烈的历史担当,迅速学习贯彻,在合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达到思想、认识和行动的空前统一,全省上下形成了前未所有的扶贫攻坚良好态势和浓厚氛围。我的总体判断为“五个基本”。一是贯彻落实全会部署基本结束。绝大多数市(州)、县(市、区)都按照省委全会精神,结合本地实际,召开了全委会,出台了扶贫攻坚《决定》,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几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和专项重点工作,高位部署,强势推动。二是扶贫政策规划方案基本出台。绝大多数市(州)、县(市、区)围绕扶贫攻坚《决定》,及时制定出台了本地特色政策、规划和方案,形成了“1+N”的本地化、具体化、特色化的扶贫攻坚计划,纷纷打出了一整套扶贫攻坚组合拳。三是驻村帮扶干部和“第一书记”下派基本完成。各地在去年启动驻村帮扶工作的基础上,今年下了更大决心,完成了“第一书记”的选派工作,加大了驻村干部的统筹调配力度,实现了包村包户全覆盖。四是扶贫组织机构、人员力量、经费物资保障基本到位。各地都高度重视扶贫机构和干部队伍建设,部分地方还及时调整充实了扶贫组织领导和工作力量,扶贫局长进入政府党组班子,同时加强了本级财政扶贫资金专项投入和物资调度。五是扶贫宣传造势氛围基本形成。各地抓住扶贫《条例》和全会精神宣传宣讲契机,采取丰富形式和有效途径,加大扶贫攻坚的宣传造势力度,形成“报上有字、电视上有影、广播上有声、网上有专栏”扶贫攻坚宣传声势,有效凝聚起社会各界的扶贫共识和行动合力。

可以说全省扶贫攻坚的势头正劲,劲头正足。下一步,各地各部门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的核心任务就是要抓紧、抓紧、再抓紧,落实、落实、再落实。下面,讲三点意见建议。

一、进一步深刻把握扶贫大势,在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上有真作为

推动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决策部署落地、打赢扶贫攻坚决战既是当前一项特殊任务和紧迫任务,必须时不我待抓好,也是今后一个较长时期内的带有关键性的重大任务和战略性的长远任务,必须持续用力推进。

第一,思想意识上要更“”。从全国来看,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立足“四个全面”布局的战略高度,对扶贫开发工作空前重视、持续关注,打响了新一轮反贫困之战。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国内考察是行必看扶贫、言必讲扶贫,我认为中央对抓好扶贫攻坚工作会再用力、再加劲,目前中央正在对全国7017万贫困人口按“五个一批”进行梳理归类并制定相关政策;从我省来看,省委、省政府将扶贫开发工作摆上重大议事日程研究部署,特别是今年以来,将扶贫开发工作提高到战略地位、全局工作和中心任务的高度来谋篇布局、全力推动,东明书记、魏宏省长不但亲自抓,而且是大抓特抓、常抓紧抓,密集研究,频频出招。目前,全省扶贫攻坚真正进入到狠抓落实、全力实施的关键阶段。我认为只要贫困一日不除,省委、省政府在扶贫攻坚这件事上就一刻也不会松手、更不会放手。大家一定要继续在推动扶贫攻坚“造势”“成势”上下功夫,把人心聚齐,把拳头攥紧,不断保持扶贫攻坚的“热度”和“强度”。

第二,工作摆布上要更“”。贫困地区必然会面临比发达地区更大的经济发展压力和民生改善压力“双重压力”,究竟孰轻孰重或者孰先孰后,是摆在大家面前的一项重大课题,非常考验我们的智慧。在我看来,千万不要把经济发展和扶贫攻坚对立起来,不要抓成“两张皮”,贫困地区表面上或者短期看,是经济发展的瓶颈,但从深度和长远看,扶贫攻坚的优势就是经济发展的潜力所在。虽然解决贫困问题会有很多先天不足,但是贫困问题一旦解决好了,就是贫困地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就会推动经济强劲发展。所以,扶贫工作既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作,也是一项重要的经济工作。二者并不相悖,而是相辅相成。随着中央和省上一系列超常举措、硬性办法的出台,各类优势资源会源源不断向贫困地区聚集,将为贫困地区的发展增添更多的新鲜血液和更强劲的发展动力。这就需要大家以扶贫攻坚来统揽发展全局,始终保持对扶贫攻坚的专注定力。

