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岁还不到1米 富顺“玻璃娃”坐童车追寻读书梦

21.05.2014  11:19

周子凯一个人在教室里

放学后周子凯的爷爷接他回家

铁强送周子凯上学

  原标题:爷爷推着童车 送“玻璃娃娃”上学

  富顺15岁少年身患“成骨不全病”,79岁爷爷两年风雨无阻送他上学

  5月15日下午第二堂课是体育课,富顺县一中西校区初2015级1班学生周子凯独自坐在教室里,无限向往地望着窗外。他清楚的知道,自己不会孤独太久,伙伴们就会回到他身边,给他讲体育课上的趣事儿……

  因为身患“成骨不全”,今年15岁的“玻璃娃娃”周子凯一直与体育课无缘。而周子凯之所以能顺利上下学,则得益于他79岁高龄的爷爷。两年多以来,爷爷用一辆童车推着周子凯走遍了学校的每个角落,以他的坚持圆周子凯的“读书梦”。

  不幸

  身患重病 15岁身高还不到1米

  1999年出生的周子凯,从出生时便被诊断出患有“成骨不全病”(俗称“玻璃娃娃”)。由于生病,今年15岁的周子凯身高还不到一米。

  “四岁前,他手脚经常骨折,父母抱他都得小心翼翼的。”周子凯的爷爷说。为此,父母曾无数次带周子凯去省市内大小医院进行治疗。经过无数次的手术,这个幼小的生命最终顽强地活了下来,“现在他的两条腿里都还有钢钉。

  尽管如此,周子凯还是不能像正常人一样直立行走。“即使站着也只能双腿趴开,站立一分多钟。”周子凯的爷爷说。由于患病,周子凯生活方面不能自理,大小便要靠家人抱进抱出,被认定为一级残疾。

  上学

  童车载爱 79岁爷爷推他上下学

  入学前,一部童车代替了周子凯的双腿。每天,家人推着他去看外面的世界。这部童车也陪着他进了幼儿园和小学。

  但周子凯的求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读小学前,周子凯父母曾带他来到富顺县城一所小学报名。但学校担心周子凯的身体状况,拒绝了周子凯的报名。

  “因为报不了名,他只好回到老家就读。”周子凯爷爷说。为周子凯治病给家里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周子凯父母在他小学时便外出打工,周子凯一直由老家的姑姑和姑父照顾。“每天早中晚,他们都来回抱着他上下学。”周子凯爷爷说。

  小学毕业后,为了让周子凯得到更好的教育,周子凯开始由爷爷照顾。由于爷爷年纪较大,抱周子凯很费劲,家人便给周子凯买了一辆新的童车。正是这辆童车,载着周子凯的“读书梦”和爷爷的“”,每天行驶在校园中。

  奋进

  认真听话 两年来从未迟到早退

  富顺一中西校区4号楼3楼右手边第一间教室,是周子凯就读的教室。周子凯的座位在教室最右边第二排第一个靠窗的位置。“因为行动不便,这可以让他能在大家休息的时看看外面。”班主任卢老师说,自己特意为周子凯特意安排了座位。

  记者走过去才发现这个座位和其他学生不一样:周子凯的凳子是由五张塑料凳叠在一起的。卢老师告诉记者,因为周子凯身高不到1米,他只有坐高点才能够着桌子。

  “这是他第二个‘凳子’了。”卢老师说,周子凯的第一张凳子是家人给他买的一张高脚凳,使用一年多过后坏了。“之后周子凯爷爷便买了五张塑料凳叠在一起。

  尽管身体异于其他同学,在老师们眼里,周子凯却是一名好学生。“两年来除了身体疼痛实在受不了外,他从不迟到早退。”周子凯的一位老师说,“他也从来没因为身体原因而要求少做作业,甚至在我们让他可以少做作业时也不搞‘特殊’。

