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得千顷碧波惠泽万千百姓
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 记者付海旭摄
●项目总投资达30.9亿元,是巴中水利建设史上迄今为止投资额度最大的大型水利项目,也是川东北最大的综合水利工程。
●项目涵盖了四大功能:灌溉、饮水、防洪、生态用水,是国家和省市“十二五”开工建设的渠江流域的综合功能最强的大型重点水利工程。
●项目建成后,不仅可以解决南江、巴州40余万亩农田灌溉和40余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而且能够提高灌区及渠江流域下游防灾减灾能力。
●项目建成后,将结束巴中没有大型水库的历史,圆我市400万人民期盼几十年的梦想。
11月19日,一个载入巴中水利和经济社会发展史册的日子。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在南江县桥亭乡桥亭村项目工地举行。一张张笑脸在温暖的冬日下分外灿烂,一阵阵经久不息的掌声在青山中回响。老区人民几十年期盼的大事,今朝终于得以梦圆。
从洪涝到旱灾留下刻骨铭心的“伤痛”
巴中地处四川东北部边缘、米仓山南麓,是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这里是有着400万朴实感恩、辛勤劳作的老区人民,在他们祖祖辈辈耕耘劳作、繁衍生息的历史进程和生命长河中,从来就没有缺少对干旱和洪水的恐惧记忆。
2007年7月,我市境内持续遭受特大暴雨洪灾袭击,降雨量最低的巴州城区134.5毫米,最高的平昌县得胜408.5毫米,全市有138个乡镇、1573个村、28.7万户、130多万人不同程度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达3.25亿元。
南江县水务局副局长罗纪兵回忆说:“当时,南江县城区降雨量达到201.2毫米。上、下河街洪水横溢,最深处达1.6米。南江沿河的上两、桥亭、沙河、下两等场镇无一幸免地遭到洪水肆虐,损失惨重。”
谈到那次大水,当时在市水务局防洪办工作的吴煜华心有余悸,他说:“当时洪水来势迅猛,防洪办工作人员24小时上班,全市四处告急,紧急救援电话接连不断。市委党校、老城低洼地带水灾严重。平昌县城老街、江口镇、驷马镇、白衣镇街道及居民住房进水,巴河沿线群众生命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直接经济损失达数亿元。”2011年7月6日,对于赤溪乡的居民来说,更是一个让他们永远都不能忘却的伤痛日子。这天零时至7时,南江河流域陡降暴雨,倾盆如注,瞬间山洪暴发,532户、1850人受灾,218户、689人无家可归。
河里浊浪滔天,河岸人心惊恐!这样的洪灾,巴河流域的老百姓都有着铭心的感受和刻骨的记忆。
据《南江县志》记载: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仅南江县就发生特大洪灾30多次,其中尤以1965年、1969年、1974年、2003年、2007年、2010年最为严重,灾区群众的生命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
而在巴中众多的乡村,百姓对水的渴望与对水的恐惧一样沉重。
洪水还没有过去,干旱又接踵而至!
地处米仓山南麓的巴中,尤其是南江,受地理条件和秦岭南北分界气候影响,十年九灾,十灾九旱,秋旱、冬旱、春旱连伏旱屡有发生,塘库干涸,溪河断流,农作物减产绝收,群众生产生活十分困难。
南江北部山区的桥亭乡是出了名的旱山乡,山高坡陡,地高水低,每遇天旱,水就成了当地群众最大的问题。
“看着秧苗渐渐变黄,田里裂开了缝,我是几天几夜睡不着觉,这是维系我们全家人生命的粮食啊。”桥亭村村民张先贵回忆起那一场旱灾,双眼噙满了泪水。
红四乡三清村村民杨会宗说:“每年因农田缺水造成的损失,我们这个社加起来减产过半。”
据统计,1959年至2012年的50多年里,仅南江就发生重度干旱81次。全县目前尚有省定旱山村185个,缺水村236个,有超过20多万人饮水不安全。
面对严峻的现实,世代居住在大山深处的老区人民,用质朴的语言和含泪的双眼诉说着对水的渴望和期盼!
