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出来的 希望

01.10.2014  09:30

过去,让移民子女顺利就学,是移民搬迁中重要的一项内容,也是让移民“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的具体体现之一。

  为了做好这项工作,凉山州委州政府和移民接收安置地采取了多项举措,出台优惠政策,保证移民子女能够顺利完成学业。

  而从2003年溪洛渡水电站施工区移民拉开溪洛渡水电站移民大军的帷幕至今,11年的光阴过去,移民学子出了不少研究生、大学生。他们有的成了公务员,有的成了教师,有的成了企业员工,他们的命运,因为溪洛渡水电站而比他们的父辈多了许多的希望。

  知识改变命运

  9月24日上午九点,记者来到西昌市安宁镇五堡小学,此时正值上课时间,不少教室里传来孩子们朗朗读书声,整齐又响亮,透过教室窗户往里一看,孩子们像一棵棵小树苗似的坐得端正又精神。

  为了不影响孩子们上课,我们来到老师们的办公室。听说我们是来采访移民学生的,老师们打开话匣子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我们学校的移民学生多哦,对啦,我记得以前你们采访过张明正,我那时就是他班主任。”李光鹏老师的记性很好,一看到记者就想起了三年前记者采访过他教过的学生张明正。

  2011年,还在五堡小学就读的张明正作为溪洛渡库区移民的中小学生的代表之一受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移民工作局邀请参加了“溪洛渡库区移民学子三峡行活动”。张明正现在在西宁中学读初三,当初他刚来五堡小学读书成绩很差,后来进步迅猛始终在班上名列前茅,给李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还有杨德林,杨小凤,张昭群,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移民学生多得很了。现在,我们学校优秀的移民学生也不少。”老师们告诉记者,五堡小学现在不算学前班有学生104人,其中52人是移民身份,不过,和刚开始接收从雷波搬来的移民学生不同,现在的移民学生大都是在西昌出生长大的孩子,如果不是相关的学生信息表,孩子们与当地无异的口音让人单从表面已经无从分辨其移民身份。

  今年,五堡小学有两名优秀的学生荣获西昌市“三好学生”称号,分别是三年级的李雪芳和五年级的李杜萍,无有独偶,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身份——移民。

  “今天要不是你们来,我还真不知道我这个学生是移民呢!”李杜萍的班主任游兰告诉记者,而李杜萍则站在一旁腼腆的笑着。“我跟你们说,‘三好’生不是成绩好就能当哦,必须是品学兼优的学生才行。”今年已经五年级的李杜萍已经成了老师的半个助手,而在全校同学做课间操时,李杜萍也是做操的领队之一,从游老师不多的言语中我们能感受到她对这个学生的喜爱。

  “小朋友,你是雷波人吗?”下课了,记者走进二年级的教室,向一个大眼睛的女孩问道,老师们告诉我们,她是移民学生名叫杨雅林。“不是,我是西昌出生长大的!”杨雅林脆生生的回答。在孩子们简单纯净的心灵中,溪洛渡、雷波,距离他们既陌生又遥远,他们就是西昌人。

  在教室后面的黑板上有一个小红花评比台,杨雅林的名字赫然在列,排在最前面,后面有七朵小红花。“这个孩子才六岁呢!”老师说,杨雅林的妈妈把她送来学校时,老师们看孩子年纪小,原本不想收,可是,当看到当时才5岁的杨雅林已经能熟练的在纸上写出1到100的数字,才决定破格收下。

  离开了五堡小学,我们来到五堡村十组,这是一个溪洛渡水电站的移民安置点。一字排开的两层楼房,纵横交错的水泥道路,路两旁青翠葱茏的树木栽满街前院后。

  在这里,我们见到了“三好生”李雪芳的父亲李义当。李义当告诉我们:“成绩好是次要,我最高兴的是,看到娃儿能跟当地的小朋友和睦相处。”说起女儿李义当难掩心中的喜悦,女儿李雪芳是他搬迁安置到西昌以后出生的,由于成绩优异,李雪芳常常在课后主动留下来辅导成绩不足的同学做作业。“我看别家娃儿三四点钟就回家了,我家李雪芳五点能到家都算不错了。”李义当有些得意的埋怨。

  当我们向他提起老师对李雪芳的称赞和表扬时,这个憨实的农村汉子摸了摸后脑勺不好意思的笑了:“我这小女儿从来都不要我们操心。”李义当大儿子在西昌市六中读高一,李义当说,只要孩子们有出息,他比什么都高兴。

  而在与杨雅林的妈妈刘佳的交谈中,刘佳告诉我们,“我们说了几十年的雷波话了,乡音难改,孩子些不一样哦,他们都学着说西昌话,以前遇到我们听不懂的方言,小家伙就当我们的‘翻译”。现在嘛,生活久了,我们早就听得懂了”。