  在班主任卢老师看来,周子凯是个很懂事的学生。卢老师告诉记者,第一学期时,她发现周子凯上课期间从不喝水。“当时我问他,他说不想喝没得感觉。”卢老师说,“后头问他爷爷,才知道因担心喝了水要上厕所,怕给同学和老师带来不便。

  同学

  由惊讶到帮助 由可怜到尊重

  “自强、活泼、身残志坚、严格……”这是同学们对周子凯的评价,而这个评价背后也有不少故事。

  刚到班上时,同学们都以为他是大人带着小孩来看班上同学的。“完全没有想到他是我们同学,全班都很惊讶。”同学谢玉鑫说。“他还常常和我们开玩笑。

  在与周子凯的接触中,同学们渐渐发现,这个“小孩”其实很乐观、开朗。而不久后的一件事情,却让同学们见识了他的“严格”。原来,从初二开始,周子凯便担任班上纪律委员。有一次,班上另一名纪律委员上课讲话,他竟“大义灭亲”,“都是纪律委员,我还以为他会‘网开一面’。”正因他的严格,同学们也都对服服帖帖。

  “班上的同学都从最初的惊讶、可怜到现在的帮助和尊重。”卢老师说。由于周子凯爷爷身体并不是很好,且班上的学生也比较小,她便发动班上同周子凯关系较好的同学上下学时帮他背书包。同时,还将周子凯的情况报告给学校,学校组织了青年志愿者团体帮助他。

  帮助

  高三学生抱半小时带他看展览

  “现在读高三的学生铁强,从他(周子凯)进校就一直接送他上学,一直未间断。”卢老师说。近两年以来,除了现在马上高考和期间曾因骨折没有抱周子凯上学外,其余时间铁强总是准时出现在校门口。

  除了接送周子凯上学外,铁强还在课余时间(课间操期间)抱着周子凯到操场上去逛一逛。让卢老师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是铁强所在的高中部办了一场展览,周子凯很想去。铁强知道后,便抱着周子凯去参观。

  “那一次抱了半个多小时,手确实有点受不了了。”铁强说。因为身体原因,周子凯喜欢坐在人的右胳膊上,“只有那样,他自己才会舒服些”。

  如今,铁强还有10多天就要参加高考了,他也开始为自己离开后有人能接过他手中的接力棒而做着准备。“目前我已在学校青年志愿者团体中找了几个年纪比较低的学弟,培养他们照顾周子凯。我希望能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铁强说,现在只要有空。他仍然会去接送周子凯。

  最大心愿:希望自己能变成正常人

  “我喜欢读书!”上周五下午,班上的同学都去上体育课后,周子凯在教室里对记者说,但他想读完初中就放弃读书。他说,因为爷爷年纪大了,每天接送自己上下学很辛苦,而且上高中和大学也会给爷爷添加负担。

  前来接孙子的爷爷听周子凯这么说,深深叹了一口气。“只要我还能动,我一定要让他上学。我不想把他关在家里,将来想让他能学一门手艺以后能够自力更生。”周子凯的爷爷说。而当记者询问周子凯有什么愿望时,他表示,“希望自己能够变成一个正常人。”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梁鹏 摄影报道

  周子凯爷孙俩的一天

  早上6点

  周子凯的爷爷起来煮早饭,同爷爷一起醒来的周子凯,正在检查书包;

  6点40分左右

  吃完早饭后,爷爷将周子凯抱下楼坐上童车,出发前往学校;

  7点左右

  爷孙俩来到学校门口,等在校门口的同学帮他拿书包,老人将周子凯抱到三楼教室,并帮他入座;

  11点40分左右

  老人便来到学校教室外等待;

  12点05分

  放学后,老人接周子凯回家吃午饭;下午2点再将周子凯送到学校;

  下午16点50分

  爷爷准时来接孙子放学;

  下午18点过

  老人回家安顿好周子凯做作业,便去厨房忙活着做晚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