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扶贫扬帆起航助农致富,放飞农民小康梦想

05.12.2013  15:48

甘肃省是全国最贫困的省区之一,长期以来,农村一直处于贫穷落后之中。党的改革开放政策,使甘肃省农村生产力得到了极大解放,农村贫困面貌有了很大缓解。为了彻底解决甘肃农村的贫困问题,1982年底,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将甘肃省以定西为代表的中部地区20个县和河西19个县列入“三西”建设范围,按照“兴河西之利,济中部之贫”的战略方针和“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的三条路子,开始了甘肃省建国以来规模最大的农业建设和扶贫开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在甘肃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甘肃贫困地区广大群众的共同努力下,农村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经过近30年的努力,甘肃省有近1000万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实现了祖祖辈辈梦寐以求的脱贫愿望。

六大探索”创造甘肃扶贫开发工作新亮点

甘肃穷,穷在农村,穷在农民,解决好农民脱贫致富问题,是甘肃需要花大气力解决的重点。向贫困宣战!1982年,就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国家启动“三西”扶贫开发计划,首开中国历史上有计划、有组织、大规模“区域性开发扶贫”的先河。

贫穷,制约着经济的发展,更关乎百姓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的安定和谐。当前我省扶贫开发还面临着许多突出难题和困难,特别是现有贫困乡、村大多都集中在极干旱地区、高寒阴湿地区、偏远山区等一些自然环境最恶劣、自然灾害最频繁地区,扶贫、返贫恶性循环问题仍然突出。让贫困地区的百姓尽快地脱贫致富,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当务之急。”甘肃省扶贫办主任周兴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经过近30年艰苦卓绝的努力,曾经“苦瘠甲天下”的甘肃终于实现了全省粮食基本自给,结束了“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的历史,而且取得了农村贫困人口大幅减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贫困地区经济社会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农村居民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的历史性成就。最为难得的是,甘肃人民穷则思变,在长期与贫困作战的过程中,积累了一些宝贵经验。其中,最重要的是对扶贫新机制的探索和思考。

一是对整村推进与连片开发结合的探索。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战略重点在片,战术关键在村,战果体现在户。全国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是从甘肃省开始起步的。自1998起,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扶贫开发工作的不断深入,甘肃省在认真总结了以往扶贫项目管理和到村到户扶贫模式的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个体贫困和区域贫困并存的实际,决定以瞄准贫困户、加大对贫困人口的扶持为主要目标,从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和群众最紧迫的问题入手,对扶贫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在10个市州各选一个村,开展了以村为单位,以改善基础条件、促进产业开发、提高贫困人口素质、推动贫困村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为主要内容的综合开发扶贫试点。2000年,国扶办在总结甘肃省及其他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统一规划、分年实施、整合资源、整体推进”的整村推进扶贫开发模式。由于扶贫效果明显,该模式被写入了《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成为新阶段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针对扶贫工作机制和方式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从2007年开始,甘肃省先后在东乡县、清水县、环县等扶贫重点县开展了“县为单位、整合资金、整村推进、连片开发”试点,探索整村推进与相应流域、片带整体推进的模式。截止目前,国家和省级安排的流域“连片开发”试点累计达到48个。连片区域内按照“统一规划,统一实施”和“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司其职、各记其功”的原则,有效整合相关财力、物力、人力资源,整村推进项目效益实现了最大化,并逐渐形成“大扶贫”工作格局。

二是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形式的探索。“十一五”期间,国家提出并实施“雨露计划”,加大了对贫困家庭成年劳动力的中短期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对贫困地区劳动力转移培训,甘肃省直相关部门把培训对象定位在了贫困家庭中初中和高中毕业后返回到农村的有文化的新生劳动力这个群体上。把对初、高中毕业后(简称“两后生”)返乡的贫困户子女进行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作为本系统贯彻“雨露计划”的重要形式和主要特点。五年来,共培训“两后生”11.3万人,转移就业率达 95 %。探索了“培训一人,输转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村”的培训和转移就业模式。现在“两后生”已成为甘肃的劳务品牌,培训机制已建立,管理制度也不断完善。

三是对贫困地区增收产业发展的探索。贫困地区的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始终是首要的问题。“十一五”期间,扶贫系统围绕“农民增收六大行动”,在如何做大做强草畜产业、马铃薯产业、林果产业、蔬菜产业,以及 中(藏)药产业等方面进行了不断探索,着力建立区域主导性特色优势产业。同时,把加工、销售、储藏等龙头企业扶持作为带动和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开发的重要因素,开展招商引资、金融信贷等措施。目前,贫困地区龙头企业达到132家。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产业的收入比重达到到60%以上。

