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水利润民生
(记者 张 雪)深化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加快落实灌排工程运行维护经费财政补助政策。开展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落实小型水利工程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
--摘自《关于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若干意见》
加快农村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明确小型水利工程所有权和使用权,落实管护主体、责任和经费。允许财政补助形成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资产由农民用水合作组织持有和管护。
--摘自《水利部关于深化水利改革的指导意见》
解决靠天吃饭问题,根本的一条是大兴农田水利,要下决心补上农田水利方面的欠账,既要重视大型水利工程这样的“大动脉”,也要重视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解决好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
--摘自2014年全国水利厅局长会议
水利建设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连着未来发展。今年以来,我国在大江大河治理、农村饮水安全、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重点中小河流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河湖生态和水资源节约保护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成果。
河流治理
“会呼吸”的河
在福建省,各种类型的中小河流数以百计。它们或绕村而过,或蜿蜒穿城,给人们的生活增添着几分活力,但又不时制造点麻烦。“中小河流的河道容易淤塞,河岸堤防标准低,一旦遭遇洪水,往往会威胁两岸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泉州市永春县水利局局长郑双伟坦言。
这一年来,我国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中小河流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薄弱环节形成了有力突破。据水利部建设与管理司负责人介绍:“中小河流治理2013年至2015年实施项目全面启动以来,截至今年8月底,已有3125个项目开工建设,其中1289个项目完工,完成治理河长1.6万公里。”
“福建省共有186条河流、337个治理项目列入全国规划,规划总投资69亿元。”福建省水利厅建设与管理处调研员吴世铭介绍。
“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我们突出生态治理理念,保持河流的自然形态,恢复河道功能。”吴世铭说。
在永春县桃溪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建设指挥部,一幅幅图片记录了没有整治前的桃溪旧貌--垃圾堆岸、护坡残破、杂草丛生。郑双伟介绍说:“在治理过程中,我们不断与规划设计单位沟通,在确保防洪安全的前提下,还原桃溪原本的自然风光,打造会呼吸的河道。”如今,整治后的桃溪护堤以干砌块石为主,水体和土体间的水源实现循环。
晋江市也是河流聚集的地区。为了实现生态治水,晋江市从资金分担机制上想办法。晋江市副市长李自力介绍,20条主要河流工程建安费由市财政负担,用地征迁费按生态护岸、一般护岸两类治理模式分别由市财政负担80%和50%。
饮水安全
攻坚战也是保卫战
山东省德州市铁营镇杨桥村村民李汉文家的院外有一口深井,过去全村老少喝水全靠它。乐陵市深层地下水含氟量高,浅层地下水苦咸,80%区域的地下水达不到国家饮水安全标准。李汉文家院外的深井是杨桥村唯一能打出"甜水"的井,村里人甚至还为它立过一块纪念碑。
在广大农村地区,很多人和杨桥村村民一样,曾经或正在为“喝水”的事情发愁。我国农村人口居住相对分散,有些地方受自然条件所限,再加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落后,供水设施分散、简陋,饮水安全问题长期存在。
今年以来,水利部为确保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进度和质量,进一步加强督导检查。但农村饮水安全仍然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2004年底以前,潜江市兴建的农村水厂有318座。但由于建设标准偏低、管理体制滞后,在短短10年内,大部分水厂相继关停。”湖北省潜江市水务局副局长张亚平说。经过分析,他们找到两个原因:一是在管理上,普遍由政府包揽,运行和管理机制不合理;二是农村水厂供水规模小,达不到盈利标准,导致水厂负债经营。
为了让建成的饮水工程长久发挥效益,潜江市从体制机制入手,探索以“明确产权、搞活经营权”为重点的农村水厂经营管理新办法。“凡由国家和受益群众投入兴建的农村供水工程,产权由国家和全体受益群众集体所有,所形成资产由市供水管理局代管。对农村供水工程逐步实行公司化经营,市供水管理局对经营公司实行合同制管理。目的是管理好农村水厂,让老百姓长期受益。”张亚平说。
农田水利