  今年32岁的刘佳,初中毕业就去了福建打工,移民搬到西昌后,在西宁镇新星幼儿园里工作,刘佳的丈夫因为会驾驶,又会开装载机,原本在官地水电站打工,去年回到西宁镇上的鑫鸿公司上班,“离家近,又能挣钱又能顾家!”刘佳说。

  在五堡村,我们听说村里还出了一个研究生。这个姑娘名叫杨德乾,是移民杨明春的女儿。杨德乾高中毕业后,考到成都中医药大学,从本科一直读到了研究生,原本老师很看好,还打算继续读博士,却让杨明春犯了难。原来,除了杨德乾,杨明春还有4个儿女,其中2个孩子都已经陆续进入了大学。“没办法,总不能只让一个娃儿读书嘛,确实负担重供不起了。”如今,杨德乾已经在成都上班,而说起没能让女儿继续读博士,杨明春心里满是歉疚。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五堡村十组这个溪洛渡水电站的移民村,学龄儿童的入学率是100%,村里不仅出了研究生、本科生,一般的大专生更是数不胜数,还有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在西昌市西宁中学、川兴中学、西昌市一中等就读。

  说起孩子们的教育问题,村民们不得不提起过去,“那时候在雷波老家,娃儿每天上学要走几个小时才到学校,太辛苦了,现在读书好方便嘛。”“是呀,原来在老家,娃儿上学路又窄又烂,一边是金沙江,一边是会掉石头的悬崖。现在就是步行都走不到好久。

  俗话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往大了说,教育兴则天下兴。而具体到每一个家庭,则教育关乎着家庭的希望,关系着每一个家庭的幸福和安康。

  我们欣喜地看到,移民生活改变了移民很多,不仅是生活物质条件的充裕,更是精神的充实和思想的转变。而这些转变,移民搬迁是最大的“催化剂”。

  “搬家是正确的选择

  在乡间平坦的水泥路上,我们见到了杨明彩。高束的黑色长发、条纹运动体恤、黑色长裤,干净利落是她给人的第一印象。

  杨明彩和父辈一样,是金沙江边地道的农民,她曾为了生计被迫出门打工,养家糊口,经过多年的打拼,如今她一家已经过上了衣食不愁的生活。

  从山区搬迁至平原,对于移民来说,最大的困难莫过于如何转变思想观念,尽快融入现代文明的新生活。但是,对于思想超前的杨明彩来说,这不成问题。

  “就是开始来的时候,不是很适应西昌的气候,其他方面没的啥子。说实话,来到西昌后我全家的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杨明彩如是说。

  事实也确实如此。

  年轻时,杨明彩在浙江、福建的服装厂里都打过工,搬迁后,就再也没有出去打工了。“我们搬到西昌那会娃儿些都大了开始读书了,我们再出去打工就没人管他们的教育了。”杨明彩说。

  杨明彩有一双儿女,搬迁前,杨明彩家的大女儿李小芳正在上小学四年级。由于杨明彩一家人不是在外打工就是整天都埋头在田间地头苦干,女儿小小年纪就常常孤身一人往返于5公里的山路。

  “整天都在担心她的安全,但是为了全家人的生活,没得办法啊。”现在说起当时的情景,杨明彩还有些后怕。

  搬到西昌后,离家不远就是五堡小学,而且都是平坦的水泥路,子女的上学条件得到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学习一年比一年有进步,杨明彩看在眼里,喜在心头。

  为了更好地照顾孩子们的学习,杨明彩不再南下打工,而是凭着自己在沿海多年学到的制衣手艺,来到西昌城里颇有些名气的“小田改衣”打工,一干就是十年。改衣服是计件的活路,杨明彩手脚麻利,手艺又好,一个月收入少则两三千多则四五千,每天还能回家照顾一双儿女。“我都是去年才没去了。”杨明彩告诉记者,去年由于自己得了颈椎病,丈夫又摔伤了,加上女儿正值高考,干脆辞了工。

  女儿的学习一直没让杨明彩操过心。李小芳小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西宁中学,高中又考上了川兴中学。说起这,杨明彩颇为骄傲,“人家读川兴中学要交一两万的高价,我家女儿是川兴中学的校长亲自来家里做工作让我们去那里读,还来了两次,一分钱都不要。

  去年,女儿高考时由于发挥失误,只考了480多分,虽然上了二本线,却没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这时,杨明彩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支持女儿复读。一年的努力下来,李小芳不负家人的期望,今年以558分考上了重庆医科大学,九月开学,李小芳已经正式成为了一名大学生。

  “我们能培养出一个大学生还是很高兴,而且还是学医,她以后的生活肯定比我们这些老得要强。”杨明彩说,过去在雷波的山村,虽然生活还算过的滋润,但是,那是通过辛苦的汗水换来的。“每天的生活离不开锄头。