四是对贫困地区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结合,与贫困村灾后恢复重建相结合的试点和探索。根据《甘肃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意见》的有关要求,甘肃省扶贫办先后在6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和50个实施过整村推进项目的村部署和开展了扶贫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试点工作。通过试点项目实施,各试点县的生产得到新发展、村容村貌不断改观,农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新农村建设试点为贫困地区在稳定解决温饱问题后如何逐渐进入新农村行列,步入小康社会发展轨道探索了路子。2008年以来,甘肃省先后遭遇“5.12”大地震和“8.8”舟曲特大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扶贫工作主战场的扶贫工作造成重大创伤,多年工作成效顷刻之间付之东流,贫困群众一夜之间一贫如洗。因此,贫困地区同时面对着扶贫工作重建和灾后恢复重建双重任务。在国家支持、社会帮扶和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艰苦努力下,扶贫开发与灾后恢复重建试点工作进展顺利,“三年任务,二年完成”目标如期实现。

五是对特殊贫困片带扶贫难点攻坚的探索。进入21世纪初,按照《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精神,扶贫开发是以“县为单位、村为载体”进行的。随着全省经济快速发展,扶贫开发迅猛推进,农村贫困问题越来越集中到少数民族地区、革命老区、中部极干早区和南部石山区、高寒阴湿区、边(偏)远山(林)区和各类移民区,即:“六大类型区域”。甘肃省扶贫办提出了“特困片带”的概念,并对“特困片带”的扶贫攻坚进行了探索。甘肃省委、政府高度重视对特困片带扶贫难点实施集中攻坚的工作。从2008年到2010年,连续三年坚持每年制定出台一个“特困片带”扶贫攻坚专项政策文件。先后制定出台并实施了民族地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河西特困移民扶持攻坚、庆阳革命老区特困片带扶贫攻坚等。

紧抓国家政策叠加机遇,围绕国家片区扶贫大战略,甘肃省以国家三大集中连片特困片区(六盘山片区、秦巴山片区、藏区片区)作为主战场,本着“区域发展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区域发展”的原则,围绕甘肃省工作中心,确定了一批按政策提出的项目,对政策中导向性问题也尽力在新项目谋划中得到体现。

六是对扶贫工作对象如何科学瞄准的探索。按照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政策“两项制度有效衔接”的精神,以科学识别和监测扶贫工作对象和农村“低保”对象为目标,开展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建立了与相关部门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2008年,在定西市漳县和甘南州临潭县分别部署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试点工作。之后,根据试点工作经验,逐渐在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市、区)扩大了试点工作。目前已在全省55个县市、区开展并完成了“两项制度有效衔接”工作。采取进村入户,对农户财产、劳务收入等内容的登记、测算,并在全村范围内评议公示等各项程序,比较真实地掌握了扶贫工作对象的生产、生活状态,与民政、财政、残联、统计等相关部门共同建立了贫困人口识别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了对贫困人口资源信息的共享。目前,有318万农村贫困人口及时纳入了农村低保范围,其中有劳动能力的困难户纳入了扶贫工作规划。从而实现了扶贫部门对扶贫工作“对象瞄准到户、情况掌握到户、项目扶持到户、措施落实到户、效益体现到户”的新要求,建立了“低保”维持生存,扶贫促进发展的扶贫工作制度基础。

有效的经验、创新的思维,正是我们战胜贫困的利器,为甘肃省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六大探索”创造了新世纪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最大亮点,显示了“十一五”甘肃省扶贫开发工作的新实践、新进步。

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

贫困是甘肃省最基本的省情。甘肃贫困面积大、贫困程度深,在全国都是典型。针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征程上的这一最大难题,结合当前扶贫开发需要破解的重点难点,上半年以来,甘肃省丰富和拓展扶贫攻坚抓手,围绕“一个核心”“两个不愁”“三个保障”“六大突破”,大力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计划,从而打响了甘肃新一轮扶贫开发的攻坚战和整体战。

按照国家新的扶贫标准,2012年底,甘肃省仍有贫困人口692.2万,占农村人口的33.2%,贫困发生率位居全国第二。全省有58个县分属六盘山区、秦巴山区、藏区三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此外还有17个“插花型”贫困县。

今年9月17日,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向全省人民发出了全力以赴攻克扶贫开发这块最难啃的硬骨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动员令。