湖北省洪湖市因洪湖得名,过境客水也多,是名符其实的“水袋子”。“我们这里水多,最怕的是内涝。”洪湖市峰口镇水利管理站站长方烈华说,过去一场80毫米到100毫米的降雨就足以让伍沟泵站的5台老旧机组瘫痪。2006年,隔堤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开始实施。“目前,泵站的5台机组全部更新,排水能力大大提高,即使一天碰到160毫米降水也不会有大问题。”方烈华说。
截至今年上半年,隔堤北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共完成投资9454万元,更新改造泵站27座,疏挖渠道57条共219.95公里。“项目实施后明显提高了农田灌排保障能力,共恢复灌溉面积5.2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8.5万亩。”洪湖市水利局局长李治平说。
今年以来,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继续发力。对188处大型灌区和800多处重点中型灌区进行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达2450个县次,基本覆盖主要农牧业县,并向易旱山丘区、集中连片贫困区倾斜;大力推进农业节水灌溉,东北节水增粮、西北节水增效、华北节水压采等扎实实施。
但现实问题是,农田水利建设的钱从哪里来?“治理幸福电排河,我们有各类公共财政资金,还有农民筹资筹劳、社会捐助等。”湖北省潜江市渔洋镇排湾村党支部书记张永梅说。今年,我国投入农田水利建设的资金继续增长。尽管如此,财政资金依然有限。“对此,我们一方面研究如何将财政资金的效益放大,发挥奖补资金的杠杆作用,另一方面,出台优惠政策,调动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和家庭农场等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聚集民间资本兴修水利,变‘独唱’为‘合唱’。”湖北省水利厅农水处相关负责人说。
让庄稼喝上急救水
“真的没想到,今年居然有这么一个大丰收!”山东省德州市秋季粮王大赛揭晓后,临邑县翟家镇孙汉服村农民孙丰忠以亩产1048.27公斤的成绩,再次夺得“玉米粮王”称号。
临邑今年的旱情不比寻常,从春到秋一直在旱。孙丰忠对这样的天气十分担心,在玉米出苗后,他每天早中晚必到地里转一圈。“当时大田旱得都咧开了大嘴,可就是不下雨,看着人心里着急。”
“好在近年来,村里上了小农水项目,淤积的沟渠疏通了,修了机井还铺了管道。今年小农水起了大作用,大旱之年农田浇上了急救水。”孙丰忠说。
为了打通庄稼喊渴的“最后一公里”,临邑县早在2012年就启动小农水项目,在全县扫除灌排死角。今年7月,“2013-2015高标准农田水利建设示范县”一期工程在临邑建成投入使用,项目总投资2412万元,新建小型提水泵站14座、涵72座,清淤沟渠56.3公里,埋设管道129公里。
在临邑县的广大农村,整齐成方的田亩周边有许多小立柱,这些就是小农水工程的出水口。“小白龙”一接,泵站一刷卡就可以实现自动化灌溉。牵住水利“牛鼻子”,临邑县形成了灌排结合、丰蓄枯用、河渠相连、库库相通、水量互济的现代水网。
文/本报记者 杜 芳
力
多少年,当我们用水滴石穿来形容水的力量时,这种力量更多地指水的韧性与刚性。2014年,当我们用一个“力”字来形容水利事业的成就时,它折射出的是国情与农情,焕发的是时代的力量、社会的力量、民族的力量。
这种国情,就是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们对水情的认识更加深刻,我们对兴修水利的思路更加开阔,我们对发展民生水利的要求更加紧迫、更加突出;这种农情,就是随着三农改革的全面深化,现代农业对现代水利的要求越来越高、农村居民对民生水利的要求越来越高。
当水情与农情、水情与国情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时候,民生水利就成为水利工程的重中之重。“今年再解决60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今年《政府工作报告》的庄严承诺,既是水利战线的具体目标,也是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结果。一年来,这一目标如期完成。
数字是具体的,数字的背后是治水理念、治水思路、治水措施的变化。一年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不断提速,曾经的苦水窖变成了甜甜的自来水;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加快,曾经的废旧池塘变得波光潋滟;防汛抗旱能力不断增强,曾经的“望天田”变成了保收田。
这些变化,带来的是农村生活条件明显改善,带来的是农业生产条件明显好转,带来的是耕地质量不断提高,带来的是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产量不断增加,带来的是温暖民心、推动时代前进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民生水利加快发展的过程中,依然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甚至新老问题交织。在饮水安全中,有些地区可能刚刚解决了水源难题,又出现了污染问题;在农田水利建设中,农水毛细血管不畅,缺水与浪费并存,粗放用水方式尚未根本改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拓宽治水思路,加快水利改革。
水之利兴,民之福祉;滴水之力,彰显时代进步。
文/本报记者 瞿长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