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专访我校政教系78级校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怡

10.05.2018  10:20

  编者按:

  党的十九大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国家提升高等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大战略决策。作为国家战略,“双一流”建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格局必将产生深远影响,对地方性省属院校的发展也将起到强大的推动作用。

  四川师范大学作为四川省师范院校中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大学,面对新时代的新要求和四川教育加快发展的新任务,系统推进和加强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四川师范大学责无旁贷,使命光荣。面对新时代的新机遇、新挑战,学校构建了“24356”的办学思想体系,为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的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和特色鲜明的教学研究型大学”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学校坚持实施“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动力、以广泛吸纳社会资源为抓手、以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为保障、以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证”的治校方略,以“双一流”建设为契机,稳步推进学科建设,不断优化学科结构,大力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不断加强高水平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积极应对中国高等院校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作为助推母校发展的重要力量,我们的校友在各条战线上奋发作为,取得了令母校骄傲的成绩,他们有着浓厚的“狮子山”情结、“饮水思源、爱校荣校”的可贵精神,长期关注、关心、支持学校各项事业发展。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校友们情系川师,愿为母校的“双一流”建设添砖加瓦。在建校72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校友会专访了我校在高校科研界的校友代表,他们中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专家,他们有着强劲的专业学科背景、丰富的工作经验和阅历,他们有着共同的名字:四川师大人!

  让我们一起聆听他们在“双一流”建设上的宝贵建议,重温难忘的狮山往事,感受他们对于母校的眷眷深情......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专访我校政教系78级校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江怡

江怡简介

   江怡  我校政教系78级校友、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分析哲学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哲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1985年研究生毕业于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1991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曾任教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91-201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并担任现代外国哲学研究室主任等职。1995年起,多次访问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等,并在韩国和台湾地区从事学术研究。系英国牛津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美国罗格斯大学访问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分析哲学、语言哲学、心灵哲学、形而上学、英美哲学与欧洲大陆哲学比较研究、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等。出版著作6部,主编4部,主编丛书2种,译著6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中英文论文300多篇,主持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多项。

写给母校 

江怡

  应当说,四年的大学生活给我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广阔的思想情怀,训练了敏锐的思维能力,这些对我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想当初,我选择到母校读书,心中始终怀有成为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看现在,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师范大学的人民教师。

  虽然我后来从南开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和工作,但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在学术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绩,我都会把母校和恩师的培养摆在第一位!

  第一,发展教师教育是立校之本。师范大学原本就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希望所在。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强,则民族强。我们应当坚守这个教育阵地,把最大的精力用于发展教师教育,立志为国家培养最为优秀的教师人才;第二,加强对外交流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第三,加强学术内功训练,大力鼓励教师科研成果发表,设立奖励机制。

  我的母校——四川师范大学,虽然位于西南,但在外依然名声大震,众多著名校友的辉煌成就为母校增添无限光彩。我行走于世界,常常以自己出身于四川师范大学而自豪。惟有不断进取,加强对外交流,才能争取更大资源,才能获得更大声誉,要立志把母校办成具有国际声誉的高校,只有扩大了国际影响,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有优势地位。

  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没有优秀的教师,就不会有优秀的学生。我常说,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火车头,而科研则是学校教育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灵或不工作,火车头也就无法正常启动了。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取得优异的成绩,这首先就在于我们的科研工作是否能够跟上教学的步伐。所以,学校应当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基本导向,以科研发展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动力,只有这样,母校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如果你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就要认真地在这个领域中做下去,一定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

  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古训依然是我们今天需要牢记并身体力行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要认真对待每个问题,仔细考察每个论据和论证,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以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做好自己的学问,也才能做好一个人。这些都是我努力工作的基本原则。

  开展对话交流,学术贵在思想碰撞。个人的学问无论如何高深,都要与同专业的同仁展开对话交流。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没有对话交流,个人的思想就无法得到认可,学术也无法得到推进。所以,青年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用自己的论文说话,让自己的观点发言。

  校友会是联系母校与其校友的重要纽带,也是建设母校的重要途径。所有的校友在校友会中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同学。所以,感谢四川师范大学校友会为所有校友所做的大量工作!                                                                                               

对话江怡

  记者:江怡教授您好,您是我校政教系 78 级校友,今年是您入校 40 周年,请您聊一聊 40 年前初进狮子山的情景。在母校学习生活的四年时光为您今后的学术发展道路奠定了怎样的基础?哪位老师对您的影响最大?

