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养了20年的老牛失踪 两姐妹悬赏万元寻牛
10天前,在成都上班的苏荣翠和姐姐苏荣艳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后,放下了手上的工作,急匆匆地赶回了西昌市高草乡的老家。原因是家中发生了一件大事——父母养的两头牛不翼而飞,其中一头牛已经养了20年。
10天来,苏荣翠两姐妹已经寻遍周边乡镇,贴了300张寻牛启事:悬赏1万元,寻找丢失的牛。苏荣翠说,这两头牛都怀孕了,大概能卖3万元,但如果有人找到,她愿意出高于3万元的价格。姐妹俩不惜代价找牛的原因,是这头20岁的老牛承载着家的记忆,父母将它视同家人,感情很深。
牛不见了,父母没了“老伙伴”,心情低落,请他们去城里,老人说住不惯。苏荣翠决定继续留在老家,陪伴父母。
丢牛 两头牛半夜不翼而飞
今年58岁的王和存,是西昌市高草乡庄堡村10组村民,4月5日,她家的两头牛不见了。
“早上六点钟,我起来煮饭,一开门,就发现不对头。”王和存回忆说,她看见院子里牛圈的门被打开了一扇,她急忙跑进牛圈,圈里空荡荡的,只剩下几只鸡,昨晚拴好的两头牛,已经不翼而飞了。
“牛不见了!”王和存急忙返回卧室,叫醒了丈夫苏增莲。苏增莲从床上一下跳起,外衣都来不及穿,冲到了院子里。果然,牛不见了,院子大门的锁已被人打开,夫妻俩心凉了一半。
两人冷静下来,开始在村子里找牛,周围邻居闻讯,也赶来帮忙,加入了找牛的队伍。“你们家的狗,咋个没叫呢?”村民问起。“没有叫,夜里没有听到任何响动。”王和存说。
大家根据线索分析,牛应该是在当天凌晨出了牛圈,但夫妻俩却没有听到响声,而且拴在院子里的狗,不仅没有出声,还和牛一起失踪了。大家找了好一会,最后在离王和存家数百米外的农田边,发现了这只一脸茫然的狗,不知谁用了什么方法,将狗牵出院子,栓在了这里,然后牵走了牛。
寻牛 两姐妹从成都赶回老家
31岁的苏荣翠和丈夫一起,在成都经营食品生意。4月5日,家中来电,电话那头传来母亲焦急的声音:家中的两头牛失踪了。
苏荣翠一边安慰母亲,让报警,同时决定从成都赶回西昌,寻找丢失的牛。此时,与苏荣翠同样心情焦急的,还有她的姐姐苏荣艳。在邛崃养奶牛的她,也立即动身返回老家,目的,同样是为父母寻牛。
姐妹俩回到家中时,村民的20多名村民已经组成了寻牛队,帮助两位老人找牛。大家走过公路,翻过田坎,也去了后山,但找遍村里,都没有发现牛的踪迹。
两头牛去哪儿了?村里交通方便,多条水泥公路纵横穿过,寻不到足迹,大家一筹莫展。
姐妹俩想到了一个办法:重金寻牛。她们打印了寻牛启事,描述了两头牛的一些体貌特征,悬赏1万元,寻找两头牛的下落。如果有人能提供牛的消息,或者是找回它们,还可以出更高的价钱。
回家的这段时间,姐妹俩和家中亲友,到周边的裕隆、太和、佑君、西宁等乡镇找了个遍,贴了差不多300张寻牛启示。
苏荣翠说,两头牛都是母牛,且怀孕了,老牛预计7月生产,小牛预计5月产仔,如果卖,两头牛价格近3万元。若是有人能将牛找回,她甚至愿意出高于3万元的酬劳。
忆牛 老牛是这个家的“功臣”
4与15日,丢牛已10天,看到姐妹俩还在到处贴启事,有村民不解:晓得你们孝顺,但都这么多天了,怎么还在找?