  搬迁时,杨明彩家分到了4亩地,去年,杨明彩将4亩地全部种上了葡萄,她告诉记者,今年收入4万应该不成问题。

  “儿子还在读高中,现在我们家供一个大学生和一个高中生压力还是大,但是只要孩子想读书,我就是贷款都要让孩子读。”杨明彩说。,“我们以前是家里穷,也没有机会接受什么教育,现在孩子们都有条件,一定要让他们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西昌这边的教学质量、师资力量都好得多,当初过来确实是对的啊。

  明媚的阳光,和着清风徐徐,在乡间的小路上,杨明彩边走边热情地跟邻居打着招呼,自然简单的问候却让人觉得十分窝心,我们明白,这里早已是她的第二故乡,她早已融入这里。

  愈加美好的未来

  正午时分,日上竿头,在地里忙活了大半天的郑容翠热情地邀请我们去他家坐坐。

  在一处淡黄色瓷砖镶嵌的楼房前,郑容翠推开一扇棕色铁门,客气地说道,“快进来坐,这就是我们家了。

  我们坐了下来,只见进门的一间空屋里还堆着不少木料和一些装修材料,郑容翠不好意思地说:“今年刚给儿子在城里买了房,这才装修好,所以剩下的装修材料还摆在这。

  说到孩子,郑容翠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郑容翠和丈夫周治付育有一儿一女,现在都已经工作,老两口种了四亩地的葡萄,现在生活的有滋有味。

  郑容翠很健谈,说起以前的生活,她说:“现在搬到这都方便,出门有车,学校、医院、市场都不远,好方便嘛。”不过如今最让郑容翠高兴的则是一双儿女已经安顿好工作,“只等他们成家,我就安心带孙孙了”,郑容翠说。

  今年25岁的儿子是郑容翠的骄傲。2003年,搬到西昌后,郑容翠的儿子如同大多数移民邻居的孩子一样,读了小学,然后是初中,高中。高考时,有主见的儿子考虑自己的成绩只能算中等,与其考一个一般的学校不如学一门技术,于是,选择了就读攀枝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刚本科毕业,儿子想离家近一点,回西昌找工作,便应聘到西昌的攀钢二基地工作。

  “坦白说,如果没有搬到西昌,我儿子女儿就算读了书出来,工作了也不可能呆在我们老两口身边,所以说,现在看来,移民还是好,至少娃娃们选择多了嘛。

  郑容翠告诉我们,刚搬来西昌时,为了能找一份离家近一点方便照顾家里的工作,她煞费了一番苦心,后来,终于在中国人寿找到了一份保险业务员的工作。

  保险业务员的工作很辛苦,每天早上八点半上班就要打卡,然后三天一小会五天一大会,郑容翠每天天不亮就要起床坐上进城的车,辗转来到公司,不管风吹日晒雨淋还要出门跑业务。不过好处显而易见:离家近,能照顾家里。

  跑保险时间见长,凭借良好的人缘和渐渐树立的良好口碑,郑容翠的保险业务逐渐做得风生水起,几乎包揽了移民所有的保险业务,还有不少本地人莫名而来找她买保险。

  2013年,郑容翠看到儿子女儿已经工作,自己的身体也不太好,于是就休息下来,和丈夫一起,忙碌在家里的四亩葡萄园地里。

  “我们家葡萄种了3亩红提,1亩‘克伦生’,这样是为了分担风险,”郑容翠告诉记者,今年红提价格没有去年好,只有三四块,不过“克伦生”能卖到9块,“我算过,4亩地收个5万块钱还是不成问题的。

  今年,郑容翠在攀钢大学生公寓给儿子买了房,一室一厅50多个平方,花了10几万,然后又花了10几万装修。“就差带一个媳妇回家了。”郑容翠喜滋滋的说,“我们为人父母,把孩子养大,供他们读书,工作也安顿好了,现在,等他们终身大事一解决,我们就放心了。

  在郑容翠家门口,刚搬来种下的小树已经长到一层楼那么高了,一棵棵枝繁叶茂,如同郑容翠一家,已经完全融入了西昌这块肥沃的土地。

  十一年的光阴,在历史的长河中,很短,可具体到某一个人,很久,久到可以让一个牙牙学语、蹒跚学步的婴孩成长为一个朝气蓬勃的少年,也可以把人光滑的脸庞刻画上岁月的风霜。

  我们很欣慰的看见,在我们采访的每一个移民家庭中,“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观念深入人心。采访中,不止一个移民们对记者说选择在西昌本地打工是为了“离家近,好管娃娃”,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对娃娃教育的重视。

  许多移民告诉我们,如果不是因为溪洛渡水电站的建设让他们成为移民,他们的孩子不会享受到这么优越的教育条件,或许,也只能如同他们祖辈一样成为脸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但现在,他们有了更多的选择,即便是回家当农民,也是会用“高科技”武装头脑勤劳致富的“新型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