  江怡 :2018年是国家改革开放40周年,我很幸运地赶上了这个历史发展的最初阶段,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进了大学校园,走进了位于狮子山的四川师范学院(现在的四川师范大学),开始了我人生的真正旅程。

  初入校园,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中学生来说,一切都是那样新鲜好奇。宽大明亮的教室、藏书丰富的图书馆、生龙活虎的运动场,这些都深深地吸引着我年轻的心。特别是来自四川各地以及部分来自北方的同学们,给我带来了与我之前完全不同的生活经验和关于外部世界的认知。我和几个从中学刚毕业的同学一样,在这些年岁都可以做我的叔叔的同学面前,显得幼稚青涩,无论是在生活阅历还是在思想内容上,刚开始似乎都难以与他们达成对话。但我们有共同的目标,共同的理想,就是为了国家的“四个现代化”建设好好学习。正是怀抱这样的目标和理想,我们努力学习,刻苦钻研,在当时的在校学生中逐渐形成了“苦七七,读七八”的风尚。这里的“七七”就是比我们早半年入学的1977级同学,他们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批大学生,基本上都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在广阔的农村大地奉献了自己的青春,重返课堂对他们来说既是来之不易的机会,也是迎接知识洗礼的挑战,所以,读书对他们来说是一个“痛并快乐”的过程。而对于1978级的我们而言,虽然其中也有不少同学是在第一次高考失利后再次尝试而进入大学的,但与1977级相比,我们似乎多了一些学习的耐心和勇气,却也少了一些生活的阅历和思考。读书和学习,至少对当时的我来说,是人生头等重要的任务。直到毕业很久之后,我的同班同学还回忆说我当时的学习状态犹如海绵吸水,如饥似渴。现在想来,也正是当时努力学习的劲头,才培养了我今天阅读的习惯和思考的方式。

  我入校时头两年所读的专业是思想政治教育,后两年进入哲学师资班学习,系统学习了哲学基本理论和思想方法。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的通识学习中还是在哲学师资班的专业学习中,广泛了解人类历史上的思想理论,学习来自不同领域的各种知识,成为我基本的学习态度和方式。我经常与现在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同学们说,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最大特点是满足了大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即知识的通识性和思想的广泛性。大学中学习的专业理论和技能,也许会在学生们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后被更新或丢弃,但广博的知识和深刻的思想会使同学们受益终身。这些正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应当而且能够提供给同学们的最大财富。现在国内大学开始推行的“PPE”专业,即“哲学、政治与经济”,其实正是我们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学习的主要内容。我们的专业学习还需要上通历史,下达现实,古今中外,天文地理,无所不包。也正是这样广博的学习内容,形成了我在后来专业研究中视野开阔,思维缜密,分析入微,论证有据的特点。应当说,四年的大学生活给我打下了扎实的知识基础,培养了广阔的思想情怀,训练了敏锐的思维能力,这些对我后来的学习和研究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在难忘的四年大学生活中,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还是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师们。在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的教育事业可谓百废待兴,许多教学工作都缺少专业老师,一些老师是临时从外地抽调回来的,一些老师则是边教边学。但承担我们专业主干课程的老师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对自己所教授的内容也是了然于心,所以都能很好地引导我们逐渐步入思想的殿堂。我记得,教授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孙海根老师,教授科学社会主义的程思进老师,教授政治经济学的周刚老师,教授西方哲学的姚定一老师,教授现代西方哲学的骆天银老师等等,他们都是当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最好的老师。孙老师给我们讲授黑格尔哲学,让我了解了思想的深刻和理论的厚重;程老师讲授的科学社会主义,让我知道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根源;周老师的政治经济学,让我惊奇于经济生活的智慧;姚老师的西方哲学史,则让我感受到了理智的魅力;骆老师的现代西方哲学,为我打开了认识世界的一道道大门。所有这些课程以及其他的专业课程,都很好地帮助我很快进入哲学专业,让我在思想的长河中遨游,在概念的辨析中识别方向。当然,除了专业课程的老师之外,班主任张紫仙老师和政教系办公室的所有老师都对我们关怀备至,特别是张老师,当时非常年轻,有不少同学都年长于她,但她非常认真负责,全身心投入到管理班级的工作中,是我们这些小同学的大姐姐。她不仅是一位负责的老师,更是所有同学的贴心朋友。我们毕业后的几次同学聚会,大家都邀请她参加,她看到我们的成长进步也非常开心快乐!

