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渠县一精神病医生57岁上大学60岁拿文凭

08.02.2014  12:39

  四川新闻网达州2月7日讯(廖亚飞 汤艳燕 谭欣怡) 17岁时,因种种原因辍学在家,他从此与医学结缘;26岁时,他因救治好村民而被乡亲称颂;50岁时,经过努力,他获得临床医学专科毕业证书并考获助理医师资格;57岁时,他参加了成人教育考试,被四川大学录取;60岁时,他终于拿到本科文凭,成为川大的一个奇迹。他叫黄必全,是渠县锡溪乡石咀村一位平凡的精神病医生,但他那可谓坎坷而传奇的奋斗史却激励着不少前进中的年轻人……

   机缘巧合的从学经历

  黄必全从事精神病医治真是机缘巧合。

  黄家四个子女,出生于1948年的黄必全排行老三,因家庭贫困,黄必全从小学习十分刻苦,17岁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渠县中学,高一时因种种原因被迫辍学回家。当时,班主任老师不舍刻苦好学的黄必全,问其有何打算后,介绍他去跟自已在医院工作的妻子免费学医术。

  “师娘李景荷是我的授业恩师,是我的大恩人。”提到这儿,年过花甲的黄必全还有点激动。“那时我还是一个毛头小子,李老师有空就叫我去,给我讲解病理生理基础知识,还赠送给我了一些医书。我每次带书回来,就会刻苦攻读,力求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黄必全跟随李景荷学医不久,李景荷就作为单位代表被派往当时的万县进修精神病学。但学成归来后,她工作的医院却不具备开设精神病科的条件。

  踌躇满志的李景荷有些失望,但随即想到了好学的黄必全,便把他叫来,把自己的讲义和学习心得全部赠送与他:“精神病人是很可怜的,治好一个,帮助几家人,也可以为社会做贡献。”听到老师这样说,从那时起,黄必全立志当好一个精神病医生。

   买医书用光生活费

  李景荷老师倾囊相授,包括医学基础(病理、生理、诊断,望、触、叩、听),和临床的内、外、妇、儿都教,还有她自己擅长的针灸,碰上诊治疑难杂症时还会叫黄必全去临床观摩。一边跟随老师学习,一边钻研精神病理,慢慢地,黄必全已经能为村民治疗伤风感冒。

  “‘一根针,一把草’是那时生活的写照。”黄必全告诉记者,那个时候药品较少,进城也不容易,必须到山里采摘草药。到1970年,22岁的黄必全已经成为当地村民信赖的医生了。“公社(乡)干部让我到村卫生站工作,不用下地挣工分,专门为村民看病。”回忆往事,黄必全感觉很骄傲,“在当时的环境下,这个职业是很令人羡慕的。

  在村卫生站工作期间,黄必全没有忘记老师的嘱托和自己的志向,继续专研精神病学。手里的书看完了,他写信、发电报订阅新书籍。还根据新书上的出版广告四处联系购买其他医学必备书。一本连一套,凡是关于精神病的书黄必全都会想方设法买到手。“每次寄回来一本,他都赶忙读完,饭都不吃。不管家里有没有粮食,他都不管,把钱全部用来买书了。”家属毕文珍说起这些往事眼神中还有埋怨。

  黄必全专研精神病的事村民们略有所闻,当时,有人曾笑他不务正业,但他却始终坚持着。1974年4月13日,这是黄必全永生难忘的日子。那天,邻村几个村民吵吵闹闹地把一架滑杆抬到黄必全面前,一个汉子拉着他的手说:“黄医生,救救我的老婆,她发神经了,乱摔东西、乱咬人,我们都没办法了。

  黄必全先安慰了患者家属,让他们不要慌,放下心来。但他自己毕竟没有临床经验,心中还是有点紧张。定定心神,黄必全仔细询问了家属,病人发病时的症状,做到心中有数,反复推敲后,设计好治疗方案,精心治疗了一个月,患者完全康复了。之后,患者一家欢天喜地来感谢他,黄必全第一次从心底里感到兴奋。

   60岁拿到本科文凭成传奇

  从此,一个传一个,“黄必全能医精神病”的名声传开了,于是不断有人送精神病患者来,黄必全也来者不拒。不久,随着病人的增多,黄必全自家的住房改建成了临时病房。后来,渠县政府还特别拨出救助金2500元帮助黄必全扩建病房。这不但解决了燃眉之急,还给了黄必全很大的精神鼓励,更加坚定了他投身精神病医疗的信心。

  与此同时,黄必全结合病症继续专研,又订购了《中华神经学》、《精神医学》、《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新药与临床》等各种书籍和相关的光盘、磁带,可谓是应有尽有。“即是在上世纪80年代,我一年用于订书的钱也有上千块,几乎是我的全部收入。”黄必全说。

  出于对知识的渴望,不惑之年的黄必全于1989年参加北京燕京函授医学院的学习,三年后顺利毕业。1998年,50岁的黄必全不服天命,又报名参加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用了整整五年的工夫,黄必全取得了临床医学专科毕业证书并考获助理医师资格。

  “活到老,学到老”在黄必全身上得到了充分体现,2005年,已经57岁的黄必全参加了成人教育考试,被录入四川大学青羊校区临床专业本科学习,又是一个三年,2008年1月,60岁的黄必全成功拿到了本科文凭。这是川大青羊校区的一个奇迹,他的事迹得到学校的赞誉。

  多年的求索,黄必全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精神病专家了,经他治愈的精神病患者已有数千人之多。

   治好病人收获成就感

  近日,记者在前往渠县临巴镇的华电专用公路中段下车,在一条长约3公里的村道尽头,一幢白色的四层小楼在乡间鹤立鸡群。这就是座落在渠县锡溪乡石咀村4组的渠县康缘精神病医院,也是该县首家精神病专科医院,而黄必全就是该院的一名平凡的精神病医生。

  院子里,几个患者漫无目的地来回走着,目光呆滞,不时自言自语。病房里,几个人挤在一起,有的座着、有的躺着,傻傻地望着突然来访的陌生人,过道上的几张病床上也睡着病人,记者走过时步子下得很轻,生怕吵醒或是激怒了他们。

  “目前我们医院收治的精神病患者有135个。”黄必全告诉记者,在该院工作期间,他除了劳累,更多的是收获到了感动。

  “记得去年快过年的时候,几个陌生人背着一些农产品、提着几只大公鸡直奔医院来找我,还操着外地口音。一接触才知道他们是千里迢迢从广元市剑阁县赶来的,是为了两年前的事。”黄必全回忆,有一次和同事出诊归来,发现路边有一个像叫化子的人。凭着职业敏感,黄必全断定是个精神病患者。于是把他带回医院,哄着梳洗干净,找来旧衣服给他换上。但他总是胡言乱语,问不清来历。于是黄必全就将他养起来慢慢进行医治,差不多治了三个多月,他终于说清了自己的情况。“我们通过派出所让他的家人来接他。”黄必全说,原来他和家人失去联系近10年了,见面时全家抱头痛哭的场景,让人非常感动。

  “像这样的事每年都有两三起,更多的情况是一些老百姓发现无家可归的患者后,有的送到我们这来,有的打电话让我们去接。”黄必全告诉记者,虽然他有些时候会倒贴医药费,但他认为无怨无悔,“因为良心上没有背债。

  “以前那么苦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生活好一些了,就多治一些患者,多拯救一个家庭。”黄必全说,看到患者经过治疗,健康地走出医院大门,他感到无比骄傲和非常有成就感。谈到未来的目标,黄必全称,希望给予患者更多的帮助,更多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