从规划到立项创造审批速度之最
2008年11月,南江县红鱼洞水库建设项目纳入国家“十一五“规划。
2009年1月,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测量组进驻南江,红鱼洞水库前期工作正式启动;2009年8月10日,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完成红鱼洞项目建议书编制初稿。
2010年11月25日,红鱼洞水库项目建议书顺利通过国家水利部审批。
2011年1月,省发改委将红鱼洞水库项目建议书呈报国家发改委审批;2011年11月2日,省设计院编制红鱼洞水库可行性研究报告。
2012年2月28日,国家发改委审批通过项目建议书;2012年4月21日至23日,水规总院在成都召开可研报告审查会;2012年8月2日,水利部批复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2013年2月6日,环保部批复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2013年5月20日,省政府批复项目法人组建方案并报国家发改委;2013年10月8日,红鱼洞水库正式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立项。
纵观国内大二型水库审批事例,从开始规划到立项审批一般需要十年甚至几十年。而红鱼洞水库只用了4年多时间。可以说创造了全省大型水利项目审批速度之最。
百年梦圆在今朝,修建红鱼洞水库是南江人民的企盼,是巴中人民的企盼。
“红鱼洞水库从无到有,从开始规划到立项审批,仅仅用了四年半时间!作为亲身经历者,我深切感受到,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没有各级相关部门的关心帮助、没有项目区广大群众的参与支持、没有专家技术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的艰辛付出就没有红鱼洞的今天!”挂联红鱼洞水库项目的南江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郑琼如是说。
机遇来源于关怀,机缘垂青于梦想。历届省委、省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红鱼洞水库建设。2008年,省政府《关于加快水利发展的决定》明确要求“早日开工建设渠江流域巴河红鱼洞等大中型水库”。2009年,时任四川省委书记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宣传部部长刘奇葆在南江视察时强调,要将山区水利基础建设作为革命老区扶贫增收、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并对红鱼洞水库前期工作开展情况提出了明确的进度要求。同年,省委、省政府将红鱼洞水库建设项目纳入水利部与四川省政府“十一五”大型水利合作项目,并写入省委1号文件。
省发改委、省水利厅把红鱼洞水库当作委、厅工作之要,主要领导多次率队深入现场调研指导前期工作,多次亲赴北京协调帮助审批立项,并落实专班专人跟踪办理相关事项。省财政厅、省扶贫移民局、省环保厅、省国土资源厅、省交通运输厅、省林业厅等省级主管部门全力提供技术保障,全程指导前期工作,全心协调审批事项。四川水利设计院精心组织、优先安排、分线实施、封闭作业、加班加点,提前完成了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水利部水规总院和中水北方公司的专家教授,多次深入南江踏勘指导规划设计,科学严谨地组织项目评估审查,有效推动了红鱼洞项目的顺利审批。发展银行倾力给予信贷支持,保障前期勘查设计经费需求。
化支持为动力,承关怀而奋起。建成红鱼洞水库,造福老区人民,是市委、市政府和南江县委、县政府的不懈追求。
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多次赴蓉、上京争取支持、汇报工作,一步紧追一步,没有闲暇,并举全市之力、聚全民之智,成立了市、县主要领导任组长的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前期工作领导小组。南江县从机关和乡镇抽调精兵强将,组建筹备组,兵分三路,赴京、驻蓉、坚守库区灌区,全方位开展工作。采取倒排工期、责任到人,跟踪落实、考核问效等办法,充分汇集和调动各种资源,全力推动红鱼洞水库前期工作。
心中装有百姓,倾力改善民生,工作再难也不难,工作再苦也不苦。从中央到省、到市、到县,再到各级相关部门领导干部,是他们一心为民的情怀,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工作、默默奉献,换来了红鱼洞水库的顺利开工,圆了万千百姓的梦想。
从饮水到防洪四大功能惠泽灌区群众
红鱼洞水库位于南江县桥亭乡红鱼洞处,距南江县城19公里,集雨面积316平方公里,是巴中目前最大的综合大型水利工程。水库坝顶高程652米,最大坝高103.2米,坝顶长317米,库区湖面长13.7公里(尾水至上两银杏大桥下),水库正常蓄水位650米,总库容1.67亿立方米。灌区涉及南江县、巴州区30个乡镇258个村,灌区骨干工程包括1条总干渠、2条分干渠和3条支渠,骨干渠系全长约159.5公里。水库及灌区工程总投资30.9亿元,计划总工期48个月。
国家的殷殷关怀,省上的全力支持,市委、市政府的倾力而为,南江县委、县政府不遗余力的付出,让这个大二型水库究竟能给400万巴中人民带来什么?
