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一省份旅游扶贫样板: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光荣使命。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已经发出“十三五”期间消除贫困的脱贫攻坚战命令。“十三五”规划建议提出:“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因人因地施策,提高扶贫实效。习近平曾指出:“要紧紧扭住发展这个促使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第一要务,立足资源、市场、人文旅游等优势,因地制宜找准发展路子。
然而,在众多的扶贫手段和形式中,旅游扶贫的意义、作用及功效并未为很多人所了解。许多人对旅游的认识仍然停留在“游山玩水”的层面,根本未将旅游与扶贫联系起来,有的甚至觉得两者是风马牛不相及。
因而,长期以来旅游在扶贫中的意义、作用及功效基本上是被轻视的,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甚至实际上是被忽视的。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曾撰文指出,“旅游扶贫初期,旅游在扶贫中的意义、作用及功效基本上是被轻视的,有些地方、有些时候甚至实际上是被忽视的。但是,现实呼唤我们,应当让更多的人真正了解旅游扶贫的意义、作用及功效,各级党委政府应当更加重视并充分发挥旅游在扶贫中的作用。应当唤起全国旅游人参与并投身旅游扶贫的伟大事业。”
今年8月18日,由国家旅游局主办的全国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推进大会日前在河北张家口举办,会议回顾总结了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
四川
创新体制机制 推动旅游+扶贫融合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省通过发展旅游惠及贫困人口达50万人以上;2015年我省通过发展乡村旅游为6646余万农民带来人均786.2元的收入;参与旅游的贫困户比上年同期增收1424.9元。
四川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旅游扶贫工作,把旅游业纳入全省17个专项扶贫计划。以创新体制机制为突破,走出了一条“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四川省旅游发展委员会党组书记、主任郝康理介绍,旅游业是产业部门,要以“扶”来定位,通过旅游产业扶贫来助推区域脱贫。同时,旅游业自身也涉及多个行业领域,因此旅游业扶贫必须坚持政府主导。
其次,建立全省旅游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联动省委组织部旅游专业人才到重点贫困地区挂职分管。与此同时,实施“千A景区创建计划”,并让贫困户以闲置房屋、土地承包经营权等入股方式使贫困户通过组建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乡村旅游,按照“创意化的文化产品、文化化的实用产品、旅游化的土特产品”三个类型,积极推动贫困地区旅游商品开发。基于此,推进贫困地区用全域旅游理念开展旅游扶贫;
郝康理还表示,联动省扶贫移民局制定了旅游扶贫示范区、示范村和民宿旅游达标户标准,确立了“十三五”时期创建30个省级旅游扶贫示范区、1000个示范村和10000个民宿旅游达标户目标。
除此之外,还联动省财政厅建立了“四川旅游产业投资股权基金”搭建国际化招商平台,在第二届中国(四川)国际旅游投资大会上,贫困县签约项目17个,签约金额335亿元。
贵州
大数据支撑 建设国际化山地旅游带动旅游扶贫
目前,贵州省开展乡村旅游的自然村寨突破3000个,其中有517个村被国家列为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十二五”期间,带动64.7万人脱贫。今年上半年,贵州通过100个景区建设直接带动253个贫困村、6907户贫困户的2.52万人就业,间接带动301个贫困村8377户的2.75万人就业。
经过多年的探索,贵州逐渐形成了“保护一方山水、传承一方文化、促进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推动一方发展”的旅游扶贫路子。
贵州省委、省政府先后出台了多项扶贫工作政策举措,持续加大乡村旅游扶贫工作的政策引导和扶持力度。数据显示,今年,贵州结合“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和全省“100个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区(点)”建设,已安排5000万的乡村旅游专项资金支持全省63个贫困村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同时,按照“科学规划、分级负责、分类实施、精准扶贫”的原则编制县域旅游扶贫规。强化大数据支撑,建立旅游精准扶贫信息管理平台,将填报的2417个建档立卡贫困村涉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多万人口纳入县域旅游扶贫规划。今年上半年,按照国家旅游局的要求,组织发动境内外32家旅游规划单位共100位旅游规划专家参与,全面完成全省39个试点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涉及建档立卡贫困户5571户、贫困人口19650人。
