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集社会力量 合力脱贫攻坚

25.12.2015  13:15

 

——巴中市2015年社会扶贫工作综述

2015年,我市深入贯彻落实《四川省扶贫开发条例》和省委十届六次全会通过的《四川省社会扶贫专项方案》,健全组织动员机制,搭建社会参与平台,完善政策支撑体系,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扶贫、爱心助贫的良好氛围,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着力构建社会各界踊跃参与的社会扶贫新常态,取得了明显成效。一年来,121个社会组织参与到扶贫中来,直接投入1735个帮扶项目、资金达3.67亿元,3.9万贫困群众直接受益,受扶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加达512元。

一、动员各界力量,营造社会扶贫浓厚氛围

一是充分利用现代传媒开展全民动员。 每周三在巴中日报、巴中电视台等市本级主流媒体开设“聚焦扶贫攻坚”、“持续深化扶贫攻坚”等栏目专题报道;局长带头接受“阳光政务.扶贫专题”专访,开展三期“阳光问廉走进县区”扶贫电视直播,开展中央、省、市委关于扶贫攻坚的决策部署解读电视专访达20余次,让更多的人了解农村贫困现状,了解巴中扶贫形势。提炼宣传巴中扶贫攻坚的时代特征,不断丰富“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巴中精神的内涵,坚持扶贫先扶志、治贫先治愚,一方面培养广大贫困群众的精神自信、脱贫自觉和致富自强,另一方面,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积极倡导扶贫济困、乐善好施的中华传统美德,引导爱心企业、社会组织和成功人士多尽一份社会责任,致富不忘助人为乐。 二是落实各项优惠政策,开展激励动员。 落实企业和个人公益性捐赠所得税税前扣除政策。建立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基金、中小企业发展基金、小额贷款保证保险基金、创业再就业贷款担保基金,加大财政贴息力度。灵活运用各类货币政策工具和政策激励措施,深入推进“金融支持扶贫惠农工程”,鼓励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具有较强脱贫致富带动引领作用的地方特色支柱产业、现代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凝聚社会正能量,开展典型示范动员。 加强舆论引导,组织协调中央、省级和境外主流媒体聚集巴中扶贫,宣传巴中扶贫的成效和做法,用生动、真实、感人的事例讲好巴中故事,宣传最美扶贫人物(巴中两名同志登上"全省十大扶贫好人"榜,各县区也组织"身边十大扶贫好人"评选活动),激发社会扶贫正能量。与此同时,对在社会扶贫工作中表现突出、做出显著成绩的单位与个人给予表扬,让积极参与社会扶贫的各类主体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全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扶贫开发,营造扶贫济困人人皆愿为、人人皆可为、人人皆能为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二、 培育多元主体,凝聚各方力量参与扶贫

        (一)扎实开展“挂包驻帮”。 突出党政机关的示范引领作用,在全市各级党政、国家机关扎实深入开展“领导挂点、部门帮村、工作队驻村、党员干部帮户”活动,全市699个贫困逗硬落实“五个一”+“1”全覆盖。 一是每个贫困村有一名领导挂联。 市、县区四大班子领导和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挂联一个贫困村,负责挂联村村域扶贫规划把关,协调解决精准扶贫中政策落实、项目实施、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等重大问题,原则上每月到挂联村进行一次现场督查指导,并建立市县领导联系贫困村驻村台账,每月报账,动态评比。 二是每个贫困村有一个部门单位帮扶。 市、县区级部门对本单位帮扶贫困村销号、贫困村的贫困人口脱贫负全责,实行不脱贫不脱钩,部门“一把手”对帮扶村的精准扶贫工作负总责,同时每个帮扶单位还要明确一名分管领导主抓扶贫工作。主要按“1+6”扶贫攻坚工程帮扶到村,按“五个一批”精准帮扶到户,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实现到户“六优先”(优先扶持贫困户实施脱贫产业项目、优先安排贫困人员园区务工或公益性岗位、优先对因病致贫群众实施医疗救助,优先帮助贫困户改造危旧房或住上廉租房、优先对贫困家庭的孩子上学给予特殊帮助、优先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员实施集中供养)。 三是每个贫困村有一支驻村工作队。 每个驻村工作队至少由4-6名同志组成,队长由帮扶部门班子成员担任,队员由帮扶部门选派的党员干部担任“第一书记”、所在乡镇1名班子成员或机关比较得力的机关干部、1名农技人员(农技人员是最近省委的新要求)组成,全是脱产驻村。 四是每个贫困村有一名“第一书记”。 市县出台制定《第一书记管理办法》、《第一书记考评细则》、《第一书记待遇通知》,第一书记组织关系转到贫困村所在乡镇,市县组织部、目督办、直工委、扶贫局组成联合督查组,每季度一次明查,每月一次暗访,每次督查均有10%的第一书记被召回、30%的第一书记被约谈或留任培训,并实行每督查一通报。第一书记向选派单位党委党组、乡镇党委政府和全体党员群众进行半年述职、年度述职述廉到人。 五是每个贫困村有一名农技人员脱产驻村。 由农、林、水部门负责选派,参与到贫困村的产业发展、技能培训等工作,并比照“第一书记”管理办法严格考勤考核。 六是每户贫困户有一名党员干部帮扶 。699个贫困村的贫困户由帮扶部门的党员干部负责全帮户覆盖;非贫困村的贫困户由乡(镇)党委、政府负责,统筹安排乡(镇)党员干部、企事业单位(含乡镇学校、卫生院)工作人员、村社党员干部、致富带头人、业主大户、能人等结对帮扶。主要是帮助贫困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制定脱贫措施,指导监督发展,协调解决一些重大具体问题。

