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快讯(2014)73

16.07.2014  14:24

 

第73期

(总第313期)

 

楼市动态

1 、2013年地方土地出让金近四万亿元,再创历史之最。 据“楼市气象7月14日讯:近日,财政部公布了2013年全国财政决算情况,列出公共财政、政府性基金、国有资本经营的收入和支出等23张决算表。包括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金收入在内的详细财政数据也一一出炉。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在2011年达到3.1万亿元顶峰,2012年降至2.7万亿元,2013年再猛增1.2万亿元,达到3.9万亿元。对此,财政部的解释是,主要是土地出让合同成交价款增加较多。这也意味着,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度再次回升。

2 、六月全国300个城市土地成交量下降,溢价率也呈回落态势。 据《经济参考报》7月15日报道:监测数据显示,6月,全国300个城市共成交土地1884宗,成交面积7268万平方米,环比减少18%,同比减少43%。从数据来看,全国300个城市土地平均溢价率5%,较上月下降6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下降7个百分点。土地市场溢价率已呈现出明显回落的趋势。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由于上半年土地市场溢价率逐渐回落,可能致使第三季度土地市场更多的底价成交,甚至出现更多的流拍现象,这将使一年或一年半后的住房供给量减少,进而加剧刚性需求与住房实际供给之间的矛盾,从而为中长期房价下行增添新的变数。

3 、四十个左右城市的限购政策有望在年内松绑。 7月15日《南方都市报》报道,同策咨询研究部总监张宏伟认为,限购取消是大势所趋,当前尽管限购政策退出仍然“犹抱琵琶半遮面”,但是,从南宁首次放松限购政策至今,各地的限购政策放松的尺度越来越大。“从限购政策调整的趋势来看,我预计除了一线城市外,40个左右城市的限购政策有可能会在今年年底前全面放开,2015年楼市限购政策将光明正大地退出房地产市场。

4 、七月第二周成都市主城区新建商品房、二手房成交平稳,新增预售面积环比猛降69%。 据“新浪房产”7月15日讯:乐居大数据显示,七月第二周,成都市主城区新建商品房成交面积18.52万平方米,环比本月第一周的17.85万平方米上升3.72%;二手房成交面积也出现了小幅下降,共成交9.75万平米,环比下降11.23%。新增预售面积为11.10万平米,环比前一周的36.02万平方米下降69.18%。

5 、断供两月后,北京市土地市场开闸遇冷。 据《每日经济新闻》7月15日报道:北京市土地市场在经历了两个多月的断供之后再次开闸。14日,昌平沙河镇北沙河北侧LCH-008地块和“顺义新城第21街区”两宗地块出让。记者发现,上述地块的溢价率均未超过15%。上海易居研究院研究员严跃进表示,虽然北京市土地市场开闸,但短期看,土地市场依然会持续降温,将很难出现过热的现象。

6 、今年四川省危旧房棚改将完成投资700亿元以上。 据“四川在线”7月15日报道:14日,记者从四川省住建厅获悉,2013年以来,全省先后三次组织对危旧房棚户区情况进行反复排查,摸清底数,按照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的原则,将原确定的2013-2017年改造规划由86万户调整到150万户,增加74%。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棚改安置住房已开工33.23万套,开工率超过八成,9月底前将全部开工。完成投资330亿元,是2013年的2.25倍。预计全年可完成投资 700 亿元以上,是2013年的2.6倍。

7 、今年上半年房地产税收增幅回落。 据《经济参考报》7月15日报道:记者14日从财政部获悉,1至6月,房地产营业税3041亿元,增长6.6%,其中一季度增长10.3%,而二季度仅增长3.1%,比一季度大幅回落7.2个百分点。除了营业税,6月份契税增长7.8%,增幅也大幅度放缓。

 

政策动向

1 、李克强:用改革创新提升企业创造力和竞争力。 据“人民网”7月14日报道:1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主持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指出,营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政府责无旁贷。要继续下好简政放权“先手棋”,为企业松绑。要向民间资本更多敞开准入大门,使企业有更多投资选择、更大发展舞台。各类企业都要着力改革创新,运用新技术,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业态,在闯市场中不能仅靠价格竞争、更要靠质量取胜,在市场搏击中强筋健骨,提升竞争能力,努力冲出传统发展方式的“重围”,实现提质增效的“新生”,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中作出新贡献。