贵州还积极强化交通功能,积极带动了旅游扶贫基地建设,全省建成通村油路
26000多公里,实现100%的乡镇和建制村通公路,其中有50%以上的村通油路。
贵州通过严格把关旅游服务质量,建立长久有效地工作协调机制,并通过国际化合作,突出做好“山地旅游+多产业融合”。目前,全省127个旅游景区建设工程中,已有71个景区及旅游综合体与85个山地现代高效农业示范园区和40多个示范小城镇建设及31个森林公园建设实现互融互通,通过景区和园区、小城镇开发建设带动周边贫困村寨发展乡村旅游促进脱贫。
值得注意的是,贵州还涌现出一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扶贫样本。诸如,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美丽乡村+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特色产业+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三变改革”+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互联网+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景区建设+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易地扶贫搬迁+乡村旅游的扶贫样本。
重庆
旅游投资破千亿大关 精品景区带动周边贫困地区
“十二五”时期,重庆带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万人,带动农民脱贫致富近30万人。五年投入产业精准扶贫专项资金6亿多元,贫困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0年的4100元增加到2014年的8496元;建卡贫困户直接经营乡村旅游的924户,户均增收3.2万元。
近两年,重庆市农村贫困人口持续减少,贫困人口由202万人减少到2015年的165.9万人。2015年,重庆市委、市政府提出“6年目标3年完成1年扫尾2年巩固”工作思路,即到2017年底,18个贫困区县脱贫“摘帽”,1919个贫困村脱贫“销号”,165.9万贫困人口脱贫“越线”,2018年完成扫尾工作,再经过2年的巩固,确保2020年全市稳定脱贫。
近年来,重庆不断创新旅游扶贫工作方法,重庆明确每年安排1个亿资金实施乡村旅游;2017年前将全市旅游发展资金70%安排用于旅游扶贫。利用重庆18个扶贫集团对口帮扶的政策优势和山东省对口帮扶的东西协作扶贫机制,推进乡村旅游扶贫开发。
重庆通过把高山移民逐步向旅游扶贫转移,旅游扶贫向景区和城镇集中,充分显示了其它扶贫手段所不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旅游业已成为贫困乡村农民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之一。
2016年计划扩大33个乡村旅游扶贫片区规模,新启动乡村旅游扶贫片区20个,着力打造纳凉避暑、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农耕体验等特色乡村旅游扶贫品牌。
重庆还创新增收模式与创新投融资机制,2015年安排特色效益农业资金10亿元,支持渝东南、渝东北区的柑橘、生态鱼、畜牧等7大重点产业链向贫困村、贫困户延伸,同步组建电商平台;推广财政扶贫资金“参股入社、配股到户、按股分红、脱贫转股、滚动使用”等多种扶贫模式,帮助贫困户持续稳定增收;探索全融扶贫机制,创设总规模16亿元的旅游股权投资基金;建立符合贫困村和贫困户需求的融资体系,为贫困户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解决群众发展乡村旅游融资难题。
2015年重庆旅游投资首次突破千亿大关,达到1019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37.8%。由此,通过精品景区带动周边贫困地区发展乡村旅游。
海南
“一村一策”旅游精准扶贫 向品牌化靠拢
“十三五”期间,海南旅游扶贫工作将创新发展理念,坚持农民在乡村旅游中的主体地位,将发展乡村旅游同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科学发展和绿色崛起、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相结合。
海南高度重视旅游对脱贫的带动作用,把旅游扶贫作为海南实施精准脱贫十项措施,开展了海南历史上最大规模的扶贫入户调查、调研摸底活动,制定“一村一策”旅游精准扶贫方案,编制旅游扶贫实施方案和规划,科学指导旅游扶贫。并开展贫困村“结对帮扶,组织动员全省大型旅游企业、星级酒店、景区景点、旅游院校等单位与45个重点旅游扶贫村开展结对帮扶。