      全市共组建驻村工作队699个、下派“第一书记”891名(含党组织软弱涣散村)、选派驻村工作人员2293人,农技人员699名,56737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实现699个贫困村、430156贫困人口的帮扶全覆盖。

    (二)大力倡导民营企业扶贫。 鼓励民营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发挥他们在资金、技术、市场、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到贫困乡镇、贫困村投资兴业、吸纳就业、捐资助贫,参与扶贫开发。我们重点引导市内担任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以及工商联(商会)担任兼职副主席(副会长)、常委的80家民营企业,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公司+专业合作社+农户”等模式参与农村扶贫开发,积极支持民企采取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参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资源开发,参与“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比如,巴中卓轮林业开发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对通江县4个乡进行整乡开发、连片推进,森林经营面积10万余亩。巴山生态牧业科技有限公司等12家民营企业发展订单农业、“巴食巴适”、电子商务等。

经统计,全市已有107家非公有制企业(不含专合组织)参与到民企帮村、工商助农活动中来,涉及农业产业、巴药产业、旅游产业、林业综合开发等,总投入达到3.67亿元,覆盖117个乡镇,带动328个村(其中贫困村136个),惠及农户32900多户,户均增收500元以上。

(三)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扶贫。 充分发挥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作用,多种形式推进,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 一是市县扶贫开发协会牵头组织 。市县均成立扶贫开发协会,扶贫开发协会与老促会、商会“三会合一”,个人会员和团体会员互动融合,通过搭建平台,最大限度地整合社会各方面资源,广泛动员集聚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 二是各地务工联络处积极响应。 各县区利用商会、老乡会的影响力,广泛动员务工地社会团体、基金会、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各类组织积极参与我市扶贫开发事业,加强与各地扶贫协会、社会组织以及爱心人土的沟通联络,搭建扶贫资源供需平台。 三是动员各地乡友爱心扶贫。 加强与各类商会、工商联组织等非政府性组织的沟通联系,加强与在外创业成功人士沟通联系,动员他们为家乡事业献智出力,畅通与社会各层次的交流交融、互帮互助的渠道,引导社会爱心人士开展志愿服务、爱心结对、扶贫助学等。通江县各级党委政府采取年头岁尾向在外成功人士《一封信》的形式,加强与在外通江成功人士的沟通联系,通报家乡的发展现状,引起他们对家乡的关注和关心,激发他们的悲悯之心,伸出援助之手,收到了良好效果;巴州区积极对接省、市、区爱心企业和人士与全区50名贫困学生、40多户贫困户开展系列的结对帮扶活动。南江县广泛利用本地在外务工人员较多、回报家乡激情高的实际,组织动员“回馈家乡,爱心捐助”,将社会闲散资金整合起来,集中办大事。 四是引导农业龙头企业等各类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扶贫。 立足我市茶叶、核桃、巴药“三百工程”等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引进高校和科研机构,通过“协会+基地+农户”,“协会+高校+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由社会组织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产业发展,拓展市场空间,降低市场风险,逐步实现农业产业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