  在所有这些老师中,我特别应当感谢的是骆天银老师。骆老师是我进入现代西方哲学的引路人。记得当年骆老师专赴上海复旦大学求教于刘放桐教授,又到北京、河北等地参加现代西方哲学的专题学习,在人到中年的时候学习全新的知识,领会当代西方哲学的思想,实属不易。不仅如此,他还在学习完成后,立即返回学校,向我们传递了最新的哲学思想,以精炼的语言和流畅的脉络,把当代西方哲学的最新流派和思想观点介绍给我们,让我们看到了外面精彩的世界。这也促使我选择了现代外国哲学专业作为自己的研究生学习方向。骆老师得知我的选择后非常支持,他还主动向我提供了许多参考文献,毫无保留地把他自己的学习材料提供给我使用,这些都让我非常感动。毕业时,我的论文题目是《论杜威的五步说》,骆老师是我的论文指导教师,他手把手地教我如何写论文,如何分析材料,如何形成观点,如何分析论证等等。在他的帮助和鼓励下,我的论文完成得非常顺利,得到了老师们的好评。

  1982年,我们毕业时正值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在西安举行年会,骆老师还把我的论文作为会议论文提交给大会。对于一个刚刚毕业的本科生来说,这真是一个莫大的荣幸。虽然我后来没有参加那次会议,但我的论文被收编于大会论文集中,开始引起学界的关注。正是在骆老师的大力推荐下,我选择报考了天津南开大学哲学系,跟随车铭洲教授学习分析哲学。当我到南开大学报到后,车老师告诉我一个秘密:正是由于骆老师的热情推荐,他才在名额已满的情况下破例招收了我。从川师到南开,这是我人生中的重大转折,决定了我后来的事业发展方向。所以,我始终对骆老师怀有深深的感激之情!虽然我后来从南开大学到中国人民大学又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学习和工作,但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我在学术方面取得了什么成绩,我都会把母校和恩师的培养摆在第一位!

  记者:江怡教授,您在狮子山求学后,到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继续深造,而后赴 牛津大学 、剑桥大学、哈佛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进行学术访问,您现在在北京师范大学任教,请您结合着中西文化视域和现在在师范院校工作的经历,谈一谈母校应怎样发挥教师教育特色来促进“双一流”建设?在“双一流”建设上您有哪些建议?