2016年上半年,海南省旅游相关产业签约金额达98亿元,策划包装旅游风情小镇和乡村旅游项目57个,总投资895.46亿元。具体为以“千千万万”品牌打造和乡村旅游点创建工作为抓手,海南省旅游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1000万元和省财政每年美丽乡村资金投入6000万扶持乡村旅游项目建设。截止目前,全省已有乡村旅游点516家,分布于除三沙外的18个市县,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12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创建单位137家,评定了椰级乡村旅游点34家。经过2年多的发展,海南乡村旅游已成为海南重点发展的旅游新业态,正逐步向精品化、品牌化方向迈进,乡村旅游示范点对促进农民增收效果明显。
以三亚玫瑰谷为例位,项目于三亚市亚龙湾国家旅游度假区博后村,总面积2755亩,先后投资3.5亿元,建成了以“美丽•浪漫•爱”为主题,以玫瑰文化为载体,集玫瑰种植、种苗培育、衍生产品加工销售、玫瑰文化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乡村旅游综合体。2016年上半年游客量64万人次。项目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科技+生产标准化”
经营模式和“五统一分”的管理模式(“五统一分”即“统一种苗、统一农资、统一技术、统一品牌、统一销售,分散种植”)。合作农户每亩每年收益2万元以上。解决就业总人数为515人,带动博后村发展规模化玫瑰特色民宿9家、餐饮4家、热带水果店和商店、KTV涌现,年收入达2800万元。
据了解,海南旅游扶贫大致可以总结为一下几种模式,城乡一体,田园城市,幸福琼海为代表的全域发展型;主题打造,定安县百里百村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连片创建为代表的区域发展型模式;生态支撑,以琼中县什寒村为代表的整村推进型模式;大区小镇,以海南布隆赛乡村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区域联动型模式;旅游就业,以海南槟榔谷黎苗文化旅游区为代表的景区带动型;农旅结合,以五指山市雨林茶乡为代表的品牌打造型。
湖南
培育县域旅游支柱产业 打造旅游示范县
湖南省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大部份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武陵山和罗霄山片区,两个片区是我省旅游扶贫也是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十二五”期间,湖南武陵山、罗霄山片区通过旅游带动42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占全省旅游脱贫人口的60%,占全省武陵山、罗霄山片区脱贫人口的18%。
湖南将把发展全域旅游与旅游扶贫结合起来,制定创建标准和方案,开展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县与全省旅游扶贫示范县。与此同时,培育县域旅游支柱产业促进发展扶贫,重点在武陵山片区和罗霄山片区选择了20个贫困县开展“双创”试点,每县创建1个3A以上景区、2个特色旅游小镇、3个旅游扶贫示范村,促进武陵山、罗霄山片区脱贫攻坚。
截至2015年,武陵山、罗霄山片区旅游带动就业30万人。凤凰县通过推进旅游项目建设,直接和间接提供就业岗位2万多个,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从事旅游服务行业。古丈县夯吾苗寨将茶叶生产销售、种植养殖、特色餐饮与苗寨观光相结合,发展乡村观光旅游,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000多万元,解决农村就业200多人,促进村民人均增收4000多元。
“十三五”时期,武陵山、罗霄山片区旅游项目投资将达1535亿元。武陵源-天门山、凤凰等国际旅游精品景区提质升级步伐加快,崀山、老司城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城步南山被纳入首批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区,炎陵县神农谷国家森林公园创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成功创建4个5A级旅游区、20个4A级旅游区。通过加快旅游项目建设,扩大贫困人口直接从业和间接从业人数,拓宽贫困人口增收渠道。
湖南武陵山、罗霄山片区创建30个特色旅游名镇、120个特色旅游名村、6000个星级农家乐和家庭旅馆,为武陵山、罗霄山片区旅游扶贫作出示范,通过联村帮扶机制,已有7个村开门纳客见到脱贫成效。