第三,思路方法上要更“”。为贯彻落实好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决策部署、打赢扶贫攻坚“硬仗”,大家应立足本地实际,从六个方面用心、用力,推动扶贫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一是推动扶贫开发政策化。全面消化吸收全会精神,因地制宜开展政策设计,将中央和省委关于扶贫开发的决策部署转化为指向精准、符合地方实情、惠及广大贫困群众的扶贫攻坚综合性政策或专项政策。二是推动扶贫开发制度化。任何工作靠临时性推动是不可持续的,扶贫开发工作也是一样道理,必须运用法治性思维,着力推动扶贫开发制度化。各地要以推动实施我省扶贫开发《条例》为契机,努力将全会的决策部署和扶贫开发实践举措上升固化为制度规范,真正走上制度扶贫、依法治贫之路。三是推动扶贫开发可操作化。丰富完善推进手段,细化实化推进方案,建立实在管用的推进机制,制定操作性强的推进措施,把每一项工作想清楚、理明白、抓实在。四是推动扶贫开发可监评化。通过完善监督、监测和管理制度,建立起定性和定量的监测指标,实现对脱贫目标任务和进展情况的可监测、可评估。五是推动扶贫开发成效化。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决策部署要最终体现在精准减贫上,其主要方法是强力实施“滴灌式”的精准扶贫,让贫困群众增强获得感,确保减贫效果看得见、摸得着。六是推动扶贫开发理论化。今年,我省扶贫开发在全国已经创造“两个第一”:一是开展了大督查、大调研;二是召开全委会研究部署。各地也要及时将本地扶贫开发工作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进行系统总结、探索规律、理论升华,提炼上升为可复制、可持续的扶贫模式,实现扶贫开发既有实践成果又有理论成果,争取为全国、全世界减贫事业提供理论支撑。

二、进一步突出把握工作重点,在推动精准扶贫落地生根上有硬举措

省委全会围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主线,结合我省实际出台了“五个一批”“六个精准”“五大机制”“五大政策”“六大举措”等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3+10”扶贫攻坚组合拳,这是全省扶贫攻坚的总体设计、制度安排、战略布局和基本路径,是推进工作的重要指南和根本遵循。各地既要逐条逐项细化分解、对接落地,又要抓住关键、重点突破,现阶段要把“六大方面”的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

第一,把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做得更深更细更实。精准扶贫首先要保证对象精准。贫困信息数据是实施精准扶贫的“靶心”。尽管去年全省花了很大功夫、很多精力抓精准识别建档立卡工作,今年又进行了核实,但是各地就一定敢保证识别精准、数据真实准确吗?国扶办将在11月份组织开展建档立卡数据“回头看”,对此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一是深刻吸取广西“马山县事件”的教训,继续加强对贫困建档立卡数据的复核,督导扶贫移民、财政、公安、民政、残联、人社等有关部门对贫困人口信息进行比对核实,特别是在对“五个一批”贫困人口分类梳理时必须核实校准,确保所有贫困人口不错统、不漏统,信息真实准确。二是督促相关行业部门对“五个一批”贫困人口的需求清单和任务菜单,做好相关政策的对接。三是抓好减贫对象的建档立卡工强化对贫困人口的动态管理,实现有进有出、进出有序。

第二,把干部驻村帮扶工作做得更深更细更实。目前,全省已对驻村干部、“第一书记”选派到位,但在管理手段、工作抓手、帮扶实效上还存在亟待改进完善的地方。我们近期调研发现,很多驻村干部没有农村工作经验,对扶贫工作也不熟悉,没有找到工作抓手和帮扶突破口,个别地方的驻村干部对驻点帮扶贫困村的基本情况、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都还没完全搞清楚、弄明白,帮扶工作还浮在面上。各地一定要强化县级政府统筹调度和综合管理的主体责任,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强化对驻村干部的扶贫政策、操作技能、工作方法等业务培训,提高能力水平。二是帮助驻村干部找到帮扶抓手和工作突破口,指导抓好精准识别、制定村级扶贫规划、建立帮扶台账、实施扶贫项目等扶贫业务工作,确保驻村干部人人都成为扶贫能手和治贫行家。三是加强对驻村干部的日常管理和督查考评,严禁驻村帮扶工作走形式、走过场,必须从制度上和措施上保证驻村干部实实在在开展工作、发挥作用。四是关心驻村干部的工作生活,出台相关保障政策,以保证驻村帮扶干部必要的工作手段、工作经费和工作条件,使驻村干部真正沉下去、动起来。五是指导贫困村“第一书记”、驻村干部妥善处理好与村”两委”关系,原则上“第一书记”、驻村干部不得脱离村“两委”这个基层组织开展工作,要确保村级一班人同心同向同力。