  江怡: 我从2010年起调任北京师范大学工作,应当说,这个工作岗位的变化也让我进入了学术生命新的历史时期。首先,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时,是以研究工作为主,有时也会到大学里进行学术演讲和交流。我之前曾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任教,对学校的教学工作也有一些初步的经验,但重返校园后,我还是有不少全新的感受。大学以教书育人为主要工作内容,学生是教育工作的主要对象。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这些逐渐成为我的工作指南。这个变化是巨大的,曾有不少人询问,对我的工作岗位变化有何感想?我想,最大的变化是从一个独思冥想的研究者变成了一个诲人不倦的教育者,我为能够把自己的研究成果直接呈现于课堂而感到欣慰,我也为能够有更多的时间与学生们进行思想交流而感到高兴;其次,我来到的是中国最高水平的师范大学,从事教师教育工作也正是我最初的人生理想。想当初,我选择到母校读书,心中始终怀有成为人民教师的远大理想,看现在,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成为了一名师范大学的人民教师。从四川师范大学到北京师范大学,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使得我走上了新的人生道路。在北京师范大学的工作是紧张而有序的,忙碌而丰富的,我对所有学生投入的精力远远多于对自己的孩子,对教学的投入多于研究的成果。我相信,付出就有回报,给与就有收获。从同学们给我的全五分教学评价中,我感受到了大家的热爱和支持!

  母校虽坐落西南之屿,却心系世界之巅,尤以特色学科见长,我早在就读期间就知道,母校在理论物理学、数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在中国古典文学和中国美学等人文学科领域,成绩卓著,名扬海内。我曾在校聆听了物理学教授讲授超导理论,至今对该理论记忆犹新,在后来的学习中仍不断关注。中国古典美学教授皮朝纲更是达名鼎鼎,影响了好几代川师学子。这些都使得我始终对母校肃然起敬,怀念不已。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化,我的母校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取得了快速发展,同时亦面临种种挑战,在“双一流”建设中我们的确需要自我反思,如何保持自身优势,在强手如林的高校发展中取得自己的独特地位。我提出如下几点不成熟的看法。

  第一,发展教师教育是立校之本。师范大学原本就是培养未来教师的摇篮,是国家发展和民族兴盛的希望所在。教育强,则国家强;教师强,则民族强。我们应当坚守这个教育阵地,把最大的精力用于发展教师教育,立志为国家培养最为优秀的教师人才。具体而言,首先,建议成立教育学部,整合所有教育学科资源,建立完整的从学前教育到成人教育,从基础教育到专业培训为一条龙的教育学科队伍;其次,建议申办哲学本科专业,哲学属于学科门类中的单独门类,下辖一个一级学科和八个二级学科。培育和发展哲学学科,就可以最少的投入取得最大的成效,完成对一个学科门类的建设。现在母校哲学专业的教师队伍在西南地区也是很强大的,有中国哲学的蔡方鹿教授,西方哲学的张桂权教授,逻辑学的邹崇理研究员等一大批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的学者,完全可胜任哲学专业的本科培养工作。哲学本科专业的申办对于申报哲学博士点工作大有裨益,对于学科建设而言也大有好处。

  第二,加强对外交流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动力。我的母校——四川师范大学,虽然位于西南,但在外依然名声大震,众多著名校友的辉煌成就为母校增添无限光彩。我行走于世界,常常以自己出身于四川师范大学而自豪。惟有不断进取,加强对外交流,才能争取更大资源,才能获得更大声誉。为此,我提出如下建议:首先,应当重视教师的国内外学术交流,把参加学术交流作为教师考核的重要指标,为教师的学术交流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和鼓励;其次,重视教师申报各类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加大支持力度,为教师申报创造各种有利条件;再次,要加强国际学术交流,努力扩大学校的国际影响力。要立志把母校办成具有国际声誉的高校,只有扩大了国际影响,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占有优势地位。

  第三,加强学术内功训练,大力鼓励教师科研成果发表,设立奖励机制。尤其是在没有课题支持的情况下完成的科研工作成果,要给与后期资助,以利于人才发现和培养。教师队伍建设是学校工作的基础,没有优秀的教师,就不会有优秀的学生。我常说,教学是学校教育的火车头,而科研则是学校教育的发动机。如果发动机不灵或不工作,火车头也就无法正常启动了。在学校教育中,如何保障教学工作正常进行,取得优异的成绩,这首先就在于我们的科研工作是否能够跟上教学的步伐。老师在课堂上的一节课,需要在课下的十年功夫。如果教师不具备良好的科研水平,在课堂上就很难把最系统最前沿的课程内容教授给学生。所以,学校应当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为基本导向,以科研发展为提高教学水平的主要动力,只有这样,母校才能在“双一流”建设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记者:江怡教授,对于从事哲学研究的青年教师和今后有志于从事哲学研究的学子,您对他们学术道路的发展有何指导意见?

