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打车"神器"调查:拒载有了新理由 不用软件打车难

20.02.2014  11:31

    制图/卢浩

    记者调查“嘀嘀”“快的”软件打车市场发现,不用软件打车难、重复接单赚补贴、一心二用危险驾驶等现象频频出现——

    【编者按】

    近日,“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两大软件之间的“烧钱”补贴大战不断升级。2月18日,“嘀嘀”打车宣布将对乘客的补贴增至12元至20元不等,随后“快的”打车将补贴提高至13元,在“永远比对手多补贴1元钱”的口号下,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两家打车软件市场红火的背后有无问题?该如何规范市场秩序?软件打车这一新事物能持续红火吗?即日起,本报推出“‘嘀嘀’‘快的’软件打车市场透视”系列调查,敬请关注。

    2月18日一早,成都市民叶莞出门上班,她用手机上的“嘀嘀”打车软件提前预约了一辆出租车。到达目的地车费是15元,当叶莞用微信支付时发现,“嘀嘀”打车的补贴已悄然升至12元,几乎“免费”的打车体验让她欣喜不已,“简直是打车‘神器’”。

    当天凌晨,“嘀嘀”打车把补贴金额上调至最低12元,最高20元;同日下午,“快的”打车也宣布将补贴调至13元。眼下,软件打车正火,方便了市民出行,乘客、司机的双重补贴让消费者拍手叫好。为更好占领市场,“嘀嘀”“快的”两大打车软件更是在马年春节前开启了“烧钱升级战”,且愈演愈烈。

    但“软件打车”红火的同时,也有市民不客气地“拍砖”,反映了随之产生的一些问题。对此,记者进行了调查。

    [问题一]拒载有了新理由 不用软件打车难

    19日上午10点,记者错开上下班高峰,在成都干槐树街边等出租车。记者面前呼啸而过3辆空车,但奇怪的是,司机明明看到了记者挥手,却都不停车。

    5分钟后,记者终于坐上第4辆空车,报出目的地盐市口后,司机唐乾康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手机上通过“嘀嘀”打车软件抢单。“有人在家乐福青石桥店下单,刚好顺路,你在那儿下,我在那儿接他,节省时间。”唐乾康说,现在他平均每天在“嘀嘀”打车和“快的”打车软件上接50个左右的订单,并且每天都在增多。“我现在更倾向于用手机软件抢单,只要抢到单,我就不载路边等车的客人了,空车不停。今天接到你,都是运气,我那会儿刚好没抢上单。”一路上,竖立在方向盘上方的手机都在嘀嘀作响。

    目前热衷用软件打车的以年轻人居多,中老年市民大都不知晓。“啥子打车软件,我连手机都不用的。”在盐市口,记者询问正在路边等出租车的赵大爷,老人家对打车软件一无所知,在路边耐心等候了近20分钟才坐上空车。

    [乘客声音]

    打车软件反而增加了打车难度,现在经常遇到空车不停。我们年轻人还好说,大不了去下个APP应用软件适应这个潮流,但对老年人来说就不容易了,我很担心父母以后出门打不到车。□记者 安微 赵若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