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马公特困村“三十六变”

30.03.2014  15:26

 

 

 

孙悟空的“”,成就千古神话惊世传奇;川戏的“”,传承中华文化独门绝技;青川县马公乡的特困村“”,则是党和政府在带领群众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险又出发,在改造大山、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创造的又一个奇迹。

 

他们在穷山恶水的大山里挺起不屈的脊梁,靠山吃山、脱贫致富,做得如此好、如此快,记者的键盘里刚刚敲出来的将来时,愰然间变成了现在时——时空交叠、新旧撞击,仿佛这是一种梦幻般、跨越时空的感觉。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能够取得如此成就,记者脑海里不免有了一种“断章取义”的想法:在“扶贫攻坚”的教科书里,这里就是抢眼的头条、醒目的标题,他们走过的每一步,都有一串串的感叹和深深的印记……

 

这是一组来自马公乡的骄人成绩:2013年,除去洪涝灾害因素的影响,该乡实现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比两年前增长了2000多元;全乡470户,实现了户户电气化、家家有产业、人人有技能,一幅幅生态新村的美丽画卷仿佛在向世人诉说着特困村的成功蜕变,产业工人将成为这里新一代农民的代名词。

 

宣战:吹响扶贫攻坚“集结号

 

青川县马公乡。

 

具有川北民居特色的房屋坐落山川,夕阳映照、炊烟袅袅,与逐渐恢复的自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着,可持续发展的接力棒在他们手中有序传递着。这是记者近日在青川采访看到的美丽画卷。听着当地群众的诉说,这变化中的一幕幕仿佛就在昨天。

 

2012年春节刚过,新一轮扶贫攻坚任务提上了青川县委、政府的议事日程。与以前有所不同的是,从文件的制定到机构的设立,从各机关的积极参与到各特困村的雷厉风行,政策力度之大,参与人数之多均前所未有。上下联动,民生为要,向贫穷与落后宣战,不获全胜,誓不罢休。在新的扶贫攻坚中,马公乡四个村全部纳入战斗序列,一场轰轰烈烈的脱贫致富、生态新村建设战役打响了。

 

马公乡位于深山峡谷地带,地处绵、广两市的江、青、平三县结合部,典型的秦巴山扶贫攻坚特困地区,也是青川最偏远的乡镇。该乡在籍总人口1200多人,常住人口只有七八百人,全乡4个村全是特困村,贫困发生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震前,人均收入不到两千元,人们世世代代守着贫瘠的大山,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一条小溪是大山通向外界的唯一出口。站在山谷,能供消遣的只有面对山谷尽情地宣泄,让大山的回音吞食你的孤单与寂寞,所以这里常被外界称为“不识人间烟火的地方”。“午时一过朝阳升,头顶天空半边红,鸭儿亦知春江暖,不晓山外叮铃咚,若能攀上最高处,便可由此入苍穹,谁人愿留逍遥谷,不闻人间四季风?”几句打油诗,为这里增添了几分苍凉与神秘。千百年来,当地人的行路难、通讯难、就医难、上学难……诸多的难题一股脑全摆在了党委政府面前。如何建设生态文明新村,如何让当地与现代文明同步,如何实现当地群众心中的“中国梦”?青川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扎实有效的举措,让这个最偏远的乡镇见到了曙光,让这里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穷人”要打翻身仗。政策的杠杆,有力地撬动了贫困的顽石。根据县委县政府出台的《特困村脱贫致富三年计划的实施意见》,马公乡成立了专门的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强海英亲自挂帅,相关部门行政主官勇挑重担,乡党委政府一把手带领乡村干部冲锋在前,构建起一座座扶贫的桥梁。从此,对于马公人来说,山不再高,路不再远。

 

近年来,县级相关帮扶部门每年至少给每个特困村安排或覆盖1个项目,每年为每个贫困村开展1至2次实用技术培训,并安排1至2名技术人员定点服务,按照县管、村用、纪检监察和乡镇监督、部门指导实施的原则进行。”市委常委、县委书记向此德告诉记者,“县级有关部门每名正科级以上领导结对帮扶1户特困户,并向每个特困村选派1名副乡镇长、1名大学生村干部长驻守,连续3年指导扶贫开发,确保扶贫开发实效,让当地群众真切体会到家乡发生的变化。

 

战斗:农民用足脱贫的“特权

 

