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藏联网工程医疗保障:三级分级医疗 4台高压氧舱

03.08.2014  11:36

  “雪域新天路——川藏联网五跨金沙江”大型现场报道

高压氧舱设在川藏联网建设一线,随时保障电力工人生命健康安全。

  解读篇

  四川新闻网巴塘8月3日讯(记者 雷兹 摄影报道)如果要在川藏联网工程一线挑选出两个最有分量的群体,那么,除了一线施工群体外,川藏联网工程医疗保障力量一定是不可或缺的。这个由77人组成的医疗保障小分队,奋战在川藏联网一线,保障着13000余名电力建设者的健康。四川新闻网记者采访了川藏联网工程现场医疗保障医院院长朱可。

  77人医疗小分队 保障13000余名电力建设者医疗需求

  今年39岁的朱可,在四川电力医院受领担负川藏联网工程生命医疗保障的重任后,被医院任命为川藏联网工程现场医疗保障医院院长。2013年8月份,朱可随队正式进驻川藏联网工程一线,开始了他在高原工程一线的行医之路。

  为了合理布局、科学布点川藏联网工程各级医疗站,给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提供医疗保障的第一手资料及合理化建议,朱可与医院同事一道,先后5次从成都出发,赴四川康定—巴塘—乡城、西藏芒康—察雅—昌都等地,“对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沿线地形、气候条件等情况进行考察,确定医疗站的布局,协调医疗保障力量。”朱可介绍道。

  医疗保障任务随时发生着变化,在四川电力医院自身医疗保障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朱可又3赴康定,就借助地方医力量参与川藏联网工程生命医疗保障工作,与甘孜州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协调,把具有一定高原病防治经验的医务人员,挑选到工程建设一线参加医疗保障工作,并在全国范围内引进1名具有40年高原病防治经验的全军高原病防治委员会主任委员,驻扎巴塘配合四川电力医院全程指导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甘孜州57名医务人员到达医疗保障体系的各个医疗岗位后,确保了日常医疗保障工作的开展,为川藏联网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凝聚了有力的医疗保障力量。

  川藏联网工程医疗保障力量分别来自于四川电力医院、甘孜州所在的16个县医疗卫生单位,“人员组成复杂,医疗技术参差不齐,存在着一定的交流障碍。”为此,朱可曾多次协调,使这支特殊的医疗力量拧成了“一股绳”。在川藏联网工程建设一线,朱可带领这支由汉、藏、彝族人员组成的77人医疗保障小分队,奋战在乡城—巴塘—芒康368公里的“战场”上,为陆续进场的13000余名电力建设者提供及时的医疗保障,确保着参建人员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

  建立分级医疗站点 守护高原生命

  覆盖全线的三级医疗保障体系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为了确保医疗保障工作全覆盖,按照医疗保障紧贴一线施工队伍的原则,工程建设沿线共设现场保障医院2个,三级医疗站4个,二级医疗站6个,一级医疗站14个,医务人员158人。三级医疗保障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联动。三级医疗保障机构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共同联动。

  朱可自己统计,自从创新性地建立起分级医疗站点后,他的医疗团队曾先后救治过6例高原重症肺水肿和1例脑水肿。“分级医疗站点的建立,迄今为止至少预防了上百例危重症的高原病发生。”朱可很欣慰,但是他认为,医疗保障团队所做的这些,与那些在工程现场的施工人员的付出相比,“真的算不上什么。

  2013年10月17日凌晨1:45分许,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了睡梦中的朱可。电话是因江西省送变电建设公司有两名危重病人需从苏哇龙转送至巴塘紧急救治而打来的。

  病情就是命令。放下电话后,朱可立即打电话安排紧急救治工作。经诊断,两名病人因患感冒引起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其中一人病情特别严重,不断的呕吐,出现高原脑水肿的前兆症状。在对病人的病情进行确诊的基础上,朱可指导医务人员制定了严谨的治疗方案,通过对病人采取吸氧、输液、高压氧舱治疗等一系列救治措施后,终于使病人转危为安。

  4台固定式高压氧舱 治疗高原肺水肿脑水肿

  据了解,在川藏联网工程前期准备工作阶段,医疗保障单位共接诊病人30033人,其中感冒17199人、高原反应3814人,紧急救治高原肺水肿6人、脑水肿6人、肺水肿合并脑水肿1人,其他9007人,切实为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强可靠的医疗保障。

  在高原医疗保障系统中,除了配备充足的氧气罐、制氧机等设备,野战手术车、体检车等设施设备也逐步投入使用。为了确保重度高原肺水肿、脑水肿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川藏联网工程建设指挥部分别在四川甘孜州的乡城县香巴拉镇、巴塘县夏邛镇和西藏昌都地区的芒康县措瓦乡、昌都县日通乡修建了4台固定式高压氧舱,担负川藏联网工程全线重症高原病的救治任务,是川藏联网工程参建人员的“生命之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