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奋笔疾书“脱贫答卷”
【导语】:我州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任务极其艰巨……
(记者 田杰 周华 陈杨 马建华)我州作为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和全省扶贫攻坚“四大片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扶贫任务极其艰巨……
贫穷,客观存在。脱贫,使命神圣。
这,是一场特别的战斗。
立奔康之志,鼓奋进之气,我州举全州之力,誓与全国实现同步小康,作出“不落下一乡一村一户一人,不给全国全省拖后腿,不做同步小康的最后一块拼图”的庄严承诺,排除万难,决战决胜,奋笔疾书“脱贫答卷”。
创新扶贫思路
加快脱贫攻坚进程
为进一步加快全州脱贫攻坚进程,州委、州政府采取超常举措,创新扶贫思路,在省下达我州2016年度213个退出贫困村、2.8513万贫困人口脱贫的目标任务上,自加压力,将退出贫困村调整为281个、脱贫人口调整为3.2275万人。确定了“1564” 脱贫攻坚思路和“358”示范工程(其中“1564”思路,即:“一个纲领、五大行动、六项工程、四重保障”,一个纲领是指“4+12+N”的一套行动纲领;五大行动是指高寒牧区解困、生态绿色扶贫、金融资本互动、定点单位帮扶、基层力量参与;六项工程是指产业示范、创业明星、外出务工、希望助学、天使阳光、关爱温暖工程;四重保障是指人才、机构、资金、纪律保障。“358”工程示范工程,即:3个脱贫攻坚示范县、50个脱贫攻坚示范村、800户脱贫攻坚示范户。)。同时,还建立了脱贫攻坚“1库6制”即:扶贫攻坚综合信息库,扶贫攻坚咨询评估督查制、上下衔接制、数据监测精准制、考核评价制、社会力量参与制、行业扶贫考核制。
石渠县召开农民专业合作社劳务收入分红大会。石宣供稿
到目前为止,2016年度全州3.2275万脱贫人口中,实现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1.5561万人,完成生态扶贫和移民安置0.1193万人,纳入低保政策兜底0.6979万人,纳入医疗救助扶持0.2630万人,完成灾后重建帮扶17户。同时,2016年度281个退出贫困村中有118个村实现了有硬化路,190个村实现了有卫生室,230个村实现了有文化室,281个村实现了有手机网络覆盖。目前,全州共有9087名贫困人口完成了脱贫任务,中央、省、州、县四级财政共到位各类扶贫资金24.71亿元,为脱贫攻坚首战必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携手奔康路
庞大民生棋局展开
到2020年,全州18个贫困县(市)和1360个贫困村全部“摘帽”,4.84万户贫困户和19.36万建档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确保全州贫困群众在与全国、全省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中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养成好习惯、形成好风气。2016年务必实现3.2275万贫困人口精准脱贫,281个贫困村“摘帽”。
这是一盘庞大的民生棋局。
接受挑战,除了勇气,还需要睿智。脱贫攻坚是全局性的系统工程,关键是要解决“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的问题。要解决这一问题,精细化是关键。脱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制胜之道也在于精准。
从河谷到平原,从游牧到定居,从帐篷、草坯房到明亮、宽敞的砖房、楼房。红顶白墙的新居,平整干净的水泥路,忙着装修的村民,还有不时传出的欢笑声……这是7月18日,记者在康定市呷巴乡俄达门巴村看到的喜人景象。
该村牧民扎西和往常一样,把牦牛放到草场后,他回到家里,悠闲地喝着酥油茶,兴致盎然地带着记者参观他正在装修的房屋。
记者在扎西正在装修的牧民定居点看到,现代化的电器、卫生间一应俱全。扎西说:“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我把家里空置的房子租给木雅泽朵公司,他们花钱装修搞开发,我坐在家里领钱就是了,旱涝保收,收入有保障。”
据了解,由政府搭台,引进木雅泽朵公司,开发打造以俄达门巴村为核心的木雅景区。通过群众资产入股方式,将49套空置的牧民定居房租赁给公司整体开发包装。2015年,村民领取临时用工工资约36万元,村集体运输队领取运输费约75万元,村集体分红36万元。同时,贫困村民可优先选择从事景区服务性工作,公司每年出资40余万元,为170户727名村民购买医疗保险和适龄人员农村养老保险。
“省委统战部第一时间派驻‘第一书记’蹲点帮扶我乡俄达门巴村。积极筹建该村第一家乳制品加工厂,并在州职业技术学校、省旅游学院,开展‘双语’和职业技能培训,帮助贫困群众就业增收。”呷巴乡党委书记兰卡泽郎告诉记者。
该村立足牦牛资源丰富的优势,把培育牦牛产品加工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之一。按照“产业主导、龙头带动”的思路,目前,正积极对接蓝逸集团,通过“奶站+奶吧”的模式,力争形成牦牛奶收购、运输、销售一体化,带动村民增收致富。
同时,该市计划投资1000万元,在俄达门巴村实施通村通达工程,建设通村公路10公里;计划投资5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提升工程,确保村民安全饮水有保障;计划投资1000万余元,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解决45户用电难问题;积极与电信公司衔接,力争今年通电话、通宽带;围绕打造国道318线最美景观大道重要节点,投资60万元,实施318沿线加水点风貌改造工程,把14个加水点建成集加水、餐饮、休闲、特色农畜产品销售于一体的小型特色综合服务站。投资92万元,实施生态提升工程,实现山植树、路种花、河变湖(湿地)。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中,干部心中都装着一本明白账。记者走进色达县旭日乡精准扶贫办公室,只见档案柜里一盒盒贫困户档案摆放得整整齐齐。翻开卷宗,贫困户姓名、所在村组、家庭人员情况、家庭经济收入、生产生活条件、帮扶责任人员、帮扶规划方案、帮扶实施情况,一应俱全。
全州精准扶贫的具体做法在旭日乡可一斑窥豹。要脱“穷帽子”,先挖“穷根子”;要挖“穷根子”,开准“药方子”。挨家挨户地走,一家一家地问,深入调查、反复核对、查缺补漏和认真分析。精准扶贫工作开展后,每个“第一书记”都有了一份“民情档案”和“民情地图”, 贫困人口、贫困程度、致贫原因一清二楚、了然于胸。
建卡“点对点”,我州将“挂包帮”、“转走访”作为扶贫开发最重要、最具体、最基础的工作摆在突出位置,做到村不漏组、组不漏户、户不漏人,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将扶贫发展资金与建档立卡贫困村、贫困户挂钩,逐村逐户量身定制脱贫良策,通过实施扶持生产和就业发展一批、移民搬迁安置一批、低保政策兜底一批、医疗救助扶持一批、灾后重建帮扶一批的“五个一批”行动,通过实施“六大战略”,确保结对帮扶、产业发展、教育培训、危房改造、生态移民以及社会保障等精准到村到户,真正帮到最需要的人、扶到最关键的点,切实做到分门别类、分层实施、分兵突围,最大限度地减少盲目性、增强针对性、突出协作性、提高实效性,按照“3+10”扶贫攻坚方案,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地。通过对各乡镇、村和贫困户开展“解剖麻雀”式的调研,号准“脉搏”,摸准“病灶”,找到“短腿”,深化精准扶贫措施,“对症”开“处方”,实现靶向治疗、精准“滴灌”,真正做到一乡一计划、一村一对策、一户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