2 、四川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提出公租房、廉租房制度并轨,住房公积金可用于支付房屋租金。 据“四川在线”7月15日报道:四川省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提出公租房、廉租房制度并轨,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试点公租房“租改售”等。共有产权住房由政府开发建设,向中低收入居民出售部分产权,后者产权份额原则上占50%-70%。目前四川省在成都、德阳、宜宾、乐山、遂宁开展共有产权制度试点。根据《方案》,2015年底前,我省将制定共有产权住房管理办法,2016年起各地将着手建立共有产权住房制度。作为共有产权住房的一种形式,公共租赁住房“租改售”将在上述5城市试点。《方案》提出,公租房纳入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管理。保障对象可购买公共租赁住房40%-60%的产权,按共有产权住房的相关规定确定产权比例和相关权益。今年起,我省公租房和廉租房已实现建设并轨。12月底前,各市(州)、县(市、区)将完成“两房”分配和管理并轨工作,建立统一的公共租赁住房制度。《健全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专项改革方案》,还提出了完善住房公积金缴存和使用制度,放宽使用限制,扩大使用范围,可用于支付房屋租金等。

3 、福建实施“两房并轨”。 据“观点地产网”7月15日报道:近日,福建省住建厅下发《关于转发<住房城乡建设部关于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有关运行管理工作的意见>的通知》,要求各地科学整合和统筹使用现有的住房保障资源,提高配租率,尚未实施“两房并轨”的地方必须于今年底前全面实施。据悉,并轨后公共租赁住房的保障对象包括原廉租住房保障对象和原公共租赁住房保障对象,即符合规定条件的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及符合规定条件的新就业无房职工、稳定就业的外来务工人员。符合规定条件的住房保障对象,到市场承租住房的,可按各地原政策规定,继续领取或申请领取租赁住房补贴。

4 、南京市发布城市化规划,江北区内土地出让将重启。 据《每日经济新闻》7月15日报道:备受关注的《南京市区域城市化规划(2014年-2020年)》近日发布,并配套出台《关于科学有序推进区域城市化近期重点工程的意见(2014年-2017年)》。“规划”提出,南京未来的发展重心要跨过长江,打造国家级江北新区,停滞近一年的江北土地出让将全面开放,在主城区建设上将攻坚城南、城北等边缘落后片区;在户籍改革方面,在今年实现江宁、原江浦、六合与主城区户口的通迁,明年溧水、高淳也将参照执行。

 

行业信息

1 、易居推出社区服务移动平台——“实惠”。 据中房网7月15日报道:14日,易居(中国)控股有限公司宣布正式推出线上、线下(“O2O”)社区移动生活服务平台——“实惠”。实惠是由易居联合新浪、新浪微博、分众传媒、申通快递共同推出的定位于写字楼及居住社区的移动社区生活“O2O”服务平台。用户通过“实惠”可以找到自己办公楼、住宅小区周边的商家及其提供的优惠和折扣,并进行社交交流,使生活更便捷、更实惠。实惠首期推出的1.0版产品主要包括服务功能、福利优惠和社交三大模块。

2 、成都市最快八月起可网购二手房。 据《天府早报》7月15日报道:14日,成都市房管局宣布将推出存量房网上交易服务平台,届时成都市二手房交易将通过正式上线的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来进行,实现从房源核实到买卖合同网签全过程的网上交易。成都市房管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该系统已率先在21世纪不动产、伊诚等10家大型经纪机构试运行。在试运行的基础上,成都市存量房交易服务平台将于8月1日在中心城区全面上线使用,并将逐步推广至二、三圈层。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二手房交易从“线下”向“线上”的转移,成都市二手房交易市场也将更趋于规范。(摘编:吴玉祥)

3 、聂梅生:今年中国海外地产投资或超300亿美元。 据“地产中国网”7月15日讯:15日,博鳌21世纪房地产论坛第14届年会在海南三亚开幕,在“中国海外房地产投资实务论坛”上,全联房地产商会创会会长聂梅生表示,2013年中国买家在境外商业住宅和商业地产超过了100亿美元,今年会有比较大的增加,预计跨境房地产投资总量有望超过300亿美元。其原因在于,一是国内房地产市场处于下行周期;二是前段时间人民币实行宽松政策,大家担心贬值,因此将人民币投资出去;三是中国千亿房地产企业已经受到成长的困惑,目前的情况下,靠规模扩张将出现阻力,压力比较大,因此房企会集体出海,海外的开发贷和资金使用、融资成本远远低于国内,这也促使更多中国房企出海。

 

观点荟萃

住建部秦虹:中国楼市不会崩盘,但有三点风险。 据“楼市气象”7月14日报道: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秦虹近日在首届楼宇经济论坛上表示,虽然目前中国房地产发展阶段异于美日,不会出现崩盘,但有三点风险。其一,中小房企的资金链压力大,即由于中国银行对房地产企业实施的名单化管理,导致中小房企资金成本更高,被迫退出市场的情况时有发生,但这属于正常现象,不足为奇;其二房地产市场调整会首先波及土地市场,这对地方融资平台债务的偿还直接造成影响;其三,商业地产受产业投资人主业经营状况影响大。秦虹认为,上述三个方面虽然不足以影响全局,但这种供给结构会发生变化,如果开发商开发量下降,结构就可能发发生逆转。

 

 

(责任编辑:黄河)