苏荣翠说,小牛养了4年,而老牛已经养了20年,找不回,怎么甘心?
关于这头20岁的老牛,母亲王和存回忆说,1996年,家中的经济较为拮据,而且两个女儿都在读书。她的父亲买了一头牛送给她家,希望能帮助改善生活条件。
这头牛,确实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它是个强劳力,一天可以犁5亩地!”说起老牛,父亲苏增莲颇为自豪。
除了给家中犁地,因老牛的劳力好,也深得村民喜欢,每当要耕地的时候,都有不少村民排队来借它去耕地,之后,支付一定的报酬。除了帮人耕地能带来一些收入,老牛身体也好,一到两年就会产下一只小牛犊。
靠着种地,以及老牛耕地、卖小牛犊的钱,苏增莲夫妇坚强地供两个女儿上学。“当时还有人劝我:女娃儿读书,有啥子用嘛?”王和存回忆。
苏荣艳读完中学时,因家中经济确实有限,她将机会留给了妹妹,选择外出打工,供妹妹继续读书。
2000年至2005年,苏荣翠选择了云南一所职高,学习阿拉伯语。2006年11月,在家人的支持下,她出国到伊朗留学,学习波斯语。2009年,她回到祖国,在广州找到了一份翻译的工作。看到父母年龄渐老,去年,苏荣翠放弃了收入较高的翻译工作,回到了四川。在成都,她和老公一起做起了食品生意。这样,能离父母近一些。
苏荣翠说,如今,姐姐在邛崃养殖奶牛,老家也修起了楼房,生活过得比以前好了很多。但回想起来,当年外公送的这头老牛,使得这个家走出当年的困境,让她能出国留学,家里已经将老牛当成他们家中的一份子了,所以,如果能将它找回,她和姐姐会不惜代价。
思牛 期盼“老伙伴”归来
苏增莲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王和存的身体也不大好。之前,姐妹俩将父母接到成都住了一段时间,但老人在城里,却显得无聊,“住不惯,要回去。”他们挂念着老家,还有在老家的老牛。
老牛失踪前,苏增莲都要牵着它去山上放牛,家中还种植了牛草,割草喂牛,也是每天必做的工作。
“20年了,牛通人性呢,它明白我的意思,只是不会说话。”苏增莲叹了一口气,“耕地时,不用人在后面跟着吆喝,它晓得自己往前走,乖得很。”
这两年,农村基本上都是用旋耕机耕地,来借牛耕地的人,很少了。苏增莲说,这样也好,20年的老牛,家里的“老伙伴”,也该歇歇了。
去年,姐妹俩担心父母身体,提出了一个建议:牛不要养了,干脆卖了吧。
建议立即遭到了父母的拒绝,20年了,哪里舍得?接下来,小牛还要接老牛的班呢,怎么能卖了?
不过,老牛确实老了。苏荣翠的手机上,还存着一张拍摄于2012年的照片。照片并不清晰,上面,父亲赶着老牛,走在雨后的小路上。她说,老牛的肩部,已经是明显的老茧,牛角也锯了一截,右后脚走起路来还有点跛,牛蹄也磨平了……“父母就像是老牛,供养了我和姐姐,我们很感恩。”
现在,牛没有了,不能再去割草、放牛,苏增莲怎么也打不起精神,这几天,他经常跑到山坡上曾经放牛的地方眺望。女儿看得出来,他是在等着老牛的回来,只是埋藏在心里,不说。
陪父母 女儿选择留在家中
目前,当地派出所正在对牛失踪一案进行调查。不过,从目前来看,找到牛的希望,越来越小。姐妹俩说,让父母到成都呆一段时间,但他们说,下回吧,真的不习惯。
但手上的工作,也不能一直不管。经过商量,苏荣翠的老公准备先回成都,继续打理生意,苏荣艳也将回邛崃继续照看奶牛,而苏荣翠,则选择继续留在西昌,陪着父母。“一方面,父母现在情绪很差,我要陪着他们,另外我也怀孕了,可以在家里休息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