2015年3月,湖南省旅游局联合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共同推进大湘西地区12条精品旅游线路建设,辐射周边436个村脱贫。通过乡村旅游主题活动,均带动周边游客近万人。今年3月,在怀化沅陵县举办2016湖南春季乡村旅游节,组织65组土特产与手工艺选手共150名村民参加了土特产旅游商品大赛,5家电商平台参与活动,形成了“土特产+ 旅游 + 互联网”新媒体旅游扶贫的合力。
湖北
资源转换 行业内生式 多业联动式
旅游是扶贫的“翅膀”,扶贫是旅游的“战场”。湖北省旅游委和扶贫办贯彻去年8月份全国乡村旅游提升与旅游扶贫推进会议的精神,在全省旅游行业实施“旅翼”行动计划。省旅游委和省扶贫办会同省农业厅、省林业厅出台了《关于开展产业扶贫精准脱贫的实施意见》和《湖北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扶贫示范区创建工作方案》,开展“百千万”旅游扶贫工程,培育三大旅游扶贫机制,创新旅游产业扶贫范式,让旅游扶贫这只“翅膀”羽翼丰满,真正硬起来、活起来、飞起来。
截至上半年,湖北全省完成了结对帮扶贫困村33个、贫困户8875户,对口帮扶贫困人口38,341人。全省旅游扶贫综合投入累计超过60亿元。湖北省旅游委的扶贫工作得到湖北省扶贫攻坚领导小组通报表彰,荣获优秀单位的称号。
湖北针对旅游行业特色,推出“百千万”旅游扶贫工程。即,动员全省具有资质的旅游规划单位帮扶全省旅游扶贫重点村,免费开展旅游规划编制、旅游项目策划、旅游商品研发、旅游服务提升和旅游营销推广等;发动全省“百家”重点旅游企业,开展旅游扶贫对口帮扶;旅游、扶贫和农业等部门联手,开展乡村旅游、旅游扶贫和旅游创新创业的“千人”大规模培训;推进“旅游+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力争平均每年吸纳1万名贫困人口直接就业,每年吸纳1千名大学生、艺术界人士、返乡村民等在乡村创业,间接带动10万人的旅游就业。
湖北还完善了“五级联创”创建机制、建立了旅游公益扶贫机制、创新了社会扶贫机制,助群众从根本上挖掉穷根。湖北省旅游局认为,贫困区旅游产业扶贫的路径是:发挥生态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以旅游为引擎,使绿水青山真正成为金山银山,通过贫困区资源利用的转换与集约、产业内生的发展与增长、行业跨界的融合和联动,积极探索适合湖北省情的旅游产业扶贫模式。
其一,通过资源转换,让“绿色”变成“金色”。即利用贫困区丰富的生态文化资源,发展旅游业,直接从种植养殖业跨越到旅游休闲产业。如恩施州的国家级贫困县建始县,全县大部分地区属于喀什特地貌,穷山恶水,交通闭塞,通过景区带动、休闲度假、创业就业、旅游融合等模式直接为农民提供就业岗位近5000个,带动21个村10000多人参与旅游,全年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930元。
其二,行业内生式,通过内涵加工,使“石头”变“金条”。即把家园当花园来建设、把生态当产业来发展、把社区当景区来打造、把乡愁当产品来经营。如大冶市的保安镇沼山村,过去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村民收获的桃子必须挑到县城卖,售价只有几毛钱一斤。如今,沼山村每年接待游客30万人,63家农家乐中,年收入50多万的就有9家。村里生产的桃子,每斤由市场价格几毛钱涨到七、八元以上,亩平增加收入6000多元,村级集体收入达到30万元。
其三,多业联动式,通过产业融合,让“贫矿”变成“金矿”。即发挥旅游产业的乘数效应,把旅游产业主动与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发展,并培育出一批旅游产业新业态。如大别山区红安县的华缘农场,探索乡村旅游集合发展模式,通过创意设计,将各种农业资源与非农业资源,有机地整合、融合在一起,形成特有的旅游休闲产业模式和运营体系,形成了良好的企业盈利模式。
山东
守住生态底线 创新“四种模式”推进旅游扶贫
截至目前,山东400个旅游扶贫村共投入财政资金6.7亿元,吸引社会资金和金融资金15.6亿元;400个旅游扶贫村均明确了2--3个结对子帮扶主体;132个贫困村正在开发打造,向乡村旅游特色村迈进,另有120多个村正在培育和开发精品采摘园、特色种植养殖、休闲垂钓园等项目,为贫困群众脱贫增收找到了门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态就是资源,生态就是生产力”。博山区根据自身的地理特点和产业分布,制定了在北部区域发展生态特色工业、在南部区域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北工南游”产业发展规划。近三年来,关停了228家高耗能、低产能、有污染的企业,实施了283个绿色产业项目和525项绿动力提升工程。同时,明确规定,南部山区不上任何工业项目,并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行动,实施农家乐改厨改厕、村容村貌绿化美化。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8%,全区150多个山区村落保持了原生态的风貌。优质的生态环境为实施旅游扶贫奠定了坚实基础。
山东围绕“发展全域旅游、推进脱贫奔康”这个目标,创新四种模式,即:
以中郝峪村为代表的“共同致富”旅游扶贫模式。全体村民把自己的房屋、土地、山林等居家生活资源折价入股,共同成立博山区幽幽谷旅游开发公司,发展以“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观农家景”为主题的乡村旅游,实现共同致富、就地致富、可持续致富。村民年收入从10年前的2000元增长到去年的3.5万元。这个原来博山区最贫穷的小山村被评为第一批“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以上小峰村为代表的“资金转换”旅游扶贫模式。该村把国家100万元的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作为股金,按三成和七成的比例量化到村集体和贫困户,集体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的股金实行不低于10%的收益保本,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升级了农家乐旅游项目,村集体和243名贫困农民已尝到旅游带来的红利,实现了脱贫致富。中央新闻联播、人民日报都对该村通过资金转换实现旅游脱贫的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以上瓦泉村为代表的“特色采摘”旅游扶贫模式。该村率先发展有机农业,由村民集体集资120多万元新建总面积176亩的999开心果园,鼓励贫困户入股种植草莓、黄桃、苹果、山楂等采摘大棚,发展特色采摘游。近年来,全村农民收入每年都以40%以上的幅度增长,2015年达到20000元。上瓦泉村被誉为“中国有机采摘第一村”,实现了农旅融合、脱贫致富。
以源泉镇为代表的“品牌带动”旅游扶贫模式。全镇以有机富硒为主题,引导贫困农民利用区域独特的小气候发展种植有机富硒猕猴桃,镇政府对资金不足的贫困户给予资金补助,并通过举办采摘节和推介会,打响有机富硒品牌。目前,全镇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年产量达700余万斤,去年采摘节期间日均接待游客达到1.2万人次,实现销售收入近5000万元,人均增收3万元,实现了快速脱贫。源泉镇被评为全国一村一品示范镇,“博山猕猴桃就是有点甜”成为全国响当当的品牌。
福建
旅游扶贫七大转变 保守观念转向创新
2016年上半年,福建旅游扶贫试点村实现劳动力转移就业1.5万人,占常住人口比重为22.1%,其中乡村旅游承接劳动力转移从业超过3000人,全省旅游扶贫试点村脱贫人数近1500人,占贫困人口的比重为32.6%,其中旅游扶贫脱贫人数约550人,占脱贫总人数的37.6%。
数据显示,全省旅游扶贫试点村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344元,同比增长15.4%,其中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8926元,同比增长19.4%。旅游扶贫试点村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3387元,同比增长15.1%,其中贫困人口中旅游从业人员人均可支配收入4233元,同比增长19.4%。
2015年以来,福建省逐一核查,对全省2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进行深入调查摸底。目前,全省向国家局申报的具有旅游资源的贫困村共计466个,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10387户,涉及贫困人口38971人,着重做好300个重点村的调查摸底。
福建组织动员省内外旅游规划单位免费帮扶试点村制定乡村旅游规划;安排公益规划评审组织了来自省内外及台湾的专家学者;各规划单位对扶贫村的旅游功能区空间布局进行了相对合理的设计
福建省、市、县三级政府为贯彻落实脱贫攻坚战役,相继制订出台了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意见,并根据各村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旅游扶贫模式,有针对性的创新扶贫载体,创新发展“生态+文化”、“景区+农家”、“农庄+游购”等模式,争取旅游扶贫效果最大化。强化典型示范带动,形成上下同心、能战能胜的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浓厚氛围。
近年来,在习总书记“不甘人后、滴水穿石、弱鸟先飞、赶超跨越”扶贫精神的引领下,我局充分发挥“清新福建”的清新自然和清新人文优势,以精准扶贫为目标,开辟了一条符合省情、契合民情,放眼长远的旅游扶贫之路,推动旅游扶贫工作实现七大新转变。
即:保守观念向创新理念的转变、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的转变、落后环境向美丽乡村的转变、传统务农向创业就业转变、输血工程向内生造血转变、无序经营向有序管理转变、经济效益向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并重转变。
浙江