三、 拓展参与渠道,搭建社会力量参与平台

(一)构建扶贫志愿服务网络。一是开展扶贫志愿者行动。 组织20名专家志愿者团队到恩阳、南江、通江、平昌四县(区)开展扶贫调研,担任农业和互联网信息化方面的培训授课教师;招募专业志愿者和贫困村信息员扶贫志愿者200人,每人服务3个左右贫困村,为每个建卡贫困村培养一名信息员。通过近两年的实施,这一批志愿者已经成为巴中扶贫攻坚一线的一支重要生力军,他们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推广,将南江金银花、富硒茶、核桃、通江县银耳、茶叶、巴山土猪、空山马铃薯等培育成绿色有机特色优质产品,通过电商扶贫互联网销售渠道的新方式,快速推动的增产增收。 二是建立扶贫志愿者组织。 在市本级和除巴州区外的四县(区)组建扶贫志愿者联合会,构建贫困地区扶贫志愿者服务网络。四个县(区)政府成立了“中国扶贫志愿者行动”项目执行小组,负责扶贫志愿者行动计划的组织、协调、实施和督查,解决计划实施过程中的实际困难。 三是每县(区)组织50个未来CEO创业团队, 按照每个团队服务不少于3个建卡贫困村,每个村服务不少于10户有劳动能力(缺技术、项目)的建卡贫困户,每年每县(区)可帮助1500户(50×3×10)建卡贫困户学习、掌握电子商务营销知识,运用网络销售方式,全域、全天候快速直销本地特色有机产品,有序推进“一村一品、一户一业”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发展。

(二)建立扶贫公益平台。一是开展“扶贫日”活动。 市、县(区)各帮扶部门(单位)利用至少一天时间,组织本单位党员干部职工走进帮扶村,与村社干部群众进行座谈,共商脱贫大计;走进贫困户家庭,开展结对帮扶。充分利用全国第二个“扶贫日”之机,动员社会爱心组织、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慷慨解囊,奉献爱心,共收到扶贫捐赠资金4813万元,其中,金融机构牵头的达95万,工商联统战系统牵头的达38万。 二是建立援需双方信息平台。 在精准识别贫困人口的基础上,将300户贫困户、贫困对象的基本信息,通过省局“结对认亲、爱心帮扶”公益平台、门户网站、扶贫网等媒体对外公开,建立了“爱心帮扶”信息平台,让爱心企业(人士)自主选择,自主对接,自主确定帮扶项目,广泛接受社会援助。目前,已对接182户贫困户,落实帮扶资金(含以物折资)126万元。

(三)打造社会扶贫品牌。一是开展扶贫助学行动。 我们主动与吉林大学海内外校友会、浙江绍兴党校牵手,开展“扶贫助学千人工程”。目前,425名海内外爱心人士通过结对资助、援建“爱心图书室”、大学教授支教等形式,结对帮扶800多名贫困学生。国家工商银行总行在此感召下,在我市通江、南江各帮扶350名贫困学生,通江、南江两县获得中国扶贫基金会牵头的“贫困高中生圆梦832行动”,目前,“扶贫助学”活动已经成为巴中社会扶贫的一个品牌。 二是开展医疗卫生扶贫。 按照“6个100%”(100%的贫困户参加新农合,100%的贫困患者享受集中诊疗服务,100%的贫困患者进入“三专”管理,100%的贫困患者享受特殊政策,100%的贫困患者住院治疗得到特别关爱,100%的计生特困家庭贫困患者得到重点帮扶)的要求,有效解决农村贫困看病难、看病贵、看不起病,不到医院规范治疗而乱投医、乱吃药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全市共组38支专家医疗队对128133户430156人建卡贫困户中的患病对象进行集中诊治,实现一般疾病患者彻底治愈,大病患者能及时住院治疗,慢性病患者有基本医疗保障,特殊疾病患者病情能得到控制,地方病得到有效防治,  让每一个贫困人口都能健康幸福而有尊严地生活。 三是创新开展金融扶贫。 为有效破解贫困户生产发展的资金“瓶颈”,按照“政银互动、信用支撑、精准放贷、发展生产”的思路,以县为单位,由政府设立1500万元的“精准扶贫专项发展基金”,为全县扶贫小额信贷提供政府担保,市、县(区)每年按辖区内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余额的2%、5%建立贷款损失风险补偿金;以贫困村为单位,由帮扶部门为其建立10-20万元的扶贫专项发展基金,属村集体资金,用于贫困户扶贫小额信贷风险补偿或直接借用周转,合作银行以5—10倍的比例向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信贷。截止目前,全市已为2533户贫困户发放免抵押、免担保的信用贷款735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