如果不是交通不便,通讯不畅,马公乡绝对是一个度假的好去处。绵延起伏的群山被绿色的森林所覆盖,清新的空气从树缝间轻拂过来,股股清流沿着蜿蜒的沟壑汩汩流淌。成群的牛、羊、鸡、鸭各自在丛林间、溪流中,以及焕然一新的农家房前屋后嬉戏着、追逐着。

 

我们从县城出发,沿着蜿蜒起伏的山路,翻越数十座大山,来到了马公乡整体扶贫开发第一站朝阳村。如同青川大部分村落一样,朝阳村也坐落在大山深处。自古以来就只有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最宽处不到2米,最窄处不到1米,逢坎跃坎,遇水涉水,不通机动车,只能人行。就是这样还走不到头,每年山洪必然爆发,必然断路。年年修,年年断。该村系马公乡政府驻地,现有人口403人。农户增收以种养业、外出务工为主,2010年人均纯收入只有不到2000元,通讯、交通、居住条件极差。

 

最要命的是交通问题。”朝阳村党支部书记何自红感叹道,“落后的交通状况,造成山里的物质运不出去,山外的物质运不进来的困境,去一趟县城,要天不亮就得出发,走到天黑才能到达,即使到山外任何一个集镇,也要大半天,而且危险无处不在。

 

何自红向记者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上世纪90年代,村里卖一头猪要4个人抬,还要两个人替换,即使这样,猪往往还会摔得缺胳臂断腿,甚至发生过连人带猪一块滚下山崖的事件,想起来至今仍心有余悸。至于要从山外运进农业生产资料,更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村里人只能自给自足——有了余粮就喂猪,把猪养大杀了自己吃。何自红说,“生活太苦了,年轻人则向往外面的世界,男的长期在外打工,交上女朋友,就上门入赘;女的则干脆嫁到山外,再也不回家。

 

常言道:“万丈高楼平地起。”在扶贫攻坚的马公战场上,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空前,人们的生活品质正以看得见的速度在提高。

 

实施特困村建设以来,马公全乡累计完成了4条共计8.8公里村社道路硬化工程,3公里通社公路硬化建设工程。完成了先锋村、朝阳村、三台村、锅坛村通社公路维修整治30余公里,完成了朝阳村、三台村2座人行钢桥建设,完成了先锋村郑家沟平桥建设1处,实现了主干道通到村,硬化路通组入户;新建了人畜饮水6处,解决了200余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已解决全乡90%农户安全饮水问题;建设沼气307余口,完成农户环境综合整治192户。

 

在三台村村民朱理明家里,记者亲自体验了“三改”的好处:屋后种菜,屋前花园,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精心制作的文化墙,秋千、跷跷板等娱乐设施一应俱全;轻轻打开气灶,噗噗地冒着蓝色的火苗,同时也在全家人心中燃起一把希望之火。“改善了环境卫生,提高了健康水平,厨房跟城里人一样,用的是清洁能源,吃的呢,比城里人还好,尽是绿色食品。”朱理明老人兴奋地说,“这在以前连做梦都没有想过,党和政府这么好的政策是我们前进的最大动力。

 

朱理明老人告诉记者,全村进行沼气建设,政府给每户补助2000元,自己仅贴个工钱就行了,“如果自己有这方面的技术,连工钱都不用出。

 

扶贫政策来之不易,脱贫是特困村的‘特权’,要抓住机遇,用好这个‘特权’,用足这个‘特权’,鼓足干劲,争取早日扔掉穷帽子,使百姓走上富裕路。”县长罗云道出了特困村群众的心声。

 

展望:马公群众走进“新时代

 

路修好了,办事方便了,要做的事就多了。”在马公乡,这是记者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在乡党委书记文东的陪同下,我们沿着一条条整洁的硬化路面走访了该乡每一个特困村。

 

除了绿化、硬化得漂亮外,让记者感受最深的则是全乡的细微扫描工程:每到一处村民集中聚居点,记者都会看到一座横跨南溪河的钢架桥,有了它,村民们不用再拴着绳子、摸着石头过河,洪水季节砍树横在河两岸、人人争过独木的历史也一去不返;太阳能光亮工程的实施,让每条通村道路旁,每个村民集中点在漆黑的夜里,也有了与城里一样的扑朔迷离的浪漫,小年轻们耍朋友时就可以手拉着手在河滩漫步,山里的人们开始了安居乐业的新生活。

 

听说记者来了,正在地里干活的朝阳村村民何自恩,带着一身的泥土就跑来了。看着村里建起的一座座生态庭院、一处处幸福新居,他滔滔不绝地向记者讲述特困村扶贫攻坚工程实施以来发生的惊人变化:“我们村里可是换了一个天地,生态新村的建设完成,让人觉得一切都是新的,新修的道路,新建的民居,特别是村里人简直是换了一个时代,大家争相发展产业,在致富的道路上劲头十足。

