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八旬老人家中寻短见 生前唠叨:为子女减轻负担
家人在楼下为彭大爷焚香。
○数据显示:成都独居老人比重达到54.1% ○专家提醒:关爱老人最好途径是陪伴与倾听
5月6日早晨7点,莲花西路一小区,彭大爷家中,隔壁楼栋的苏大爷像往常一样打开门,正要做早餐,刚走到厨房门口,便瞧见彭大爷倚在墙上,身子有些歪。有些疑惑,苏大爷走了过去,发现彭大爷颈上勒着一根皮带,与皮带相连的是一条系在煤气管上的围巾。一脚悬空,一脚踩在倒下的椅子上,苏大爷立即报了警……
83岁的彭大爷独居,多病,平日隔壁楼栋的七旬苏大爷照顾着他的一日三餐,两人朝夕相处,畅所欲言。
彭大爷儿子称,还打算当天接父亲去住院。5月5日,彭大爷到医院检查,医生称股骨头坏死需手术。旧相识李大爷说,彭大爷病痛6年,听说“要换股骨头”,就叨念着“与其长痛,还不如短痛”。
病痛6年
生前唠叨“想为子女减轻负担”
6日早晨7点,莲花西路一小区,83岁的彭大爷在家中上吊自尽。
临近中午,小区外,灵堂就快搭建完毕,堂前人来人往,驻足的多是老人。李大爷于上世纪80年代搬进小区,是彭大爷的旧相识,“彭大爷股骨头坏死,病痛六年了,前几日他还唠叨,打针输液多年也不见好,肯定得换股骨头,与其长痛,还不如短痛,还可以为子女减少负担。”指着小区公厕前的一块空地,他说彭大爷每天都到此坐下,待上一整天,“像上课一样按时”。
小区有人自尽,居民们议论纷纷,“就是那个高高大大的彭大爷?”“他好像不太喜欢与别人打交道。”“呀,我昨天还给他倒了开水,你说怎么就……”
彭大爷的儿子从殡仪馆回来,礼貌地一一回应前来慰问的居民。“昨天,爸爸还去医院照片,两侧股骨头坏死。要做手术,我还说今天来接他住院的。”他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自己60岁,本退了休,又被返聘回单位上班。他的住处离彭大爷所在小区不远,平日时常买菜来探望。之前,曾把彭大爷接到家里住,可是彭大爷还是愿意自己住,“突然出了这样的事,想不到……”
独居生活
请邻居照顾三餐,“可以说说话”
第一个发现彭大爷辞世的是苏大爷,70岁的他曾是二级厨师,住在隔壁楼栋。他被请来照顾彭大爷的一日三餐。
早晨7点,苏大爷像往常一样,拿出钥匙,打开了彭大爷家的门。打开灯,见彭大爷没有坐在沙发上。他准备做早餐,刚走到厨房门口,便瞧见彭大爷倚在墙上,身子有些歪。
“你今天起这么早嗦?”没有回应。他继续问道,“你歪在那做啥子?”还是没回应。他有些疑惑,走近一看,发现彭大爷的脖子上勒着一根皮带,一脚悬空,一脚踩在倒下的椅子上。苏大爷先后拨打120、110及彭大爷儿子电话。
据居民描述,彭大爷近1米8,160斤,血压超标,腰间盘突出,脊椎部分骨头变形。因为股骨头坏死,他双脚肥肿,上楼时得左手扶栏杆,右手拄拐杖,再由苏大爷推着身体,才能勉强一步步向上挪。
邻里们介绍,“彭大爷并不差手术钱,有一定积蓄,儿子和孙子家条件应该也还行”。实际上,彭大爷每个月有3000元退休金,其中一半花在了照料费上,之前请过一名中年女工。因没法交流,辞退女工后,彭大爷主动找到苏大爷,“可以说说话”。想着彭大爷多病独居不容易,苏大爷不顾家里人反对答应了下来。
儿孙孝顺
只是孙媳妇怀孕后,“有些失落”
“彭大爷喜欢穿一件蓝布衣,每天都要用热毛巾包住小腿,促进血液循环……”苏大爷说起两人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口吻颇像自己的兄弟。
每天,与彭大爷相处时间最长的就是苏大爷,两人相处愉快,畅所欲言。早晨,彭大爷吃过苏大爷做的早餐后,就去院子的空地上坐着,临近中午,两人去菜场买菜,“他胃口好,可以一下子连吃3个鸡蛋”。晚上,苏大爷替彭大爷洗过澡后回到自己家中,第二日再去。小区居民称,彭大爷对苏大爷很感激。
苏大爷说,最近,彭大爷病痛越来越严重,常常半夜醒来,到客厅坐到天亮。离去的前一日,彭大爷儿子买来新鲜莴笋,两人商量,第二日就去住院,“没想到就这么走了。以前,离开他家之前,他都会确定第二天早上吃啥,头一晚,他只说了句‘随便’。”
小区一位居民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彭大爷大儿子走得早,总跟人提及二儿子的孝顺,只是在孙媳妇怀孕时,全家人注意力都集中到孙媳妇那去了,“他还有些失落”。
延伸阅读
成都独居老人占比54.1%
心理辅导专家:关爱老人,最好是陪伴与倾听