第三,把精准扶持措施做得更深更细更实。近期调研中发现一些地方在精准扶贫措施制定上还是一个大框架、多雷同,不够精细、不接地气、不服水土,贫困群众不知晓、参与积极性不高。前不久国扶办组织的扶贫开发工作督查发现,一个地方为一户残疾贫困户制定帮扶措施是“养羊130只”,这显然不切实实际。这项工作确实要花很多心思、要做很细的工作。各地要真正把思想聚焦到精准扶贫上来,把行动落实到精准扶持上来,把精准扶持措施谋划好、制定好、实施好。重点抓好五项工作:一是科学制定“十三五”扶贫规划,将扶贫开发精准纳入各地“十三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重点专项规划和行业规划。二是制定好“五个一批”扶贫攻坚行动计划的细化政策措施和配套实施方案。三是因户施策制定好贫困户精准帮扶措施,并将相关的产业项目、时间进度、增收计划进行公示公告。四是创新推进旅游扶贫、电商扶贫、光伏扶贫、扶贫小额信贷等精准扶贫工程,这些都是可以直接见效的精准扶贫措施。我省个别地方已经在这几个方面积极推进试点,并取得明显成效。最近,中国扶贫基金会在我省召开了电商扶贫研讨会,阿里巴巴、京东和苏宁云商等互联网巨头对开展电商扶贫展现出良好的合作愿望,各地可以积极对接,加以试点。五是根据10个扶贫专项方案,加强衔接,合理确定项目资金规模,认真制定实施计划,扎实推进10项重点工作项目化、具体化,尽量做到到村到户,确保上下对接、有序落实。

第四,把资金项目使用管理做得更深更细更实。在扶贫“四到县”的新形势下,对扶贫资金的使用管理要注意把握三个方面:一是加强对扶贫资金的统筹整合。全会对扶贫资金项目的县级统筹整合作出了硬性规定,明确要求省直有关部门每年投向贫困县的项目资金原则上达到50%以上,并以县为单位进行统筹整合。但我们调研发现,各地普遍对相关资金的整合力度不够,仍然存在“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的现象。其中可能既有相关项目资金使用权限的原因,也有方法欠缺、手段不多、力度不大的原因。各地要按照省委全会要求,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客观需求出发,创新方法和手段,加大对各类扶贫资金的统筹整合力度。二是处理好农民普惠和扶贫特惠的关系。农村是“不患寡而患不均”。我们落实对农民的普惠性政策的同时,更要加大对贫困群众的特惠性扶持,解决好贫困村贫困户最想、最愿、最急的事情。特别是在统筹整合项目资金时,千万不要让财政扶贫资金“被整合”了。三是强化扶贫资金的管理监督。扶贫“四到县”是一把“双刃剑”,县级党政既有了更大的决策自主权,又有了更重的资金管理责任。各地一方面既要用好扶贫资金,更要管理好、监督好扶贫资金,动用纪委、监察、检察、反贪、审计等监督力量,丰富监督手段,切忌扶贫资金截流挪用、跑冒滴漏,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安全和效益。

第五,把动员社会参与扶贫做得更深更细更实。社会扶贫作为与专项扶贫、行业扶贫并行的“三驾马车”之一,其空间和潜力巨大。一是加强宣传引导。采取多种宣传形式,不断激发扶贫济困的正能量,营造扶贫济困的浓厚氛围。二是丰富平台载体。大力支持发展扶贫公益慈善组织,扎实开展“结对认亲、爱心扶贫”公益活动,用好“四川爱心扶贫网”,将需要帮扶的贫困户影像、文字等资料上传网站,由省级对接有关爱心企业和爱心人士开展结对帮扶。三是探索模式机制。研究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机制,用心聚力激发和动员社会力量深度参与到扶贫攻坚决战中来,真正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发力的大扶贫格局。