 

何自恩已年近6旬,是乡上的产业发展示范户,他有着近18年的药材种植经验,除了远期增收的100多棵银杏,他还种植了16亩的柴胡,政府每亩给予几百不等的扶持。因此,除了吃饭睡觉的时间,他几乎把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柴胡的种植和养护中。用他自己的话说:“遇到这么好的政策,浑身有使不完的劲,很多晚上都加班在地里干活。

 

乡党委书记文东告诉记者,何自恩是远近闻名的柴胡种植土专家,他种植的柴胡令前来考察的成都教授赞不绝口。如果去年不是因为连续洪涝灾害,他仅柴胡一项收入至少也是5万元。今年,何自恩丝毫没有气馁,柴胡种植面积扩大了20亩。在他的带领下,全村将实现柴胡种植400亩。

 

文书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按照目前5千元每亩的市场价格计算,全村仅柴胡一项即可实现200万元的收入,平均每户在现在基础上增收5000元左右,县委县政府确定的三年目标届时可以实现。

 

谈到脱贫致富,朝阳村养殖户何立东可谓“”了一把。

 

在政府相关配套资金的扶持下,何立东在当地搞起了生态养殖:“山里搞养殖,既绿色又环保,绝对不愁销路。”去年底,他精心养殖的60多头羊,为家里带来6万元的收入。今年,他又张罗着扩大养殖规模。

 

王武学是马公乡扶贫攻坚、建设生态新村大潮中涌现出来的又一养殖大户。为鼓励他把养殖产业发展壮大,当地政府给予了相关政策上的扶持,即每只鸡补助5元钱。他从去年首批养殖的500多只发展到今年的2000多只,今年下半年将陆续出栏。他高兴地告诉记者:“按照每只鸡最低15元的纯利润计算,这可是一笔诱人的数字。

 

在马公乡,像何立东、王武学这样在政府帮助下自力更生、自主创业,变政府“输血”为自己“造血”的事例还有很多。因地制宜,扬长避短,从养殖业到种植业,从牛羊鸡到核桃、药材,短、中、远期致富产业链已经形成。目前,全乡已累计种植银杏20万余株,人均达到150株以上;发展柴胡达2000余亩;科学栽植管护核桃500亩;新发展养殖土鸡1万余只,新发展养羊2000余只。一个个产业正在政府精心培育下茁壮成长。自从通村入户道路建成以来,山里的生态腊肉、药材等农特产品就成为外界争相订购的香饽饽,每年春节前都会被来自成都、绵阳等地的经销商一抢而空。当地群众数着用辛勤换来的厚厚的钞票,乐得合不拢嘴。

 

扶贫还在向纵深发展。党委政府在千方百计救济和帮助困难群众、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还在注重培养农民的创业理念和劳动技能。“通过3年努力,实现每户家庭都有一个产业项目、一个技术明白人,一个转移劳动力,年增收额在万元以上的目标。扶贫之路任重道远,思路宽才能道路宽。除了大力招商引资、发展特色产业外,对于贫困村、特困村,专门开‘小灶’,制定帮扶措施。”县长罗云对记者说,“只有非常态的‘输血’与常态的‘造血’并举,才能使贫困人群逐步摆脱贫困,走向富裕。

 

为切实解决特困村群众的困难,形成帮扶的长效机制,县上还出台了十大助制度,覆盖到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

 

马公乡朝阳村长年在外打工的何立宣去年被查出患有肝硬化后回乡治疗,但一家四口人的生活就从此失去了依靠。其中两个孩子,一个在读大学,一个在读高中,本来生活就很紧张的家庭雪上加霜。村干部第一时间得知情况后,遂将“十大求助制度”向他作了宣传,鼓励他坚定生活的信心,同时启动了求助机制,县上不但给他解决了5000元医病救助,还对娃儿的学费给予了救助,这让何立宣一家人感动不已。

 

在改善民生方面有新的作为,实现青川全面发展振兴,还有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阶段,要切实解决好困难群体的实际问题,目前,我县出台的‘十大救助制度’和已经实施的省、市规定的‘十大民生工程’,可以基本解决群众各个方面的困难;现在的关键就是要抓好制度的落实,关键是在落实的过程中不走样。”广元市委常委、青川县委书记向此德说。(广元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