意见》提出,在今后的甘肃扶贫攻坚中,将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突出路、水、电、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坚持整区域推进与到村到户相结合,坚持连片开发与重点推进相结合,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防灾减灾相结合,坚持增加财政投入与发挥市场作用、引入社会力量相结合,更加注重转变发展方式,更加注重增强内生动力,更加注重金融支撑,更加注重创新体制机制,紧紧围绕“一个核心”和“两不愁、三保障”,全力实现“六大突破”(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方面实现重大突破)推动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更大成效。

甘肃省高台县前进村党支部书记陈大毅说,农民要想富,必须得有好产业、好项目,《意见》提出,要提供金融资金支撑,大力培育富民产业,非常符合农村实际,增强了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我们一定要在富民政策的支持下,把村里的规模养殖业做大做强,增加农民收入,早日实现小康梦。

站在新起点,迈向新征程。2600万陇原儿女,甩开臂膀准备大干一场,向贫困发起“总攻”。甘肃省委、省政府出台的这一《意见》,明确了18项政策措施和6大保障机制,用求真务实又令人温暖的笔触,清晰勾勒出甘肃新一轮扶贫攻坚的行动路线图。

“省委、省政府‘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提出‘紧扣持续增收这一核心,做到不愁吃、不愁穿,落实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三个保障’的目标,让我们深切感受到‘1236’扶贫攻坚行动不是一句空口号,而是我们扶贫干部的行动指南。”甘肃省静宁县扶贫办主任吴国近说,我们将根据“1236”扶贫攻坚行动《意见》的要求,加强对政策的研究,把握政策叠加、强力支撑的重大战略机遇,结合实际找准对接点和突破口,使政策支持转化成扶贫攻坚的巨大成效。

甘肃省武山县县委宣传部干部陈鸿认为,日前出台的《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是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将最大限度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他说:“《意见》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省上坚决打好扶贫攻坚这场硬仗的决心,所列出的18项政策措施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性,相信随着这一攻坚行动的深入实施,中国梦的甘肃美好篇章将被成功谱写。”

甘肃省扶贫办主任周兴福表示,全省扶贫系统将按照《意见》确定的相关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同时,要认真对照《意见》,全力抓好三大片区规划实施、整村推进、产业扶贫、劳动力培训转移、互助资金、贫困户建档立卡等重点工作。特别在“大扶贫”的格局中统筹全局、立足长远、分类指导、分工实施;在扶贫攻坚中要整合资源,统筹协调,找准突破口,找出最关键、最突出、最薄弱的环节,整体设计,整体规划,最终达到各方面共同参与,有序推进的目的。

宏伟的事业,总是在不断奋进中腾飞;壮丽的篇章,总是在不懈奋斗中续写。打响新一轮扶贫攻坚行动,是甘肃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的关键一步。甘肃,必将与全国同步进入全面小康!

谋划“大扶贫”格局,创新西部扶贫新思路

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贫困地区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是甘肃省委省政府开展新一轮扶贫攻坚的一项重大决策。

今年年初,甘肃省委书记王三运在围绕扶贫开发进行专题调研时就明确指出,基础设施薄弱是我省贫困地区发展最大的瓶颈,强调要举全省之力,下决心抓好路、水、电三件大事,加快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进程。刘伟平省长也提出以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下大功夫、大气力改变贫困面貌。

甘肃省山丹县作为国家片区外“插花型”贫困县的代表,被确定为全省利用国开行贷款开展通村道路和安全饮水建设试点县。

由于受投资和自然条件限制,甘肃省山丹县已建成的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只解决了输配水系统,水源工程不配套,部分工程水质没有达到安全饮水标准。同时,由于该县水资源分布不均,受季节性降水影响较大,河源来水不稳定,已建成的供水工程供水保证率低,影响了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

利用现有河道新建水库水源工程是彻底解决沿山农村群众饮水安全的唯一途径,也是改善贫困区生活条件的重要举措,更是帮助群众脱贫致富的有效办法。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推进贫困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意见”精神,该县此次农村安全饮水工程建设除正常的管网建设外,重点解决水源和水质问题作。

据了解,2013年山丹县计划投资7339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6项,解决农村31084人和1455名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2014年计划投资16393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4项,解决农村59852人和22336名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

对于甘肃省扶贫办如何在政府主导的条件下,按照市场化的要求,实现财政扶贫资金同信贷资金匹配使用这一创新之举,甘肃省扶贫办主任周兴福介绍说,利用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从而放大扶贫资金总量,解决扶贫投入不足的难题,这是一项创新之举,也顺应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使用改革的趋势。甘肃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入实施“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中提出:“允许按市场方式配置政府掌握的扶贫资源,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