  江怡 :从进入母校的哲学师资班学习开始,我进入哲学专业的学习和研究已近40年,其中没有任何改弦易张,不忘初心,坚持当初的专业选择,持之以恒地在自己所选的领地耕耘,这是我多年来从事研究工作的主要原则。我经常说,每个人可以有自己的多种兴趣,但在专业学习上应当坚持一个领域,保持自己的学术自留地。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自己在哲学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了学界的认可和好评。目前,我已经出版的学术专著和合著已达十余部,翻译也有七部,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中英文论文达300多篇。我还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荣誉,也获得了北京市优秀教师和北京师范大学教学名师等称号。

  根据我的个人经历,我认为,现在的青年教师应当在以下方面努力提高自己:

  第一,坚守信念,不忘初心。如果你选择了自己的专业,就要认真地在这个领域中做下去,一定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准备。想当初,我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工作,条件极为艰苦,结婚后没有住房,四处打游击,单位也没有良好的办公条件,一个研究室只有一间办公室。从1991年博士毕业,到2010年离开中国社会科学院,我的主要学术成绩都是在那里完成的,1993年聘为副研究员,2002年聘为研究员。艰苦的条件,没有让我改变初衷,相反,我在自己的研究道路上寻找到了快乐和幸福。虽然哲学专业是一个较冷门的专业,但我坚持下来了,取得了自己的成功。

  第二,加强学习,努力钻研。世界上的所有学问都是需要下苦功夫才能得到的,希望不下苦力就可以获得成果,那并不是做学问的正确道路。“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这些古训依然是我们今天需要牢记并身体力行的。在自己的专业领域中,要认真对待每个问题,仔细考察每个论据和论证,学问来不得半点虚假。只有以这种认真负责的态度,才能做好自己的学问,也才能做好一个人。这些都是我努力工作的基本原则。

  第三,开展对话交流,学术贵在思想碰撞。个人的学问无论如何高深,都要与同专业的同仁展开对话交流。学术乃天下之公器,没有对话交流,个人的思想就无法得到认可,学术也无法得到推进。所以,青年教师应当积极参与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用自己的论文说话,让自己的观点发言。当然,学校应当在这方面为老师们提供更多方便条件。就我个人经验,我正是在参与国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中获得学界的认可的。同时,我出版的专著和发表的文章也带来了学术声誉。因此,今天的青年教师应当重视研究成果的发表,给自己规定一些发表的指标任务。好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更是在他人的批评中改出来的。只有不断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你的研究才会得到学界的关注。

  记者:江怡教授,目前各高校纷纷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积极开展校友工作,您对校友会工作的发展有何建议?

  江怡 :校友会是联系母校与其校友的重要纽带,也是建设母校的重要途径。所有的校友在校友会中找到了组织,找到了同学。所以,感谢四川师范大学校友会为所有校友所做的大量工作!

  校友会不仅发挥了联系校友的作用,同时也是推进学校建设的重要力量。根据我现在所在的北京师范大学的经验,重视校友会的建设应当是学校领导班子的重要工作内容,由一位校级领导专门负责指导。校级的校友会属于学校所属的专门行政部门,各学院也有自己的校友会组织,每年都举行各种校友活动。不仅如此,校友会还发挥着为学校的建设出谋划策和募捐的作用。学校可以增加校友捐赠设立的各种奖学金和助学金项目,并为捐赠者提供相应的政策条件。

  记者:在母校 72 周年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您有什么话想对她说?

  江怡: 在母校72周年生日即将到来之时,我祝愿母校未来的发展蒸蒸日上,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对外交流、社会服务、文化传承等方面都取得更大成绩,在“双一流”建设中再铸辉煌!

  母校生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