第六,把精准减贫的推进举措做得更深更细更实。精准扶贫的最终落脚点在于精准脱贫、精准减贫。各地要在推进精准减贫上切实做到“三个到位”。一是减贫计划到位。按照“到年到月、到片到县、到乡到村、到户到人”的“八到”要求,对减贫任务进行细化分解。从督导调研情况看,有的地方在时间节点安排上显得有些操之过急,很多地方都提出了“五年目标三年完成”或者是“五年目标两年完成”,这对于扶贫任务较重的地方可能会比较难以实现,特别是在扶贫资源与扶贫需求“供需矛盾”大的情况下,国省扶贫资源不可能提前安排、提前下达,各地是很难在短期时间内筹措起与脱贫需求相适应的扶贫资源。这说明有些地方对扶贫攻坚的艰巨性、长期性还没有足够的认识。二是推进机制到位。实行扶贫开发工作挂牌作战、定期督办,落实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台账,定期研究扶贫开发工作,定期召开精准扶贫现场推进会,以钉钉子的精神一项项地盯紧落实。三是评价考核到位。加强对乡镇党委政府和行业部门的扶贫开发工作考核,推动减贫任务定期交账销号。

三、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在解决精准扶贫“最后一公分”上有新突破

在这场扶贫攻坚决战之中,坚实的基层基础是决定扶贫开发成败的关键因素。当前,各地要将工作重心前移,在推进乡村两级思想转变、观念转变、作风转变和方法转变上下功夫,真正解决中央和省委扶贫开发决策部署落地的“最后一公分”问题。

第一,更加注重加强严实作风建设。在保证扶贫攻坚干部力量的同时,更为关键的是要加强干部作风建设,用严实作风推进扶贫攻坚。因为顶层设计再好,如果到了乡村走了样、变了形,甚至“跑冒滴漏”,精准减贫就是一句空话。各地要将扶贫攻坚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重要平台,把党委系统、群团系统的力量发动起来,真正用严的行动、实的作风推进扶贫攻坚,否则扶贫攻坚仍然落在“空挡”里,见不到实效。

第二,更加注重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既要带着对贫困群众的真切关怀和深厚感情,为群众多干事、干好事,又要杜绝政府“大包大揽”、群众看“热闹”的现象,杜绝把扶贫攻坚变成“养懒汉”“代行孝”的活动,否则只会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我在地方调研的时候,座谈会上有老乡就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现在干部作风倒是转变了,但群众的思想观念也应该改变,现在都不提教育群众的话了。”这倒是引起了我的思考,大家在这方面应该有更深的体会。我们要在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施兜底扶贫的同时,积极引导贫困群众树立“靠勤劳双手脱贫致富、建设美好家园”的思想,依靠群众、发动群众,提倡回乡创业、回乡实干脱贫,充分调动贫困群众参与扶贫开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三,更加注重创新农村经营模式。扶贫攻坚不仅是一项重大的扶贫解困活动,又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不断壮大集体经济的重要契机。在扶贫攻坚过程中,在带动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的同时,也要加大对集体经济的培育力度,做到“一箭多雕”“一举多得”。省上正在研究退出机制,其中对贫困村的“摘帽”退出将设置两个重要指标,一是贫困发生率指标,二是集体经济指标。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就不能退出。各地要切实抓住国家对扶贫攻坚的倾斜支持,大力创新资产扶贫、收益扶贫等新模式,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群众增收,逐步实现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确保贫困村、贫困户稳定脱贫发展。可以说,扶贫攻坚既是“三农”工作的基础,又是“三农”工作的活力所在、增长点所在。

同志们,扶贫攻坚既是一项使命光荣的崇高事业,也是一项系统复杂、任务艰巨的重大责任,离不开大家艰苦细致的工作。希望大家带着学习成果融入工作、指导实践,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意识、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政治担当,扎实推进中央和省委扶贫攻坚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坚决打好打赢全省扶贫攻坚战,绝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