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码老官山织机 复原汉代“提花”技术

03.09.2014  06:59

织机模型。

        原标题: 解码老官山织机 复原汉代“提花”技术

        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土门社区卫生站东侧,俗称“老官山”,2012至2013年,这里发掘出了西汉时期的920支医学竹简,部分医书极有可能是失传了的中医扁鹊学派经典书籍。4台蜀锦提花机的模型,是我国第一次出土完整的西汉织机模型,也是现存的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织机模型。

        近日,中国丝绸博物馆官方网站公布,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专项“汉代提花技术复原研究与展示”正式立项,研究的对象就是老官山汉墓出土织机模型相关文物,它们将填补中国古代纺织科技史的空白,解答古代提花织机和提花织造技术的发明时间,发展脉络等相关谜题。

        织机模型“前所未见

        去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的“201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中,成都天回镇老官山汉墓打败了上千个考古项目,斩获了这一中国考古界的“奥斯卡”,成为2013年中国考古六大发现之一,与西安秦始皇陵园、江苏扬州隋炀帝墓并驾齐驱。

        老官山脱颖而出,主要有三宝:织机、医简、人体医学模型。四部蜀锦提花机模型,“前所未见”的,是我国首次出土斜织机实物模型,填补了世界纺织史空白。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纺织服饰史专家王亚蓉说,“织机对研究中国乃至世界丝绸纺织技术起源和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上面的丝线,颜色鲜亮,非常精美。

        破译“提花”技术密码

        此次这四台模型成为国家文物局“指南针计划”的研究对象,研究的重点是为了破译模型上的“提花”密码。将对之进行系统的整理和测绘,研究和探索中国古代提花织机类型与提花原理,复制织造工具,复原生产技术。

        该项目的负责人,中国丝绸博物馆馆长赵丰研究员去年曾说,老官山出土的织机模型,是第一次出土完整的织机模型,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早的提花机模型。对中国纺织史、科技史都具有重要意义,代表了当时纺织手工业的最高水平,甚至对世界纺织史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研究生产技术的核心便是提花技术,探索其起源与演变过程,借此解决汉代提花织造技术的学术争论。并在深入研究、科学论证、系统认识和理论归纳的基础上,实施包括制作3D展示系统在内的相关展示技术,全方位诠释出土织机模型的工作原理与织造技术。

        原型织机高达3米

        4部织机模型的墓室中,躺着一位50岁左右的女性,身份可能是一名织坊主。4部织机模型中,最大的高约50厘米,长约70厘米,宽约20厘米;另外3部织机差不多大。

        另外,随织机一同出土的还有木俑,这些木俑或立或坐,手臂的姿势也各不相同,组成了纺织工的场景,其中还有一名“监工”。根据这些木俑的身高比例,成都考古工作队工作人员曾做出推测:“如果按木俑与现代人的身高比例还原织机到原来的大小,应达到3米多高,4米多长,所有部件组合起来,或有一间数十平米房间大小。

        华西都市报记者王浩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