善用旅游人才 为旅游发展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2015年,浙江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2.35亿人次,同比增长20.5%;旅游经营总收入230.69亿元,增长28%;旅游从业人员达到44.6万人。截止今年6月,全省共有乡村旅游村(点)3285个;农家乐特色村数877个;特色点(各类农庄、山庄、渔庄)2408个,接待床位数21万张,餐位113万个,经营农户1.6万户。
近年来,浙江省认真贯彻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断,以政府主导方向,发挥“旅游+”功能,进一步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健康养生旅游、生态文化旅游、运动休闲旅游、海洋海岛旅游、绿道骑行、房车营地、乡村美食等融合类乡村旅游产品,民宿经济已成亮点。
浙江为鼓励旅游专业毕业生、专业志愿者、艺术和科技工作者驻村帮扶,稳步推进“送教下乡”计划,每年免费为乡村旅游从业人员培训人数不低于4000人次,大大提高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和能力。同时,乡村旅游还成为富民惠民的新途径,2015年湖州市农民人均增收4000余元,乡村旅游在农民增收中的贡献为20%以上,各项指标居全省第一。
乡村旅游是一个融合一二三产业的旅游新业态,浙江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广大农民不离乡、不离土,就地转化剩余劳动力,为农民开辟了一条在家门口创业就业增收的新路子。
2016年1月1日,《浙江省旅游条例》正式施行,结合国家旅游局开展的“百千万”工程,精心培育一批示范引领、典型带动、品牌辐射力强的乡村旅游典型村、乡村旅游经营户和致富带头人,成为我国乡村旅游的标杆。
2015年底,通过精准帮扶低收入农户奔小康。,浙江省旅游局结对扶贫村的村集体经济是2008年的10多倍,多年来,通过各方努力,旅游扶贫使结对扶贫村生产生活条件有较大改善,低收入农户稳定增收,70%以上的低收入农户(“低保”户除外)家庭人均年收入超过4000元。
多年来,全省乡村旅游的发展在为广大建档立卡扶贫村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培育了一批懂经营善管理的旅游人才,为旅游发展地注入了新的文化内涵。
乡村旅游的发展,不仅促进了经济的高速增长,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了广阔的舞台。越来越多的外出打工者回乡创业,大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浙江的“裸心”系列、“隐居”系列、“花间堂”系列等特色业态聚集了大批专业人才,间接带动当地群众创业创收。
吉林
“松岭雪村模式”成功范本 助力乡村旅游
2015年全年,旅游扶贫试点县(市)总投资2175.216万元,其中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投入543.5万元,旅游部门投入资金133万元,贷款资金100万元,其他资金1398.716万元。试点村村集体经济收入24.7万元,同比增长49.7%,为乡村旅游发展和旅游扶脱贫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使试点村旅游扶贫工程取得了可喜成效。
吉林省旅游局积极组织参加国家旅游局组织举办的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村官培训。截止今年8月,共组织近50名村官参加了国家旅游局在北戴河举办的村官培训班,组织两批次(80人次)乡村旅游带头人赴四川和黄山学习考察培训。回到家乡以后,把学到的本领和外省成功经验做法运用到实践当中,带领村民创业,培育、打造了一批具有浓厚民族文化特点的“旅游小镇”、“满族村”、“金达莱村”等特色乡村,打造环城乡村旅游经济圈,实现了城市反哺农村的良性发展,取得了可喜收获。
2015年以来,在国家旅游局和吉林省财政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旅游局累计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用于乡村旅游基础设施、交通标识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各市州不断加大乡村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和氛围。
此外,省旅游局、省扶贫办遵循“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突出特色、分步实施”的原则,依托旅游规划资质单位,帮助各试点县(市)编制完成了试点村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引导各试点村发展农家乐、渔家乐、休闲农庄及观光农业、光伏农业等乡村旅游项目,目前已完成大安市、靖宇县试点村游客服务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珍珠村开展乡村旅游、以旅游带动村民脱贫致富起步较早。2012年6月,由花山镇珍珠村集体组建的临江市松岭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建设了500平方米的旅游接待中心,同时整合村内民居,改造了56家家庭旅馆。