华西都市报此前报道,2015年5月,国家卫计委发布《中国家庭发展报告2015》。报告指出,空巢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一半,而独居老人占老年人总数的近10%。据四川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四川省养老服务现状及需求调查报告》显示,50.7%的受访60岁以上四川老人自己独立居住生活(包含和配偶一起生活)。成都尤甚,家庭中老人“独立居住生活”比重达到54.1%。
婚姻关系破裂、丧偶;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血亲关联日益淡薄;长时间背井离乡,地缘关系被切断……这些进一步使独居老人人群逐步扩大。对此,5月8日,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健康辅导师余华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提醒,关爱老人的最好途径便是陪伴与倾听,有条件的子女最好带上老人,一起外出旅游。一般而言,不爱说话的老人较愿意唠叨的老年人孤独感更重。儿女应当耐心倾听老人的“唠叨话”,这比儿女的物质给予更管用。
余华称,老人思想比较固化,难以接受新事物,因此,在接受心理治疗时,调节效果并不明显,“靠老年人转换思想,调节心境很难”。据她的从业经验,前来接受心理治疗的大多是六七十岁的老人,而且多是在儿女陪伴下,“几乎看不到主动找到心理医生的老年人,80岁以上的就更难见到”。
华西都市报记者 毛玉婷 摄影刘陈平
立即评
合家欢,则无极端
□李晓亮
最近电视剧《欢乐颂》很火。其中樊胜美奇葩父母,让观众无不咬牙切齿,纷纷在网上抛出,诸如“像樊胜美爸妈那样的父母,还有孝顺的必要吗”之类议题。这当然是有意标签脸谱化,甚至妖魔化的创作倾向,而能让观者如此入戏,恨得牙痒痒,本就很说明问题——辨是非明事理,没有“愚忠愚孝”。
当然,除荧屏上那种只知伸手要钱,把儿女当免费榨油机的无底黑洞式父母,现实中或还有另一极端:衰朽残年,病痛不堪,怕成儿女的负累。往往有苦也不说,咬碎牙和血吞,某日想不开,宁寻短见,也不求人。
而这些走极端的老人,又多属空巢之痛,独居之殇。之前这一现象多是空心化的农村。在一些节点,如关于农村空巢、老龄化等问题的专题学术研究成果或类似成果公布之时,都有相关田野调查或专题报告刷屏。《农村老人自杀的平静与惨烈》就披露过专题调研者在鄂、鲁、晋、豫几十个村走访后发现,老人自杀现象“已触目惊心”。
按说,老人心理疏导条件,城市应该更乐观些。不过,在看到“病痛6年 八旬独居老人家中自尽”消息,不由心里一紧,对空巢独居老人的心理干预和精神抚慰,城乡无差别,都刻不容缓。相较而言,城市条件更便利充裕一些,或许更应提速。
各社区以及民政福利部门,辖下独居、患病、贫苦,或因年龄、精神、经济方面原因导致生活困难的,至少要登记在册,尽量做到一对一帮扶。何种条件,对应何种级别的干预措施,生活如何保障,精神如何抚慰,都不能凭兴趣看心情,而应该尽量制度化常态化。毕竟,不能只指望着他们子女们得闲得空,回家看看,也不能赌子女的孝顺程度。老有所依,有尊严的养老,最终是社会公共责任。
何况,耄耋之年,子女都近古稀。八十多的患病老爷子,指着六十多的儿女照顾,力有不逮之处,也是人情之常。对更多无子嗣“鳏寡孤独”者,能如彭老爷子请个隔壁邻居照顾日常起居都是奢侈,这一责任自然落到政府和社会头上。
回到新闻,因病寻短见走极端,不是经济原因,多还是郁结心绪难排遣。与其母亲节父亲节,网上例行应景跪拜一番“父爱如山母恩似海”,不如把社交网络一日游的摆拍作秀,内化到日常。曾记得有“进城老太摁马桶玩,两月‘抽走’近百吨水”的新闻,这背后的现实是比《欢乐颂》中的极力夸饰更坚硬也更真实的存在。
不管是城市土著,还是离乡的青年漂老年漂的新城市人,心理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来自互爱互助、互帮互救的社区友爱亲睦氛围的营建。消融隔膜,增进互动是破冰之始。无妨敲开邻家门,社区成为一家人,有一老,如一宝。一人想不通极端憋屈与困扰,有时就是其乐融融合家欢氛围下几句玩笑,就能冰消云散的。
政府和社会,物质和精神,双管齐下,独居空巢之困或非注定无解吧?能合家欢,则无极端。而这个“家”的内涵和外延,显然需要整个城市,需要处身其中的你我来共同诠释。你也有老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