省水利厅专家认为,红鱼洞水库作为渠江流域的控制性水利工程,它的建成,将改变南江县、巴州区灌区旱情,有效保障南江县、巴州区及流域沿线的生产、生活用水。改变南江河的污染情况,让枯水季节的巴河、南江河水量充足。最重要的是,红鱼洞水库工程竣工后将提高渠江流域的防洪能力,惠及巴中、达州、广安等地,其社会效益、经济意义十分重大。
南江县政协副县级退休干部、水利局原局长孟正奎为记者详细解读了红鱼洞水库的四大功能。
第一大功能:灌溉。建成后,新增和改善灌面40.96万亩,解决了南江县、巴州区30个乡(镇)灌溉用水问题,干支渠总长172公里,其中隧道长78公里,明渠长83公里,倒虹管7公里,渡槽1.4公里。南江县、巴州区粮食主产区灌溉用水难问题将得到彻底解决,区域经济发展将注入新的增长点。
第二大功能:水库修好后,渠道遍及全县70%的乡(镇),能解决40余万人的饮用水困难。城镇供水和农村饮用水水源将得到保障。
第三大功能:水库建好后可起到防洪作用,配合城区局部河段整治,可将南江县城的防洪标准由10年一遇提高到20年一遇。
第四大功能:生态用水,水库建成后将改变南江河的污染情况和鱼类的种群数。流量可达到每秒5立方米,恢复到上世纪50年代水平,整个南江河流域生态环境将得到极大改善。
从舍小家到顾大家拆迁移民顺利进行
桥亭乡桥亭村是红鱼洞坝址所在地。南江县红鱼洞水库筹备处赵文忠介绍,之所以选择这里为水库坝址,是经过专家精心考查和论证的,主要是这里的成库条件好:一是地质结构非常稳固,从大坝到尾水14公里,都不是岩溶地貌,不存在漏水情况。二是库区内淹没的耕地和搬迁人口相对较少。同时,这里水质优良,无污染。
按照设计,红鱼洞水库库区淹没桥亭乡、上两乡7个村24社,淹没耕地1621亩,淹没林地2685亩,移民安置人口609户1469人,移民搬迁人口543户1920人,企事业单位搬迁17户,专项设施迁建5项,省道公路改线15.69公里。作为惠及千万百姓的民生工程,库区群众大力支持红鱼洞水库建设。
桥亭村以生产核桃、金银花为主,4000亩土地中种植经济作物的土地占2400亩。2008年,该村核桃产量达12万余斤,收入100万余元。金银花产量达10万余斤,收入100万余元。红鱼洞水库修建后,该村经济作物淹没区将达80%。
“对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的村民来说,要让他们突然远离故土迁移他乡,从感情上来说很难接受。但令人感动的是,村民的觉悟都很高,对修水库十分支持。他们都愿意舍小家顾大家。”桥亭村支部书记黄月凯说。
记者在桥亭村6组种植大户王树平家了解到,他家去年种植核桃、金银花收入达1万余元。他对记者说:“我家的房屋、土地、林地将会全部被库区淹没。但我还是支持修建红鱼洞水库这一重点工程。想到更多的人将会受益,我舍去这个小家又算什么?我相信,政府会把我们安置好的。”
“随着水库移民搬迁安置,尤其是九龙湾AAAA级风情旅游集镇的规划建设,库区群众将来致富门路更多,生活环境更好,一个‘碧波荡漾,鱼米飘香,游人如织,和谐安康’的新桥亭不仅属于山村百姓,更属于他们的子孙后代!”谈起库区群众今后的生产生活环境,桥亭乡党委书记苟兵显得格外兴奋。
“让库区移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这是我们工作的目标!”南江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善君对记者说,库区移民按照“集中安置点安置和就地后靠分散安置相结合”的原则,县委、县政府依托红鱼洞水库库区自然条件,规划了九龙湾、丁家坝、桂花园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并委托北京大学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结合移民搬迁安置,将九龙湾规划建设成具有巴山特色的AAAA级风情旅游集镇。企事业单位搬迁将采取“整体规划、一次性补偿、业主自行迁建”的办法,让迁建企业基础设施更加配套,更加有利于生产经营,更加有利于企业发展壮大。红鱼洞水库“先移民后建设”方案已经省人民政府签批同意。省道公路改线工程前期工作基本完成,即将开工建设。
从干部到百姓群情振奋打响项目开工总体战
“我们将把项目作为巴中发展的生命线,围绕项目,超常思维、超常举措、超常付出,依法高效优质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克服一切困难,又好又快地建设红鱼洞水库工程,确保把红鱼洞水库建设成为最优质高效的示范精品工程。”11月19日,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动员会现场,市委书记李刚铿锵有力的声音感染着现场群众。
“国家给了我们山区这么多的关怀,政府又有这么大的决心,我们还有啥子说的呢?将来最大的受益者是我们南江人民、是我们库区群众,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支持水库建设,不给老区人民抹黑……”在红鱼洞水库开工动员会现场,桥亭村二社村民黄开地听了市委书记李刚的讲话后感慨地说,他的话代表着库区群众的心声。
“红鱼洞水库开工建设,我们既感到万分高兴,又深知肩上担子沉甸甸的。”面对红鱼洞水库开工建设,南江县委书记刘凯神情凝重。他说,建设红鱼洞水库是一项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南江70万人民企盼多年的梦想。它饱含着省委、省政府对巴中老区人民的殷切关怀,饱含着市委、市政府的心血和汗水,凝结了各部委的鼎力支持,汇聚了各位专家的智慧和力量。南江的干部群众将不辜负中央、省、市各级领导重托,全力加快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建设。一是整合工作力量。配合市委、市政府尽快组建红鱼洞水库建设管理局;成立水库建设协调领导小组,整合相关工作力量,形成推动建设的工作合力。二是营造良好环境。深入细致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做到和谐搬迁;加强资金调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保障工程建设需求;加强协调,及时解决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完善应急维稳机制,着力营造零障碍、零干扰的施工环境,确保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三是科学组织施工。按照统一安排部署,建立台账,卡住节点,严格落实,加快建设速度,确保早日建成投用。严把质量关,强化管理,注重安全,精益求精地做好每道环节,着力打造经得起历史检验的精品工程。狠抓安全生产,强化教育培训,科学规范操作,保证不出失误、不出事故。四是抓好移民安置。认真、全面落实移民安置政策,依托库区开发,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引导移民逐步走上致富之路。(记者李俊如 谢尚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