农村道路、安全饮水等基础设施建设,关系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是贫困地区最大的民生问题,各方面高度关注,贫困地区群众由衷关切。利用财政资金撬动信贷资金开展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其开创性意义就在于,在扶贫开发工作中使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实现了有机的统一,政府扶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同信贷资金匹配起来管理使用,就可以发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又使整个扶贫开发工作都就逐步纳入了市场化运作的轨道。

甘肃扶贫扬帆起航助农致富,放飞农民小康梦想

巩固扶贫成果助农插上致富翅膀

宣传政策、反映民意、促进发展、疏导情绪、强基固本、推广典型。甘肃扶贫开发从贫困群众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最长远处谋划,从最拿手处发力,使贫困村、户的面貌发生了很多改变。道路修通了,农户通电了,看病有人管了,就业门路宽了……就是这样一桩桩看似平常的小事,温暖着群众的心。

地处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沿山贫困区的花寨乡,依托地理优势,引进新优品种,2013年全乡种植旱地谷子5000多亩,亩均收入达2000元,旱地谷子成当地群众增收致富支柱产业。和花寨乡一样,张掖市纳入甘肃省国家片区外“插花型”贫困片带区域的各乡镇,依托自身优势,通过产业扶贫、科技扶贫,大力发展致富产业,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扶贫开发工作稳步推进,成效明显。

党和政府的帮助就像阳光一样,照进了农民的心里,暖暖的,感谢党和政府能给我这么大的帮助,让我住上了样板房,还有了致富增收的产业,我的心里真是说不出的感谢”!杨文胜向记者如是说,说起这番话的时候,他激动的留下了眼泪。现年47岁的杨文胜,是甘肃省金昌市永昌县六坝乡七坝村二社的一名普通农民,由于家庭经济来源单一,劳动力少,人口多,全家主要的收入只能维持生活及孩子上学费用,而且其父亲常年卧病在床,为了看病已欠下4万多元的债务,生活非常困难。然而,面对这样的不幸,杨文胜并没有气馁,依旧干劲十足,坚强的生活着......

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号角的吹响,为困难群众带来了阳光、送来了关怀,送来了改善生活、科学致富的良计。在“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中,杨文胜是金昌市人大主任方银天的联系户。方银天同志多次到杨文胜家中,与他亲切交谈并细致了解杨文胜家中境况,了解他改善生活、增收致富的想法。先后6次到他家中,通过与他交流谈心,耐心地讲解中央、省、市、县的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惠农政策宣传册,进一步理清了发展思路。在得知杨文胜家中困难后,方银天同志为他送来了生活慰问金,制作了民情联系卡,并为她制定了脱贫致富的计划。

去年9月,在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杨文胜的样板房动工了,他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原来,在方主任和六坝乡党委、政府的帮扶下,他住新房的愿望实现了,方主任为他送来5吨水泥,乡上为他送来危房改造资金,有效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

在解决了他的住房问题后,方主任和乡上又开始为他谋划致富措施。借助全乡发展设施种植业的现状,方主任积极为其协调妇女创业贷款8万元,帮扶水泥5吨,为他解决了后顾之忧;乡上为他投入了节水灌溉新技术和滴灌设施,提高了种植效益。截止目前,他建起了长80米的日光温室4座,并全部架设地灌设施。日光温室为其带来的收入年均达8万多元,日光温室种植成为杨文胜增收的主要途径。在取得了经济效益的同时,杨文胜增强了致富信心,为其他农户树立了榜样。

农村社会的安定团结,种植业不断发展壮大,也直接促使村民的生活日益富裕起来。优秀共产党员、致富能手纷纷涌现。当你步入七坝村时,会发现村里处处充满生机,群众人人洋溢笑容,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呈现在眼前:绿树成荫,水泥路铺到家门口,农业生产生机盎然,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发展蓬勃向上,社会生活井然有序,杨文胜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通过自己在科学种植上的不懈努力和不断的进取,成为了带领村民脱贫致富的领头雁。

新置的房院宽敞明亮,棚内的蔬菜长势良好。看着家里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杨文胜笑在脸上,美在心里。过几年孩子学业有成、事业稳定,一家人和和睦睦,过着幸福美好的生活,是他最幸福的时刻。他感谢“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让生活在贫困线上的他们,找到了问询答疑的知心人,碰上了献计献策的好心人,遇到了脱贫致富的引路人。我们相信“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带领下,在广大联村单位和领导干部的帮助指导下,将有更多的人能够摆脱贫困,实现致富增收的“中国梦”。(记者 薛朝华 周国喜)

实习生:钟晓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