2015年,珍珠村“松岭雪村”已开办家庭旅馆72家,旅游旺季日接待量达3000多人次,户均增收2万元,珍珠村松岭雪村旅游服务业的迅猛发展,创造了“松岭雪村模式”,快速拉动了全村经济发展和百姓脱贫致富。截止2016年8月,松岭雪村旅游公司和家庭旅馆带动贫困户32户,脱贫人口48人,解决村内剩余劳动力220人,接待游客近40万人次,为村集体经济收入增收19万元。珍珠村实行的这种“公司+农户(家庭旅馆)”模式,使松岭雪村旅游公司成为沟通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公司辅助个体农户,提供技术服务和市场信息,通过规模化的生产,实现农产品的附加值,承担起市场开拓、技术创新等职能,而个体农户可以充分发挥出在生产环节特殊的优势,节省交易费用。双方合作的结果是:公司可以以较低的交易费用和适宜的价格获得稳定的农产品原料来源,降低公司成本;农户降低了市场风险,并在信息、技术和生产资料方面获取服务,可谓一举两得,双方共赢。
珍珠村打造的“松岭雪村模式”,符合当地实际,既发展了乡村旅游业,又带动了村民就业增收、脱贫致富。今后将继续按此模式走下去,预计到2017年年底前,将实现剩余60个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并带动周边村屯开发旅游资源,促进脱贫增收,向小康社会迈进。
河北
创新资产收益制度 优化土地产权收益模式
“十二五”以来河北平均每年减贫100万人左右,贫困县农民人均收入由2011年的4621元,提高到2015年的6839元,增长近50%。目前,全省有630多个乡镇、1650多个村、近5500家企业开展乡村旅游。力争“十三五”期间,河北通过旅游扶贫将带动62个县,约500个贫困村、8.6万贫困户、30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河北牢固树立“以农为本,以乡为魂”的发展理念,重点推广实施了五种旅游扶贫方式:
一是创业扶贫。一方面大力扶持乡亲们自主创业,依托山清水秀的特色旅游资源,开办农家乐、乡村旅馆等经营实体,成为第三产业的经营业主,通过经营收入从而脱贫致富。另一方面大力发展创客基地,通过创客基地这个平台吸引人流、物流、资金流。
二是就业扶贫。一方面大力引导乡亲们自主就近、就村工作,由原来头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变成“服务员、出租车司机、厨师、卫生员、维修工”等,不用出远门,家门口里把钱挣。另一方面是能人带动,通过旅游致富能人示范作用,用身边人、身边事激发百姓的潜能力。
三是产业扶贫。通过发展一村一品,引入专家、公司、合作社,用产业支撑实现脱贫。通过专家指导、公司+农户等模式,大力引导乡亲们发展土特产旅游经营,出售自家农副土特产品获得收入,以及合作社+农户等方式发展乡村旅游。
四是资产收益扶贫。大力引导乡亲们盘活自有土地、房屋等资产,“让地生钱,让房生钱”。通过参加乡村旅游合作社和土地流转获得租金。
五是参股扶贫。大力引导乡亲们通过入股成立企业和公司。通过资金、人力、土地参与乡村旅游经营获取入股分红。如:承德县苇子峪村采用“村委+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推动乡村旅游发展,贫困人口在旅游行业就业的人均收入达到6000元,全村388个贫困人口,预计今年有115个贫困人口通过旅游脱贫。
据了解,河北在扎实推广原有成熟旅游扶贫模式的同时,不断探索创新更多产业化程度高、带动力强、可复制性好的新路径、新模式。创新了资产收益机制、建立了平台运营公司、优化了土地产权收益模式、创建了特色旅游小镇、建立了旅游扶贫创客基地。
河北通过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及财政支持,先后强化景区扶贫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支持建设乡村新业态扶贫项目。河北还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108个省级乡村旅游示范村旅游规划,实施了45个国家级、省级旅游扶贫试点村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做好了先行与示范。
通过政策支持,乡村旅游与旅游扶贫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河北省荣获国家乡村旅游相关称号12项,涉及相关单位及个人1258个,包括: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37个、中国乡村旅游金牌农家乐415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10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21个、国家美丽乡村旅游扶贫富民工程重点村334个。(伍策 冷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